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杜遠官複原職。_老李,你想屁吃了!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老李,你想屁吃了! > 第147章 杜遠官複原職。

第147章 杜遠官複原職。(1 / 1)

金秋九月,天宇澄澈如洗,曠野之上彌漫著穀物成熟的醇厚芬芳。大唐帝國的疆土仿佛被一隻無形的巨手鋪上了浩瀚無邊的金毯,其間點綴著沉甸甸的紫紅穗浪,風過處,湧起層層波瀾,沙沙作響,似天地間最豐饒的樂章。

往歲此時,田壟間雖也見收獲之景,卻總籠罩著一層驅不散的陰霾——對沉重賦稅的惶恐,對來年春荒的憂慮,如同跗骨之蛆,啃噬著農人剛剛泛起的些許喜悅。然而今歲,氣息迥然不同。

一種源自大地肺腑的、沉甸甸的滿足與喜悅,如同溫暖的潮水,從帝國最偏遠的阡陌鄉野,一路洶湧澎湃,最終彙聚、激蕩於帝國的權力心臟——長安城太極殿。

朝會之上,氣氛熾烈得幾乎要將那巍峨的殿頂衝破。戶部尚書唐儉,這位素來沉穩的老臣,此刻竟激動得雙手微微顫抖,他捧著一摞幾乎要抵到他下頜的各地急報奏疏,聲音因極度的興奮而嘶啞高亢,幾乎是向著禦座上的李世民呐喊:

“陛下!天佑大唐,祥瑞頻降,今歲秋收,乃曠古未有之大捷啊!”

“據各道、州、縣飛馬呈報,關中平原、河南腹地、河北沃野、河東糧倉……凡去歲今春推廣種植紅薯、玉米之州縣,畝產之巨,遠超傳統稻麥數倍,乃至十數倍!”

“尤其那紅薯,不擇地力,即便貧瘠山丘亦能碩果累累,遍地生金!如今各地官倉、義倉早已爆滿,倉廩殷實至極!民間家家囤積之糧粟,倉囷皆滿,足可應對數年之需而綽綽有餘!此乃三皇五帝以來未有之盛況!臣為陛下賀!為大唐賀!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房玄齡、杜如晦等宰相重臣,雖早已通過密奏知曉部分喜訊,但親耳聽到唐儉報出這涵蓋四海、確鑿無疑的驚人數字,依舊心潮澎湃,難以自持。他們相視而笑,眼中滿是欣慰與激動。

房玄齡捋著長須,聲音帶著感慨的微顫:“陛下,去歲今春,臣等尚為籌措賑災糧秣,與戶部同僚夙夜憂歎,焦頭爛額。今日…今日竟已開始憂心糧倉不足,需要新建巨倉以納新糧矣!此真乃乾坤扭轉,社稷無疆之福啊!”

然而,最令滿朝文武動容的,卻是一向以剛正不阿、麵色冷峻著稱的鄭國公魏征。這位鐵骨錚錚的老臣。

聽著唐儉那一聲聲幾乎破音的捷報,看著同僚們難以抑製的狂喜之情,竟像是被無形的巨力擊中,身軀猛地一晃,不由自主地向前踉蹌一步,推金山倒玉柱般“噗通”一聲跪倒在冰冷的金磚之上,以額觸地,發出沉悶的響聲。再抬頭時,已是老淚縱橫,聲音哽咽嘶啞,泣不成聲:

“陛下!陛下啊!老臣…老臣…想起去歲關中那場百年不遇之大雪災,百姓流離失所,凍餓而斃者遺骸枕籍於道…想起以往年年此時,雖略有收成,卻因賦稅盤剝,多少百姓仍需以糠秕、草根、樹皮勉強果腹,乃至賣兒鬻女,慘狀不忍卒睹…如今,如今竟…竟…再無此等錐心之痛矣!”

