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油炸蝗蟲引發的風波與對比。_老李,你想屁吃了!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老李,你想屁吃了! > 第71章 油炸蝗蟲引發的風波與對比。

第71章 油炸蝗蟲引發的風波與對比。(1 / 1)

油炸蝗蟲之法,經由皇帝李世民和皇後長孫氏在金殿之上親自“認證”並帶頭食用,其公信力和號召力瞬間達到了無以複加的頂峰。

朝廷的政令以八百裡加急的速度,如同插上了翅膀,飛向帝國各州縣。公文不僅詳細說明了捕捉、處理、油炸的方法,還貼心地配上了簡單的圖示,確保即便是不識字的百姓也能看個大概。

更厲害的是,那些從長安返回各地的商販、差役、小吏,他們成了最好的活體廣告。茶餘飯後,市井街頭。

他們唾沫橫飛地描述著朝堂上那驚世駭俗的一幕:皇後娘娘如何鳳駕親臨,禦廚如何當眾操作,那些平日裡高高在上的相公們如何從驚恐萬分到吃得津津有味……講到興起,甚至有人當場支起小油鍋,掏出一包早就準備好的乾蝗蟲或現場捕捉),就地演示起來。

“瞧見沒?就這麼簡單!掐頭去尾,油鍋裡一滾,撒把鹽!香掉眉毛!”商販一邊操作,一邊招呼圍觀的人,“都來嘗嘗!皇帝陛下和娘娘都誇好的東西!”

民間對此的反響堪稱轟動,其過程充滿了戲劇性。起初,絕大多數百姓的反應是難以置信和本能的排斥。

“啥?吃螞蚱?官府瘋了吧?”

“那是災蟲!吃了要倒大黴的!”

“皇上和娘娘真吃了?不能吧……定是那些官老爺糊弄咱們的!”

懷疑的聲音不絕於耳。但當地方官府在朝廷嚴令和魏征的天子劍威懾下)不得不認真起來,組織衙役和招募來的廚子,在城門口、集市上當眾架起油鍋,將那令人頭皮發麻的蝗蟲倒入滾滾熱油中,隨著“刺啦”一聲巨響和那股奇異焦香的彌漫,圍觀人群的態度開始動搖。

總有那麼幾個膽大的,或是饑腸轆轆的流浪漢,或是好奇心重的少年,在官差“嘗一個賞一文錢”的鼓勵或者說誘惑)下,緊閉雙眼,哆哆嗦嗦地將那金黃的蟲子放入口中。

下一刻,他們臉上的表情從視死如歸變成了驚愕,再到狂喜!

“唔?!香!真他娘的香!”

“哢嚓哢嚓……好吃!像炸小魚!比炸小魚還脆!”

“官爺!再給一個!”

有了這些“先驅者”的現身說法,再加上那勾人食欲的香氣不斷攻擊著鼻腔,越來越多的人放下了心理戒備,加入了試吃的行列。質疑和恐懼迅速被驚歎和興奮的浪潮所淹沒。

“老天爺!沒想到這禍害莊稼的玩意兒,炸一下竟這麼好吃!”

“皇帝陛下和皇後娘娘金口玉言,還能有假?這是給咱們指了條明路啊!”

“這哪是災蟲?這是天上掉下來的肉啊!不要錢的肉!”

“陛下聖明!皇後娘娘賢德!這是活菩薩啊!”

一時間,“油炸螞蚱”百姓更習慣稱蝗蟲為螞蚱)成了風靡大唐南北最時興的吃食。田間地頭,再也看不到百姓對著蝗蟲跪地哭泣的景象,取而代之的是男女老少,尤其是孩童們,拿著網兜、布袋,甚至脫下衣服當工具,興奮地追逐捕捉蝗蟲,歡聲笑語不斷,仿佛那不是災難,而是一場收獲的盛會。

家家戶戶的灶房裡,但凡有點油星的,都飄起了炸蝗蟲的獨特焦香。茶樓酒肆也迅速跟進,將“油炸金蟬”、“乾煸天雞”等雅號列為招牌下酒菜,價格不菲卻供不應求。市井街巷,隨處可見“一碟蝗蟲,半斤濁酒”的愜意景象。

人們對李世民和長孫皇後的讚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皇帝在百姓心中,不再是遙遠而威嚴的天子,而是能體恤民情、甚至能與民同食“害蟲”的聖明之君;

皇後更是賢淑無畏、母儀天下的典範,為了百姓福祉竟能親臨朝堂,行此驚世之舉。帝後的聲望,在這場全民食蝗的運動中,達到了空前的高漲。

這股席卷全國的“吃蝗”熱潮,直接導致了一個杜遠未曾預料到的“甜蜜的煩惱”——原本在杜遠建議下設立、門庭若市的杜家村蝗蟲收購點,突然變得門可羅雀!

起初幾天,還有零星的村民送來幾筐,後來就幾乎絕跡了。負責收購的村民蹲在空蕩蕩的收購點前,看著遠處田野裡興高采烈抓蝗蟲自家吃的鄉鄰,哭笑不得地對杜遠彙報:“公子,沒人來賣蝗蟲了!

現在十裡八鄉的人,自己抓了自己就炸著吃了!都說這麼香的好東西,自己吃都不夠,撒上椒鹽還能當下酒菜,誰還舍得拿來賣那一文錢?連小娃娃都揣著口袋滿地裡找呢,找到大的還跟小夥伴炫耀!”

