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遠隨著那名神色恭謹、步履無聲的內侍總管,穿過一重又一重巍峨的宮闕廊廡。
太極殿的喧囂與肅殺被遠遠拋在身後,越往裡走,環境越發幽靜,侍衛的甲胄在陰影中閃著幽光,空氣中也彌漫著一種更為凝練、更為私密的權力氣息。
最終,他們停在了一座規模稍小卻更顯莊重典雅的殿宇前——兩儀殿,皇帝日常處理機密要務、召見心腹重臣之所。
踏入殿內,隻見房玄齡、杜如晦、長孫無忌、魏征這四位帝國最核心的宰輔重臣已然在座,各自坐在錦墩之上,麵前擺著清茶。
他們見到杜遠進來,目光齊刷刷地投向他,眼神中帶著尚未完全平複的震驚、深沉的讚賞,以及一絲難以言喻的探究。顯然,皇帝這是要與他最信任的班底進行一場關乎未來的頂層密議。
杜遠從容上前,向端坐於禦榻之上的李世民行了臣子之禮。李世民方才在朝堂上那如同烈日般的帝王威嚴此刻收斂了不少,他隨意地靠在軟墊上,揮了揮手示意杜遠不必多禮,目光落在杜遠身上,嘴角勾起一抹帶著幾分戲謔和了然的弧度,開口道:
“杜卿啊杜卿,”李世民的聲音帶著一絲難得的輕鬆,“今日你這隻聞名朝野、一毛不拔的‘鐵公雞’,可是讓朕和諸位愛卿都大跌眼鏡了。竟舍得將你那視若命根子的水泥,無償獻出,供給朝廷大修道路?朕還以為,你那些掙來的銀錢,都要一個個搬進杜家村的庫房裡,嚴加看管,等著下崽孵蛋呢。”
這番半開玩笑的話,頓時衝淡了殿內原本略顯嚴肅的氣氛。房玄齡撚須莞爾,杜如晦蒼白的臉上也露出一絲笑意,長孫無忌更是直接笑出聲來,連一向不苟言笑的魏征,嘴角也微微抽動了一下。
他們都深知杜遠在“生財有道”方麵的驚人天賦,以及偶爾在合作中表現出來的、對於成本利潤的“精打細算”,這“鐵公雞”的雅號,雖帶調侃,卻也並非空穴來風。
杜遠聞言,也不拘束,仿佛眼前不是皇帝和宰相,而是街坊鄰裡一般,立刻叫起了屈,表情誇張:“陛下,您這可真是冤枉死臣了!臣那點辛苦攢下的家底,跟咱們大唐的國庫比起來,那不就是九牛一毛,滄海一粟嗎?實在是……”
他頓了頓,露出一副“苦惱”的樣子,“實在是最近這錢賺得有點多,庫房都快堆不下了,銅錢串子壓得地板都吱呀響,再不放出去一些,臣怕它們堆在一起,都要悶得生鏽長毛了!總得找個靠譜的地方花出去,不然心裡不踏實。再說了,”
他話鋒一轉,露出商人的精明,“這路要是修得平坦寬敞了,南來北往的商隊走得順暢,說不定臣杜家村的工坊出產的貨物,也能賣得更遠,價錢更好不是?這叫……嗯,放長線,釣大魚!是長遠投資!”
他這番“錢多燙手”、“怕生鏽”的論調,讓李世民和幾位大臣都愣住了,隨即爆發出一陣更大的笑聲。長孫無忌指著杜遠,笑得前仰後合:“好你個杜遠!這等‘甜蜜的煩惱’,這等‘燙手的山芋’,怕是滿朝文武,連帶著我們這幾個老家夥,做夢都想沾上一沾呢!”
玩笑開過,殿內氣氛愈發融洽。杜遠神色一正,覺得是時候給這幾位站在帝國權力頂峰、決定著億萬民生的大唐頭腦們,灌輸一點超越時代的經濟學常識了。他清了清嗓子,語氣變得認真:
“陛下,諸位相公,其實臣此番看似‘慷慨’之舉,並非純粹出於仗義疏財。這背後,關乎一個至關重要的道理,臣姑且稱之為‘經濟流通’之要義。”
他儘量選用最樸素、最形象的比喻來解釋這個對當時來說極為超前的概念:“諸位可以設想,這天下間的錢財貨物,就好比是人身體內流淌的血液。血液若是順暢流通,滋養四肢百骸,人便精神健旺,生機勃勃。可若是血液凝滯不通,淤塞於某處,那麼輕則肢體麻木,重則癱瘓在床,甚至危及性命!”