“戶戶糧囤冒尖,人人麵帶飽暖之色,此乃聖君臨朝,德感上蒼,天降祥瑞,活人無數!活人無數啊!陛下!老臣…老臣失態了!失態了!”他伏地痛哭,那淚水之中,飽含著對往日黎民苦難的痛惜,對眼前這“遍地是糧”的盛世景象最純粹、最真摯的情感宣泄,其情之切,感人肺腑。

滿殿朱紫公卿,無不被魏征這突如其來的真情爆發所深深感染,許多大臣憶起往昔艱難,亦不禁偷偷拭去眼角的濕潤,殿中彌漫著一種激動、感懷而又莊嚴肅穆的氣氛。

那些出身山東五姓七望的官員們,如崔仁師、盧承慶等,此刻麵上也竭力堆砌出由衷的笑容,隨著眾人一起向禦座上的李世民深深躬身,齊聲道賀:“臣等為陛下賀!天降嘉禾,此乃陛下聖德感天動地之明證!”

然而,在他們那看似欣喜的笑容背後,卻隱藏著難以言表的複雜心緒。

這空前絕後的糧食大豐收,意味著朝廷中樞對地方的控製力空前加強,億萬百姓對皇權的感恩戴德深入骨髓,他們這些世代依靠土地產出和糧食影響力來維係門閥地位的世家大族,其賴以生存的傳統根基正在被無形卻迅猛的力量所侵蝕。他們的恭賀聲,不免帶上了幾分言不由衷的勉強與苦澀。

李世民高踞龍椅之上,聆聽著這一份份如同最美妙凱歌的捷報,俯瞰著殿下群情激昂的臣工,尤其是魏征那撼人心魄的真情流露,隻覺得胸中一股豪邁之氣直衝雲霄,誌得意滿,睥睨天下。

這前所未有的農業奇跡,鐵一般的事實,證明了他力排眾議、強力推廣新作物的決策是何等英明神武!這是足以光耀史冊、令曆代帝王都黯然失色的不世功業!

就在這片幾乎要將太極殿淹沒的歌功頌德之聲達到鼎沸之際,魏征已用袍袖用力擦去滿臉淚痕,重新挺直了腰板,恢複了那副凜然不可犯的錚臣風骨。他再次出列,聲音洪亮如鐘,帶著不容置疑的堅定: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陛下!今歲豐收,首功在於上天庇佑大唐,陛下聖心獨運,勵精圖治!然,究其根源,若無杜遠獻上此天賜祥瑞之新糧,更無私獻出精妙絕倫之種植法門,傾囊相授,豈有今日四海升平、萬民飽暖之盛世景象?杜遠之功,活命千萬,澤被蒼生,恩惠及於後世子孫,實乃彪炳千古、不世出之奇功偉績!”

他話鋒陡然一轉,語氣變得銳利如刀,直指核心:“然,臣記得清楚,前時因些許微末小事,杜縣子之爵位被褫奪,至今仍為白身。功是功,過是過,豈能輕易相抵?”

“更何況是如此擎天保駕、活人無數之潑天大功?若對此等足以定鼎國本、福澤萬民之功績不予重重封賞,豈非令天下所有忠臣義士、有功之人寒心?亦恐上天見責,謂我大唐朝廷賞罰不明,有失天道公允!故,臣魏征,冒死懇請陛下,念杜遠獻糧活民、功蓋千秋之偉績,複原其爵位,並厚加封賞,以彰其絕世之功,以安天下臣民之心,以昭陛下賞罰分明之德!”

魏征這番話語,擲地有聲,情理兼備,字字千鈞,直接將杜遠的功勞拔高到了關乎國運興衰、順應天命民心的極致高度。

話音剛落,房玄齡立刻應聲出列附議:“陛下,鄭國公所言,字字珠璣,句句在理!杜遠之功,非尋常攻城略地之功可比,此乃奠定我大唐萬世太平之基業!賞必當其功,方能激勵天下賢才俊傑效仿,爭相為國效力!”

杜如晦亦緊隨其後,肅然道:“陛下,賞罰乃維係國家運轉之根本綱紀。杜遠有如此大功於國於民,若不重重行賞,國家綱紀何在?朝廷威信何存?”

