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想向父親請命,出使徐州,調解徐州各方勢力的關係,扶持劉備坐上徐州牧之職,以整合徐州勢力,共同應對袁術的鯨吞。”
劉謹開口請命,這個想法他由來已久,本來是寄希望於陳登去實現的,不過細想來,陳登隻能代表南徐州的士族豪門,劉備其實也需要自己父親在揚州的支持。
“你要去徐州?”劉繇都有些看不懂自己這個兒子了。
“不錯,現在江北大雪封路,袁術軍不得不頓兵城下,休養生息,以待春暖。徐州獲得了難得的喘息之機,若此時讓劉備承襲陶謙之位,正是時候。”
劉繇依舊緊盯著輿圖。
“那廬江怎麼辦?聽陸俊的意思,孫策對廬江的攻勢甚為猛烈,派誰去合適?”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劉繇其實已經非常重視劉謹的意見了,尤其是在軍事方麵的意見,他更為倚重。
“父親可先派於糜校尉率先鋒軍送一批軍械過去,鏖戰數月,陸太守軍械的消耗必定是極大的,等我從徐州返回,兒子親自帶兵去舒城助戰。”
“時間來的及?”
劉謹點點頭道:“來的及,父親眼前最緊要之事還是安定吳郡和丹陽民心,有父親在吳縣坐鎮,吳郡以南心有野望者,便不敢胡亂生出異心。這種衝鋒陷陣的事情,就讓兒子去吧。”
······
時光如梭,隨著時間的推移,深冬的冷意的也愈發的強烈。
越往北去,這種感覺越是強烈。
劉謹率領八百親衛乘船沿著中瀆水北進,進入射陽湖,湖中風大,便在匡琦城等候了兩日,兩日後,船隊重新出發,入淮水西進三日後,又轉入泗水,向北行走了大概十天的時間,方才趕到徐州州治所在郯城。
一路同行的還有陳登。
駐守郯城的平原相劉備聽聞陳登和劉謹前來,早已經在城門口等候。
這是劉謹第一次見劉備。
他和想象中形象完全不同。
方麵大耳,個子奇高,皮膚黝黑中帶著些紅色,和劉謹在後世電視上看到的形象不同,劉備的眼睛顯得過小了。一條長長的細縫微眯著,額頭上如小山一般的褶子看上去蒼老不少,但是能感覺到隱藏在忠厚麵容下幽深的城府。
他身著厚甲,在馬下等候。身後跟著兩名驍將和數十名親衛兵士,看上去都是精壯的漢子,想來必是精銳。
至於那兩人便是享譽千年曆史的關羽和張飛了。
關羽和自己想象中也不太像,他個子比劉備更高,臥蠶眉,丹鳳眼,唇紅齒白,放在後世妥妥的高富帥形象,除了皮膚略顯紅潤之外,五官威風八麵,一看便威勢極重。
至於張飛比關羽略矮,長相粗獷,絡腮胡子雜亂的布滿臉龐,似乎懶得去打理,一雙核桃仁一般大的眼睛盯著劉謹上下打量。
“玄德兄,彆來無恙啊。”陳登與劉備見完禮後,熟絡的與劉備打招呼。
劉備朗聲笑了起來,倒顯得與他外貌不相稱,看上去似乎是一個豪邁之人。
“這位是?”劉備的目光落在劉謹身上,劉謹刺客穿著藏青色的袍子,外麵隻穿了胸甲,並未頭戴兜鍪,身後近千親衛營安靜的跟在身後,人數雖少,精壯之氣則有過之而無不及。
方山大戰,劉謹留下了孫賁的千餘匹駿馬,不過揀選老弱之後,剩下不到三百匹,都配給了自己的驍騎營,自己的驍騎營也不過五百人的兵額,倒也多了一點機動力量。
這次北上,劉謹並未率領驍騎營,但是給自己的親衛營也配備了百餘匹馬,不過見過騎兵大場麵的劉備而言,劉謹身後這點戰馬顯得過於單薄了。
“哈哈,我來為玄德兄介紹一下,這位是揚州丹陽郡都尉,撫越中郎將劉謹劉子慎,也是我的結義兄弟。這幾個月,赫赫有名的江東小霸王便是子慎了。”
陳登話音剛落,一直昂首眯著眼在劉備身側關羽忽然眸子一斂,眼中射出一道精光,再一次將目光落在劉謹身上,這一次看劉謹的眼神又有不同。
“啊哈,你就是江東小霸王!”張飛倒是自來熟,快步走上前來,一把攬住劉謹的胳膊,大笑道:“俺老張可是聽你的事聽了好久了,沒想到你居然這麼年輕,來來來,俺們倆切磋切磋,看看你是否如傳言中那般有霸王舉鼎的氣勢。”
劉謹都被張飛的一句話逗笑了,這哥們倒是個爽快人。
“三弟,安能如此無禮!”劉備責備了一句張飛,將他一把拉住,忙向劉謹行禮道:“小弟性子魯莽,素來不知輕重,還望中郎將恕罪,勿要責怪於他。”
劉備從品級來說,其實還是要高於劉謹的,從輩分上說更是劉謹的長輩,雖然血緣關係已經比較遠了,但追根溯源,兩人出自一家。他這般謙謙有禮,劉謹心中暗歎,三國演義有一件事倒不是虛構,就是劉備禮賢下士的仁義,確實很有感召力。
連自己都差點感動了。
這是一個了解人心的高手啊。
劉備忙回禮道:“劉使君言重了,張將軍快人快語,有燕北豪邁之氣,我是欽佩的緊的,豈會責怪?”劉謹也不知道該怎麼稱呼他,便以他的官職相稱呼,這樣的話在禮節上是合適的。
“哈哈哈,大哥,我就說中郎將能在丹陽殺出名聲來,必是英雄豪傑人物,不會拘於小節,你看,我說的對吧?”
張飛的大嗓門在城門口大聲的喊著。
劉謹心中微凜,看來和自己所料不差,這兄弟三個應該之前有談過自己,也就意味著他們也已經猜出父親會有意助他們入主徐州的。張飛的一句快言快語,暴露了劉備不俗的實力和野心。
劉備假意附和的笑著說道:“張將軍折煞在下了,劉使君才是真正的英雄豪傑。”
說罷,又看向劉備向劉備行了一個子侄禮,道:“劉使君乃漢室宗親,我亦漢室宗親,從血緣輩分上論,在下是要稱呼使君一聲叔伯的。在下家中排行十一,家中常以十一郎喚我,若使君不嫌棄,亦可以十一郎相喚。”
劉備沒想到劉謹居然比他還伏低做小,不由得心中警鈴大作,這怎麼和之前傳言的不一樣啊。
喜歡三國第一公侯請大家收藏:()三國第一公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