他看著若有所思的眾人,繼續深入:“同理,天下的財富若是隻被少數豪門巨室收入庫中,深藏於地窖,不用於市麵交易流通,那麼整個天下的‘經濟之軀’便會如同患了血栓之症,缺乏活力,日漸萎靡。”
“百姓手中無錢,便無力購買米鹽布匹;工匠造出的產品無人問津,便會失業破產;商人無利可圖,便會關閉店鋪……如此惡性循環,市麵必然蕭條,最終朝廷的稅源也會枯竭,如同無源之水。”
他伸手指向兩儀殿外,仿佛指向整個長安城、整個大唐:“而如今,正值冬日農閒,大量百姓無事可做,沒有收入,自然縮衣節食,不敢消費。朝廷若在此時,以修築道路橋梁之名,支付實實在在的錢糧,雇傭這些閒散民夫。這些錢幣便如同新鮮的血液,注入了百姓之手。”
“百姓拿了錢,要買糧糊口,要扯布做衣,要置辦年貨,這些錢立刻就流入了糧商、布商、雜貨鋪……這些商人賺了錢,又會去進貨,或是擴大經營,或是改善生活,錢便又流向了更上遊的生產者和更多的行業……如此一環扣一環,錢幣在不同的人手中不斷流轉,每一次流轉都可能創造新的價值,整個社會的財富總量其實是在增加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朝廷看似支出了一筆錢糧雖然水泥成本由臣承擔,但雇傭民夫的工錢和飯食總要國庫或地方出),但因此帶來的商業繁榮、百業興旺,最終會使得稅基擴大,朝廷的稅收反而會增長!而道路修好之後帶來的長遠便利,相比之下,倒像是額外的紅利了。此舉,實則是以一定的政府投入,撬動整個社會的經濟活力,乃是一本萬利之舉!”
杜遠這一番深入淺出的論述,如同在幾位帝國最頂尖的智者麵前,推開了一扇通往全新世界的大門。他們以往思考治國之道,多側重於農耕、賦稅、律法、軍事,何曾從“貨幣流通”、“需求創造供給”這個角度去審視過國家的經濟運行?
房玄齡執掌中書,總攬全局,對錢糧調度、民生利弊最為敏感。杜遠的話,如同醍醐灌頂,讓他瞬間聯想到了許多以往覺得棘手難解的問題——如穀賤傷農、如商業不振、如地方財政困窘——似乎都隱約找到了一條全新的、更具活力的解決思路。
他手指無意識地敲擊著膝蓋,眼中閃爍著激動和深思的光芒,喃喃低語:“流通……活水……猶如大禹治水,堵不如疏,疏則通,通則久……妙啊!以往隻知強調積蓄以備不時之需,卻未曾想,促使財貨流通,方能如活水養魚,創造無窮財富……此理,可解萬千困局!”
杜如晦同樣心潮澎湃,他更側重於國家戰略和製度設計。此刻,他腦海中仿佛有驚雷炸響,以往許多關於均田、關於漕運、關於市場管理的政策,似乎都需要放在這個“流通”的視角下重新審視。
他看向杜遠的目光,充滿了難以置信的震撼:“此子之見地,已直指治國安邦之根本!這已非簡單的奇技淫巧,而是關乎國計民生、社稷長治久安的經濟大道!若此理成立,則……則我大唐未來可期!”
長孫無忌心思最為縝密,擅長權衡政治利害。他第一時間想到的,是此舉對鞏固皇權、削弱世家門閥經濟壟斷的巨大潛在好處。讓貨幣在更廣泛的社會層麵流動起來,無疑能打破世家“藏富於室”的格局,增強朝廷對經濟命脈的掌控。
同時,他也不禁對杜遠能洞悉此等近乎“天道”的規律,感到一絲深深的忌憚與難以抑製的欽佩交織的複雜情緒。“錢流通起來,方能顯出國庫與皇家的力量,打破豪強藏富於民的格局……杜遠此子,獻此策,其誌不小,其才更是深不可測!”
