資金如澎湃的活水般到位,人力如彙聚的溪流般充足,再加上程處默麾下那些令行禁止、乾勁十足的士兵們專司重體力勞作,杜家村山穀深處那片被寄予厚望的養殖基地,其建設速度堪稱一日千裡。
整個工地仿佛一個巨大而精密的蜂巢,處處熱火朝天,卻又在杜遠的藍圖下井然有序,忙而不亂:
村裡的泥瓦匠老師們傅們,嚴格按照杜遠那考慮了通風、采光、排水乃至未來防疫需求的奇特種舍圖紙,揮動瓦刀,將一塊塊青磚壘砌成堅固的牆垣,再用木梁和茅草混合了防水的黏土)搭起寬敞又保溫的棚頂。
木匠們則在另一片區域叮叮當當忙碌不休,精心製作著結實的原木圈欄、敦實耐用的食槽、保證活水流動的水槽,以及杜遠特意吩咐的、節省空間且便於撿蛋的多層雞籠。
由士兵和強壯村民混合組成的“基礎工程隊”,則喊著號子,平整著大片土地,開挖著縱橫交錯的排水溝渠,並用碎石和夯土修建著連接外界主路、方便未來運輸飼料和成品的通道。
杜子騰和杜子鄂兩兄弟如今已是有模有樣的“項目經理”,他們緊跟杜遠左右,一邊如饑似渴地學習,一邊投入實踐,負責記錄每日物料進出、協調不同工種的配合、監督工程進度和質量,雖然忙得腳不沾地,卻將千頭萬緒的事務打理得井井有條,其成長速度有目共睹。
終於,在臘月二十之前,一片規模宏大、布局科學合理、其先進程度遠超這個時代任何零散農家養殖模式的現代化養殖基地,在冬日難得的暖陽下赫然落成!白灰粉刷的牆壁杜遠堅持用了石灰以增強衛生和美觀)與灰色的棚頂交相輝映,整齊劃一的舍欄排列有序,在周圍略顯荒涼的山穀背景映襯下,顯得格外氣派、整潔,甚至帶著一種穿越時空的未來感。
基地落成當日,杜遠召集了杜家村全體村民,站在一處稍高的土坡上,宣布了下一步更為激動人心的計劃。
他目光掃過底下黑壓壓、充滿期盼的鄉親,聲音清晰而有力地傳遍全場:“鄉親們!咱們的養殖場,今天,就算正式建好了!但這隻是個開始,接下來最關鍵的是要讓它真正轉起來,變成咱們村的金窩窩、錢袋子!首先,我打算,以高於市價整整一成的價格,收購咱們村各家各戶現有的所有雞、鴨、鵝、豬!統一放到新建的養殖場裡,進行集中的、科學的喂養,這樣更利於快速繁育和統一防病管理!”
此言一出,村民們先是一愣,幾乎懷疑自己聽錯了,隨即人群中爆發出巨大的欣喜和熱烈的議論聲。高於市價一成!又是交給杜公子的“公家”場子,這簡直是雙喜臨門!沒有任何猶豫,大家紛紛高聲響應,當即就有不少性急的村民扭頭就往家跑,要去抓雞趕豬,生怕晚了杜公子反悔。
“此外!”杜遠提高聲音,壓下場下的騷動,“咱們自家的這點家底還遠遠不夠!還需要立刻派人去附近十裡八鄉的村落,乃至去長安城周邊的大型集市,大量收購健康的雞鴨鵝豬的幼崽和優質種苗!這件事,子騰,子鄂!”
“在!”兩兄弟立刻挺身上前。
“交給你們倆帶隊去辦!多帶些可靠的人手,帶上足夠的錢,眼光要準,手腳要快,務必把這件事辦得漂漂亮亮的!”
“是!公子!保證完成任務!”兩兄弟如今信心十足(主要是會數學),聲音洪亮,抱拳領命,儼然已有了幾分獨當一麵的氣度。
緊接著,杜遠拋出了那顆投入人群,瞬間引爆全場的重磅消息:“這麼大的養殖場,需要最細心的人來日夜照料。現在,我以每月六百文的工錢,招募八位心靈手巧、吃苦耐勞、最好是有過養雞養鴨養豬經驗的婦人,專門負責場內的飼養工作!”
“六百文?!”
這個數字像一塊燒紅的烙鐵,瞬間燙得所有村民心頭劇震!人群一下子徹底安靜了,隻剩下粗重的呼吸聲和難以置信的抽氣聲!他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要知道,在這年月,一個頂門立戶的壯勞力,風裡來雨裡去地辛苦勞作一個月,也未必能穩穩掙到六百文!而這還隻是照顧牲畜的工錢!這對於杜家村的婦人們來說,這已經不是天上掉餡餅了,這簡直是掉下了一座肉山!
短暫的、近乎凝滯的寂靜之後,人群如同滾開的鍋水,瞬間沸騰爆炸了!