杜遠聞言,先是愕然,隨即忍不住拍腿大笑起來,笑得眼淚都快出來了。這真是……意料之外,卻又在情理之中!炎黃子孫深入骨髓的吃貨本性和對美食的追求,果然是最強大、最原始的驅動力,遠比任何行政命令和金錢懸賞都來得有效。

他立刻下令停止了收購業務,那專門用來處理蝗蟲的一千精銳“家丁護院”,也被“老李”派人來緊急調往他處,畢竟帝國其他地方更需要這些人手去撲滅真正的災情。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然而,大唐疆域遼闊,並非所有地區都如京畿及周邊那般幸運,能如此高效地執行朝廷政令並迅速轉變觀念。

在一些偏遠閉塞、或由迂腐顢頇官員主政的州縣,儘管朝廷的政令早已下達,白紙黑字甚至帶有圖解,但災難還是不可避免地發生了。

這些地區的官員,或因自身篤信“天譴”之說,對朝廷的《捕蝗令》和《食蝗法》陽奉陰違,甚至暗中阻撓,認為此舉“敗壞風俗”,“驚擾神靈”,“背離聖人之道”;或因懶政怠政,根本沒有認真組織百姓宣傳推廣。

隻是將公文往牆上一貼了事;或因為當地豪強世家出於某種不可告人的目的如希望災後兼並土地)而暗中施加影響,使得政令無法暢通。

結果就是,當其他地方靠著全民一張嘴,將蝗蟲壓製在萌芽狀態,甚至吃出了新風氣時,這些地區的蝗蟲失去了最關鍵的人力控製,迅速繁衍壯大,最終形成了可怕的、遮天蔽日的蝗災!

幾天後,一份份沾滿血淚的緊急軍報,通過驛道快馬,被以十萬火急的速度送入了長安,重重地摔在了李世民的禦案之上。那些地區的災情描述,字字觸目驚心,句句慘不忍睹:

“六月庚子,蝗群自東而來,綿延數十裡,蔽空遮日,嗡鳴之聲震耳欲聾,猶如悶雷滾地!及其落地,猶如黃毯覆地,厚達數寸,人馬難行!所過之處,禾稼頃刻儘毀,粟麥稻黍皆成光杆,樹葉啃噬殆儘,滿目瘡痍,赤地千裡!”

“百姓初時跪地焚香祈禱,泣血叩首,然蝗蟲噬苗如故,毫無憐憫之意。今田野已絕收,冬麥未種,今冬明春,饑荒已成定局!民間恐慌沸騰,哀嚎遍野!”

“州縣倉廩本就空虛,無力賑濟,恐饑民嘯聚,滋生變亂,懇請朝廷速發援兵、調撥糧草,以安民心!”

李世民看著這些急報,仿佛看到了無數流離失所的災民和即將餓殍遍野的慘狀,他猛地一拍禦案,霍然起身,胸膛劇烈起伏,勃然大怒!

“廢物!蠢材!飯桶!”天子的怒吼聲在甘露殿中回蕩,嚇得殿內侍從噤若寒蟬,“朕三令五申!杜家村不惜重金收購、皇後不惜鳳駕親臨示範!爾等竟還敢如此怠政誤民!陽奉陰違!視朕的旨意如無物,視百姓性命如草芥!要爾等何用?!!”

他眼中幾乎要噴出火來,立刻厲聲下旨:“傳魏征!讓他立刻持天子劍,給朕去查!凡是蝗災肆虐之地,主官一律就地革職,鎖拿進京問罪!

凡有阻撓捕蝗、散布謠言、玩忽職守者,無論出身何處,官居何職,給朕嚴懲不貸!朕賜他的天子劍,是時候見見血了,以正國法,以儆效尤!”

同時,他強壓著滔天怒火,以極強的意誌力迫使自己冷靜下來,緊急部署救災事宜:“從…從‘借’來的糧食中,立刻調撥一批,火速運往受災地區,設立粥棚,先穩住民心,絕不能讓饑民釀成民變!

工部、戶部協同,立刻統計各地損失,籌劃災後補種和來年春荒應對之策!要快!”

朝堂之上,此刻再無一人敢提“天譴”、“罪己”之說,之前那些慷慨陳詞的官員此刻都縮起了脖子,隻剩下對失職者的憤怒和對災民的深切憂慮。

李世民鐵青著臉,看著殿外灰蒙蒙的天空,心中對杜遠的先見之明、務實之策充滿了慶幸,而對那些因愚昧、怠惰或私心而釀成大禍的官員,則充滿了冰冷的憤怒和殺意。一場本可避免或極大減輕的災難,最終還是由於人性的弱點而部分地發生了。

喜歡老李,你想屁吃了!請大家收藏:()老李,你想屁吃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合約到期,金絲雀踹了金主跑路了 網管詩琪被富豪盯上了 重生1978:軍婚撩人,糙漢寵 玄鐵秘影:龍脈謎引江湖亂 萬人迷,金絲籠中雀 時先生,你的愛要不起 饑荒古代,官府分配漂亮媳婦 洪荒農皇 規則怪談:請在我的葬禮上微笑 夢醒來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