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晉王李泓基被秘密押送京城,樂平郡主李雲韶以晉王世子監護人的身份,監理並、雍二州軍政的消息傳開。
於是並州原本暗流湧動的局勢,在葉展顏的鐵腕和李雲韶這塊“招牌”的安撫下,迅速趨於穩定。
葉展顏並未停歇,他深知盤踞在並州境內的韃靼勢力乃是心腹大患,必須趁其尚未反應過來,以雷霆之勢徹底清除!
他坐鎮忻州,以李雲韶的名義簽發一道道軍令。
早已摩拳擦掌的關凱、陳靖、趙勁部騎兵主力,如同出鞘利劍!
他們在熟悉地形的並州各地守軍配合下,對已知的韃靼據點發動了迅猛的掃蕩。
這些韃靼據點,原本依仗著晉王的暗中縱容和支持下。
在並州境內如同毒瘤般紮根,或劫掠商隊,或刺探軍情,甚至作為其大軍入侵的跳板和補給點。
如今失去了晉王這個保護傘,在關凱這等沙場悍將的全力打擊下,頓時土崩瓦解。
戰鬥進行得激烈而高效。
一處位於山穀中的韃靼馬場被關凱連夜突襲,數千匹戰馬被繳獲。
一個偽裝成商棧的物資中轉站被趙勁連根拔起,堆積如山的糧草輜重化為周軍補給。
幾個試圖負隅頑抗的較大兵營,在陳靖騎兵的衝鋒和隨後趕到的步卒圍剿下,也被迅速蕩平……
捷報如同雪片般飛向忻州行轅。
“報!關將軍攻破黑風寨,斬首韃靼千夫長一名,殲敵八百,繳獲戰馬千匹!”
“報!西線守軍配合東廠行動,端掉韃靼暗樁三處,擒獲奸細一百七十餘人!”
“報!雁門關外圍最後一處韃靼營地已被清除,殘敵已倉皇北逃出關!”
短短一月之內,並州境內大小二十餘處韃靼軍事據點被連根拔起,累計斬殺韃靼士卒超過一萬餘人,繳獲的戰馬超過兩萬餘匹,各類糧草、軍械等輜重更是裝滿了數千輛大車!
當最後一批潰散的韃靼騎兵狼狽不堪地逃出雁門時。
他們紛紛回望身後那片,曾一度肆虐的土地時,充滿了恐懼與不甘。
韃靼人此次南侵,在並州方向折損的總兵力,竟高達七萬之眾!
此數字包括之前關凱等部在運動戰中的殲敵,以及晉王“配合”下他們占領區消耗的兵力。
並州,這塊他們本以為可以肆意妄為的肥肉,轉眼間就崩掉了他們滿口牙!
至此,並州戰亂基本平息。
境內肅清,人心漸安。
李雲韶在葉展顏的幕後支持下,也開始逐步接手政務,安撫地方,展現出與她年齡不符的沉穩與能力。
並州既定,葉展顏的目光立刻投向了依舊烽火連天的河西走廊。
他毫不猶豫,以監軍身份下令:命陳靖、趙勁兩部休整完畢的騎兵,即刻南下,馳援岌岌可危的鎮西大將軍李勳!
安排好這一切,葉展顏終於得以稍稍喘息。
但他心中還有一件緊要之事——北疆遼東!
晉王雖除,但韃靼主力未損,北疆防線仍需加強,甚至可能需要主動出擊以爭取戰略主動。
他需要兵力,需要並州這支剛剛經曆戰火洗禮、士氣正旺的可戰之軍。
這一日,他來到李雲韶處理公務的節度使府書房,準備與她商議借調部分並州兵馬北上協防之事。
書房內,李雲韶正伏案批閱文書,側影在燈下顯得有些單薄,卻也透著一股執掌權柄後逐漸養成的堅毅。
聽到腳步聲,她抬起頭,見是葉展顏,眼中閃過一絲複雜難明的情愫。
“提督來了。”她放下筆,語氣平靜,卻比往日少了幾分疏離,多了幾分……難以言喻的熟稔。
“郡主!”
葉展顏拱手,麵上含笑。
“並州已定,然北疆之患未除。”
“本督欲向郡主借兵五萬,北上協防,以防韃靼卷土重來,亦可伺機而動,不知郡主意下如何?”
他開門見山,說明來意。
李雲韶沒有立刻回答。
隻見她站起身,繞過書案,緩緩走到葉展顏麵前。
她穿著一身較為簡便的宮裝,褪去了少女的青澀。
眉宇間多了幾分屬於統治者的凝練。
但眼底深處,卻藏著一絲不易察覺的疲憊與渴望。
她仰頭看著葉展顏,這個一手將她推上權力巔峰,又將她家族打入深淵,更與她有著肌膚之親、糾纏不清的男人。
這一個月來,她夜不能寐,既要應對繁雜的政務,又要平衡各方勢力,還要承受著內心的煎熬與孤獨。
唯有想起他,想起那日在書房近乎瘋狂的糾纏,心中才會泛起一絲扭曲的慰藉與實在感。
“借兵……”
李雲韶輕聲重複了一句,忽然伸出手,抓住了葉展顏蟒袍的衣袖。
其力道之大,讓葉展顏都有些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