“我!杜公子!選我!我家那二十多隻雞崽子從小到大都是我一手伺候的,從沒病過!”
“選我選我!杜公子!我養豬可是村裡出了名的好手,我家豬圈永遠是最乾淨的!”
“杜公子看看我!我手腳最麻利,乾活從不惜力!讓我來吧!”
婦人們徹底拋開了平日的矜持,爭先恐後地向前擠著,高高舉起手臂,臉上洋溢著前所未有的激動、渴望甚至是祈求,聲音一個比一個高,生怕杜遠聽不見。最終,杜遠和杜老漢(村正)、族老等人仔細商議,從人群中挑選了八位確實經驗豐富、為人勤快可靠、口碑甚好的婦人。被選中的婦人喜極而泣,激動得滿臉通紅,手都不知道該往哪裡放,仿佛一下子被巨大的幸福砸暈了,不停地向杜遠和周圍人鞠躬保證,一定拿出十二分的心思把牲畜伺候好。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而那些沒能被選上的婦人,臉上則寫滿了毫不掩飾的羨慕、深深的失落甚至是不甘的懊悔,有人後悔自己平時怎麼沒多跟著老人學學養殖的門道,有人懊惱自己剛才嘴笨沒有搶先把優點說出來。現場彌漫著一種強烈的“幾家歡樂幾家愁”的氣氛,但整體的基調依然是無比積極向上的,因為這真真切切地讓所有人看到了希望——隻要跟著杜公子,身上有本事,肯下力氣,就一定有奔頭,有好日子過!
然而,杜遠的“大手筆”和精準的人才挖掘還未結束。他的目光如同探照燈般掃過人群,最後落在了村裡一個平時沉默寡言、蹲在角落吧嗒旱煙、去年和杜遠學習了一手好技術主要是閹雞閹豬)的光棍漢杜大勇身上。
“大勇叔!”杜遠高聲喊道。
杜大勇被這突如其來的點名驚得一哆嗦,有些茫然地抬起頭,嘴裡叼著的煙杆都忘了拿下來。
“我這養殖場,往後要成規模,離不開您這獨門手藝發揮大用場!”杜遠的聲音帶著十足的尊重和肯定,“以後場裡所有需要劁豬、閹雞的活計,都歸您總管!我給您開每月一貫錢!您可願意?”
“一一一……一貫?!”杜大勇直接被這個天文數字砸得頭暈目眩,結巴得幾乎喘不上氣來。他這手藝在村裡雖說不可或缺,但以往也就是誰家需要了,給幾個銅板或者換點雞蛋肉食,何曾想過能靠這被人瞧不太上的手藝月入整整一貫錢?這簡直是……祖宗墳頭冒青煙,一步登天了啊!
周圍再次響起一片倒吸涼氣的聲音,比剛才更為響亮!月薪一貫!這可是實實在在的“技術人才”頂尖待遇了!所有人看杜大勇的眼神都變了。
杜大勇終於從巨大的震驚和狂喜中回過神來,激動得渾身發抖,旱煙杆掉在地上都顧不上了,隻會一個勁地用力點頭,聲音帶著哽咽:“願意!願意!一百個願意!杜公子!您…您放心!俺…俺就是把這條老命豁出去,也一定把場子裡的活乾得漂漂亮亮的!絕不讓一頭豬一隻雞因為俺的手藝出半點毛病!”
人員迅速招募到位,收購來的本村家禽和杜子騰他們從外麵采購回來的優質種苗也陸續進場。杜遠親自對那八位入選的婦人和技術人才杜大勇進行了簡單的“上崗培訓”,深入淺出地講解了集中飼養必須注意的衛生清潔、疫病預防觀察、不同生長階段飼料的配比雖然目前主要還是以糧食、野菜、麩皮混合為主,但杜遠已開始嘗試令人驚訝地加入少量豆粕、魚骨粉等“添加劑”)等基礎卻至關重要的知識。
就在這年關將至的濃濃氛圍裡,這座寄托了無數希望的全新養殖基地,在全體村民的期盼和好奇目光的注視下,正式開始了第一次試運行。一時間,雞鳴嘹亮、鴨叫歡快、豬哼悠長,混合著婦人們忙碌喂食清掃的身影、杜大勇手持利刃進行精準技術操作的沉穩架勢,以及空氣中彌漫的飼料穀物香氣,共同奏響了一曲生機勃勃、充滿活力的田園交響樂。
杜家村的這個冬天,因為這座拔地而起的養殖場和它所帶來的實實在在的新希望與新收入,顯得格外的溫暖,空氣中仿佛都彌漫著對未來豐收——無論是金黃的糧食還是肥美的肉食——的甜蜜憧憬。每一個村民都堅信不疑:緊緊跟著杜公子,明年,一定會更好!
喜歡老李,你想屁吃了!請大家收藏:()老李,你想屁吃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