就連一向超然的軍方代表李靖、李積等人,也紛紛頷首表示讚同。新糧廣泛種植,軍隊糧草供應前所未有的充裕,士卒飽暖,戰力倍增,他們亦是直接受益者,此刻自然樂見其成。

此刻,那些五姓七望出身的官員,隻覺得喉嚨裡像是被硬物死死堵住,憋悶異常,卻一句話也反駁不出。

反對?拿什麼理由反對?杜遠的功勞是肉眼可見、堆積如山的億萬石糧食,是天下億兆黎民實實在在的活命之恩!在這煌煌如日中的大勢麵前,任何出於門戶私計的阻撓與非議,都顯得那般渺小、卑劣且不堪一擊。

他們隻能麵麵相覷,眼神交換著無奈與嫉恨,最終不得不隨著洶湧的眾意,一齊躬身,聲音乾澀地附和:“臣等…附議。杜遠之功,確實…當賞!”

然而他們心中早已是另一番驚濤駭浪:‘區區一介幸進之輩,一介田舍郎!竟憑此奇技淫巧之功,不僅爵位複得,竟還要再進一步?陛下對其恩寵未免太過!太過!長此以往,朝堂之上,還有我等世家立錐之地嗎?’可這錐心的嫉恨與憂慮,此刻隻能被死死摁在心底最深處,不敢表露分毫。

李世民俯瞰著台下這空前一致的場麵,心中快意如江河奔湧。他本就一直心心念念要尋機恢複並擢升杜遠的爵位,苦無最佳時機,如今正是水到渠成,順理成章。他朗聲大笑,笑聲洪亮,充滿了帝王的暢快與威嚴,聲震殿宇:

“好!眾卿所言,甚合朕意!杜遠獻新糧於國,活民無數,功在當代,利在千秋!此乃不賞之功!前時些許微過,與之相比,猶如螢火之於皓月,早已不足道哉。朕豈能吝嗇賞賜,寒了天下功臣誌士之心?”

他目光如電,掃視全場,每一個字都清晰無比,蘊含著不容置疑的皇權意誌:“傳朕旨意:杜遠有功於社稷,澤被蒼生,特恢複其杜城縣開國子之爵位!並因其功勳卓著,曠古罕有,加恩特晉爵一級,進封為杜城縣開國伯,食邑增至一千戶!另賜宮內錦緞千匹,赤金百兩,禦馬十匹,以彰其蓋世功勳,酬其活命之恩!”

從恢複子爵再晉一級為伯爵!食邑千戶!這賞賜之厚重,恩遇之隆寵,令人咋舌!殿中群臣反應各異,但此刻皆齊聲躬身,山呼海嘯:“陛下聖明!賞罰分明!”

房玄齡、杜如晦等相視一笑,真心為杜遠感到高興,覺得如此封賞,恰如其分,正可彰顯朝廷恩德,激勵天下賢才。

魏征撫須微微點頭,麵露滿意之色,認為這才是朝廷綱紀、帝王氣度的體現。

李靖、李積等將領亦覺杜遠此功,惠及軍旅,受此隆賞,理所當然。

而那些五姓七望的官員們,臉上肌肉勉強擠出笑容,心中卻如同生吞了黃連一般,苦澀難言:‘開國伯!食邑千戶!竟已與吾等家中不少核心子弟的爵位相當!此子崛起之勢,如大江東去,怕是再也難以遏製了……陛下對其信重,已至如此地步了嗎?’

這道象征著無上榮寵與肯定的聖旨,隨著秋收的豐饒喜訊,如同插上了翅膀,迅速傳遍帝國的每一個角落。

杜遠的名字,再次以“獻糧活命”、“功蓋千秋”的救世功臣形象,轟傳四海,其聲望一時無兩。而遠在杜家村的杜遠,接到那明黃耀眼的聖旨和絡繹送來的賞賜時,卻隻是平靜地微微一笑,從容謝恩接旨。

於他而言,這巨大的榮耀和堆積如山的財富,仿佛還不如他試驗田裡一株剛剛吐露新芽的奇異秧苗來得更重要。他深邃的目光投向遠方,心中澄澈如鏡:真正的風浪與挑戰,或許,才剛剛拉開序幕。

喜歡老李,你想屁吃了!請大家收藏:()老李,你想屁吃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廢柴鳳主,龍君寵妻入骨 戀在克蘇魯 黑暗求生:丟失庇護所後自學成神 在六個不同時空生下的崽來找我了 反串之王:我是真不想當天後啊 風水王者歸來 虐文崩壞後,病嬌男主跪求我愛他 唯有幽愁暗恨生 晚清三傑恩仇錄 開局反殺捉刀人,我成了大乾凶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