就連一向以耿直敢言、善於從民生角度挑弊政毛病的魏征,此刻也陷入了長久的沉默和沉思。
他素來主張君王節儉,反對勞民傷財的興作。但杜遠這番“以有效投入激活經濟、最終富民強國”的理論,像一把鑰匙,打開了他思維的枷鎖。他意識到,單純的“節流”固然重要,但如何“開源”,如何讓財富像活水一樣流動起來創造更多價值,或許是更根本的治國之道。
他看向杜遠的眼神,少了幾分以往那種審視和挑剔,多了幾分前所未有的凝重和深入骨髓的探究。
李世民將幾位心腹重臣臉上那難以掩飾的震驚、恍然、興奮乃至一絲茫然儘收眼底,他心中的波瀾遠比眾人更為壯闊。
作為誌在超越前古、開創不朽盛世的天子,他站在更高的層麵,想到的是如何運用杜遠揭示的這番道理,優化賦稅製度,刺激工商,使大唐的國力蒸蒸日上,達到前所未有的巔峰。他看著杜遠,仿佛在審視一件足以改變國運的無價之寶,目光灼熱。
良久,李世民才長長地、深深地舒了一口氣,仿佛要將胸中的震撼與喜悅都抒發出來,他歎道,聲音中充滿了感慨:“杜卿啊杜卿,朕今日方知,你之所學所悟,早已遠超格物致用之巧技,已近乎於洞察世道運行之規律,近乎於道矣!”
感慨過後,房玄齡最先從巨大的思維衝擊中收斂心神。他看向杜遠,目光中帶著長輩對傑出後輩的欣賞,更帶著同僚對身處漩渦中心者的關切。
他肅然提醒道:“杜賢侄,今日你在朝堂之上,鋒芒畢露,雷霆萬鈞,一舉將太原王氏這棵參天巨木劈開了一道深可見骨的裂痕。然則,你需深知,五姓七望,綿延數百年,彼此聯姻,盤根錯節,其底蘊之深,勢力之廣,絕非一朝一夕可以撼動。
今日你斷其一大臂膀,他們雖暫受重挫,顏麵掃地,但絕不會坐以待斃。明槍易躲,暗箭難防。
他們或許不敢再輕易在朝堂上與你正麵交鋒,但暗地裡的手段,諸如輿論中傷、經濟封鎖、甚至更陰險的算計,恐怕會接踵而至。你日後一言一行,務必要加倍小心,處處留神。”
杜如晦也咳嗽著補充道:“玄齡兄所言極是。王氏經此一役,必視你為眼中釘,肉中刺。你雖得陛下信重,有護衛之利,然日常起居,人際交往,皆需謹慎。”長孫無忌也微微頷首,表示讚同。
杜遠知道這是幾位長輩發自內心的關懷,他收起之前的玩笑之色,鄭重拱手謝道:“杜遠謹記諸位相公教誨,心中感激不儘。請放心,我自有分寸。正所謂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他們若敢伸手,剁了便是。”語氣平靜,卻帶著一股不容置疑的自信。
重要的議題商議已畢,殿內的氣氛再次緩和下來。幾位宰相都是人精,知道皇帝陛下特意將杜遠留下,定然還有更私密的話要談,便相繼起身告退。
待房玄齡等人的身影消失在殿門外,兩儀殿內隻剩下君臣二人時,李世民也從禦榻上站起身,活動了一下因久坐而有些僵硬的筋骨。他走到杜遠麵前,拍了拍他的肩膀,臉上露出了真正輕鬆的笑意:
“行了,那些燒腦的正事暫且擱下。你難得來這深宮一趟,今日便陪朕用頓便飯吧。朕還有些關於格物細節,以及你剛才所說的那‘經濟流通’的奧妙,想再細細問你。
順便……”他頓了頓,語氣中帶上了一絲難得的、屬於長輩對晚輩的調侃和好奇,“也跟朕聊聊,你和那位讓王仁佑(王家族老)铩羽而歸的王萱姑娘的故事?朕可是好奇得很呐。”
杜遠聞言,也笑了起來,神態愈發自然:“陛下有旨,臣豈敢不從?隻是這禦膳房的飯菜,可得管飽才行,臣忙活了一早上,可是餓得前胸貼後背了。”
君臣二人相視一笑,仿佛忘卻了方才朝堂的刀光劍影和殿內深奧的國策探討,一同向著備好膳的偏殿走去。午後的陽光透過窗欞,在光潔的金磚地上投下溫暖的光斑。
喜歡老李,你想屁吃了!請大家收藏:()老李,你想屁吃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