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長安皇宮內驚心動魄的朝爭和暗流湧動相比,杜家村的山穀裡,則洋溢著一片簡單而純粹的喜慶。時值年關,開荒偉業暫告一段落,養殖場也順利起步,杜遠大手一揮,決定好好犒勞一下辛苦了一整年的金穀墾殖團將士和杜家村全體村民。
夜幕降臨,山穀中央的空地上,巨大的篝火被點燃,熊熊火焰躥起丈許高,驅散了冬夜的嚴寒,將每個人的臉龐都映照得紅彤彤、亮堂堂的。火堆周圍,密密麻麻地擺開了數十張簡陋卻結實的長條桌案,上麵堆滿了各家各戶湊出來的、雖然不算精致卻量足管飽的年貨吃食:大盆的燉肉、整隻的烤雞烤兔、蒸好的粟米飯、新磨的豆腐,當然,更少不了那已經成為金穀標誌性美食的火鍋——十幾口鴛鴦銅鍋圍著篝火排開,紅白湯底咕嘟咕嘟地翻滾著,濃鬱的香氣勾得人肚裡的饞蟲直叫喚。
杜遠、程處默、村正、族老以及杜子騰杜子鄂等人都坐在主位。程處默麾下的士兵們和杜家村的村民們早已混坐在一起,勾肩搭背,大聲說笑,毫無隔閡。數月來的同吃同住、並肩勞作,早已讓這些曾經陌生的軍漢和村民親如一家。
“老王頭!你這酒不行啊,摻水了吧?喝起來還沒俺們軍中的濁酒有勁道!”一個黑臉老兵摟著村裡老獵戶的肩膀,打著酒嗝嚷嚷。
“放屁!這可是俺珍藏的糧食酒!你小子在軍營裡喝馬尿喝慣了吧?不識貨!”老獵戶笑罵著,又給他滿上一碗,“有本事你彆喝!”
“喝!乾嘛不喝!傻子才不喝!”黑臉老兵搶過碗,一飲而儘,引來周圍一片哄笑。
另一邊,幾個士兵正圍著杜子騰杜子鄂起哄:“兩位杜管事,聽說你們現在跟著杜公子,學問大漲啊?來來來,給咱們寫個春聯瞧瞧!”
杜子騰臉色微紅,卻挺起胸膛:“寫就寫!拿筆墨來!保證比你們那狗爬的字強!”
杜子鄂在一旁嘿嘿直笑:“我哥要是寫不好,我就把他上次算錯賬,被公子罰洗豬圈的事編成快板唱出來!”
頓時笑鬨聲、起哄聲炸成一團。
杜遠和程處默看著這熱鬨的場麵,相視而笑。程處默端起酒碗,猛灌一口,抹了把嘴,大聲道:“兄弟們!鄉親們!俺老程是個粗人,不會說漂亮話!就一句,這幾個月,辛苦大家了!沒有你們,就沒有這眼前的一片家當!俺敬大家!”
“敬程將軍!敬杜公子!”眾人轟然響應,無論軍民,都舉起手中的碗,無論是酒是水,都痛快地一飲而儘。
篝火劈啪作響,映照著每一張樸實而歡快的笑臉。酒過三巡,不知是誰先起了個頭,粗獷的軍歌和悠揚的鄉野小調先後響起,最後竟奇異地融合在一起。人們圍著篝火,手拉著手,跳起了毫無章法卻充滿歡樂的舞蹈。孩子們在人群裡鑽來鑽去,追逐打鬨,嘴裡塞滿了平時難得一見的零食。
杜遠靠在椅子上,手中端著一碗溫熱的米酒,看著眼前這片其樂融融、軍民一家的景象。火光跳躍,映照著他略帶感慨的臉龐。此情此景,讓他忽然想起了前世讀過的一首詩,雖不應景於盛夏,卻無比契合這除舊迎新的氛圍和眼前煥然一新的山穀。他不由得低聲吟誦道: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雖然此刻無爆竹,但篝火的劈啪聲更勝似爆竹,驅散了舊歲的寒氣)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這新開墾的萬畝良田,這新建起的村莊養殖房,不正象征著嶄新的開始和希望嗎?)
