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陛下年幼,他雖未公開反對太後,但其態度曖昧,擁兵自重,便是最大的隱患!”
“他現被困潼關附近,距京城不過數日路程,其動向,直接關乎京畿安危。”
“此人,絕不可留任原職!”
武懿聽後輕輕點頭附和說道。
“你的話倒是有理……隻是強行撤換,恐激起兵變。”
“那你可有良策?”
“明升暗降!”
葉展顏早已成竹在胸回道。
“娘娘可下旨,升馮遠征為兵部尚書,召其入京任職。”
“兵部尚書位高權重,看似重用,實則是剝奪了他的兵權。”
“一旦他離開軍營,入了京城,便是蛟龍離水,猛虎入籠,再無威脅。”
聽到這話,武懿眼中精光一閃道。
“那鎮北將軍一職……”
“可由幽州軍的韓信澤接任!”
葉展顏立刻接道,麵上含笑說道。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韓將軍是最早投效太後,對您忠心耿耿!”
“且他常年駐守幽州,熟悉北疆軍務,由其接掌北疆軍,名正言順,可迅速穩定局勢,製約北疆諸軍。”
“此乃一舉兩得!”
聽到“效忠”二字,武懿嘴角掠過一絲不易察覺的冷笑。
效忠?
在利益麵前,那些人的效忠能有什麼保障?
不過,韓信澤確實是目前可用且相對可靠的人選。
葉展顏見太後意動,連忙趁熱打鐵,提出了更為深遠的謀劃。
“娘娘,以上皆是治標之策。”
“若要長治久安,還需從根本上著手。”
“臣提議兩件事:第一,儘快在京城西苑擇地,建設‘將校眷屬聚居區’,令各地統兵將領的家眷遷入,由國家供養,以示恩寵。”
“第二,開辦‘功臣子弟學堂’,召集群臣及將領家中適齡子弟入學,由大儒教導,習文練武,實則為……”
他停頓了一下,緩緩吐出兩個字。
“……質子。”
暖閣內霎時間靜得可怕。連燭火的劈啪聲都清晰可聞。
質子!
這兩個字如同冰錐,刺破了所有溫情的麵紗,將權力鬥爭最殘酷、最本質的一麵赤裸裸地展現出來。
這個策略,早些時候葉展顏曾經提過一次。
隻是朝廷需要處置的事務實在太多。
所以,武懿一直以來都沒顧得上這事。
不過仔細想想,將家眷置於京城,名為恩養,實為人質,以此牽製手握兵權的將領,這是自古以來的帝王術,陰損,卻有效。
所以,武懿的手指輕輕敲擊著鳳榻的扶手,良久後才緩緩道。
“此舉……恐寒了將士之心。”
葉展顏深深叩首反駁。
“娘娘!非常之時,當行非常之法。”
“此刻若不施以強硬手段,待他日禍起蕭牆,悔之晚矣!”
“此舉看似酷烈,實則是對忠臣良將的保全!”
“他們的家眷在京中享福,子弟受教於天子腳下,更能彰顯太後恩德,斷絕其不該有的念想。”
“如此可使其能安心為朝廷效力,免遭奸人挑唆,鑄成大錯。”
“此乃‘安定社稷’之基石!”
他抬起頭,目光灼灼地望向武懿。
然後拋出了最後的、也是最具煽動性的建議。
“娘娘,眼下我們手握大義名分!”
“便是‘祖宗成法’、‘維護幼主’、‘安定社稷’!”
“秦王先謀逆叛亂,後誣蔑太後清白,皆是證據確鑿。”
“我們正該高舉此旗,以雷霆萬鈞之勢,肅清朝堂之上秦王一派的所有餘孽!”
“同時,對那些首鼠兩端、不肯效忠太後您的大臣,重拳出擊!”
“讓滿朝文武都知道,順太後者昌,逆太後者亡!”
“唯有如此,才能在這風雨飄搖之際,樹立起太後您不可動搖的權威,確保大周江山永固!”
一番長篇大論,葉展顏額角已見細汗。
他將自己的野心、狠辣與才智,毫無保留地獻於禦前。
這是一場豪賭,賭太後需要他這把鋒利的刀,也需要他這條看似絕情的計策。
隻是他的話說完,暖閣內便再次陷入沉寂……
喜歡太後彆點燈,奴才真是皇上請大家收藏:()太後彆點燈,奴才真是皇上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