他聲音不大,卻恰好被旁邊的程處默和村正等人聽到。他們雖不能完全理解詩中全部的意境,但那“一歲除”、“新桃換舊符”的除舊迎新之意,卻聽得明白,隻覺得這詩句既應景又格外提氣,仿佛說出了他們心中那份對未來的期盼。
“好!杜公子說得好!總把新桃換舊符!咱們的日子,肯定一年比一年新,一年比一年好!”程處默大聲叫好,眾人也隨之歡呼起來。
杜遠笑了笑,將碗中米酒飲儘。這一切的辛苦,都值了。
與此同時,長安皇宮,立政殿。
這裡的除夕家宴,自是另一番景象。殿內暖融如春,精致的宮燈散發著柔和的光暈。食案上擺滿了禦膳房精心烹製的珍饈美味,器皿皆是金玉琉璃,極儘皇家氣派。
然而,與往日不同的是,李世民眉宇間那持續了數月的陰鬱和疲憊終於一掃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如釋重負的輕鬆和由衷的喜悅。太子李承乾、長樂公主等皇子公主環繞膝下,長孫皇後溫婉地坐在他身旁,殿內充滿了溫馨祥和的天倫之樂。
“今日這羊肉甚是鮮美,麗質,多吃些。”李世民慈愛地給小女兒夾了一筷子菜。
“謝謝阿耶!”長樂公主笑得眼睛彎彎,“阿耶今天看起來好開心呀!”
李世民聞言,哈哈一笑,摸了摸她的頭:“災情得以緩解,百姓能過個安穩年,阿耶自然開心。”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酒至半酣,李世民揮退了殿內大部分侍從,隻留下最心腹的幾人。他端著酒杯,看向身旁的長孫皇後,語氣中帶著一種難以抑製的分享欲和幾分不可思議:“觀音婢,你可知此次關中糧荒得以緩解,首功之臣是誰?”
長孫皇後溫柔一笑,輕聲道:“臣妾聽聞,是陛下英明,召見長安義商,曉以大義,方才籌得巨糧,解了燃眉之急。”她這話說得滴水不漏,既維護了皇帝的顏麵,也道出了外界所知的事實。
李世民卻笑著搖了搖頭,壓低聲音道:“那不過是表象。真正出這主意,想出這‘以名換糧’奇策的,另有其人。”
“哦?”長孫皇後恰到好處地流露出好奇之色,“不知是哪位賢臣?房公?還是杜公?”
“都不是。”李世民湊近些,聲音更低了,還帶著一絲調侃,“還記得朕跟你說過,去年秋獵時,為追一頭格外神駿的雄鹿,誤入杜家村地界,這才偶然遇見了一位少年郎麼?李世民湊近些,聲音更低了,還帶著一絲調侃,“就是朕之前跟你提過的,那個在杜家村,敢罵朕……咳,說話比較直率的那個小子,杜遠!”
“臣妾記得。”長孫皇後這回是真的驚訝了,鳳目微睜,“陛下,此話當真?那位杜公子,竟有如此急智?能想出這般…這般…”她一時竟找不到合適的詞來形容這條計策的精妙與…彆致。
“匪夷所思,對吧?”李世民接過話頭,語氣中充滿了讚歎甚至還有一點小得意,仿佛杜遠是他偶然發掘的驚天寶藏,“朕起初也覺得這小子異想天開,甚至有些…胡鬨。但偏偏就是這看似胡鬨的法子,卻直指人心,效果奇佳!一夜之間,勝過朝堂上無數次的爭吵博弈。此子之才,往往能於絕境處另辟蹊徑,化不可能為可能,真是…天賜予朕的福星啊!若非當日逐鹿而入其地,險些就錯過了!”
長孫皇後仔細聽著,眼中閃爍著智慧的光芒,她緩緩點頭,由衷讚道:“陛下,若真如此,這位杜公子確實當得起‘奇才’二字。不墨守成規,洞察人心世情,更能為國為民解燃眉之急。雖行事或許…跳脫了些,然其心純良,其才可用。陛下能得此等人物相助,實乃大唐之福,陛下之福。一次偶然的逐獵,能為陛下引來一位賢才,那頭雄鹿,倒成了功臣了。”
得到賢妻的肯定,李世民心情更是暢快,舉杯笑道:“說來也是緣分奇妙。來,為這柳暗花明的新年,乾杯!”
“為陛下分憂,為天下安康。”長孫皇後微笑著舉杯相應。
立政殿內,帝後和睦,兒女承歡,充滿了溫馨與祥和。宮外的長安城,也因為糧食的到位和朝廷的全力賑濟,雖然依舊寒冷,但絕望的氣氛已被衝淡了許多,多了幾分年節的盼頭。
新舊之交的鐘聲在長安城頭敲響,悠遠而恢弘。無論是杜家村山穀中那喧鬨的篝火旁,還是皇宮內溫馨的宴席上,亦或是城中無數得以溫飽的家庭裡,人們都在祈願著來年的安康與富足。
這個新年,在一片來之不易的祥和與希望中,悄然來臨。
喜歡老李,你想屁吃了!請大家收藏:()老李,你想屁吃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