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初之種·丐版”如同一個兢兢業業的底層員工,雖然效率低下,kpi考核堪憂,但勝在穩定,二十四小時不間斷地、慢悠悠地從虛無之海中薅著“源能”羊毛。看著係統能量儲備從那令人心梗的0.5邊緣,一點點龜速爬升到0.6、0.7……陳默那顆懸著的意識)核心,總算稍微往下放了放。
“總算不用時刻擔心‘公司破產清算’了。”陳默感覺自己就像個剛剛拉到一筆天使輪投資的初創公司ceo,雖然錢不多,但至少有了活下去的底氣,可以開始考慮下一步的發展規劃了。
有了這點微薄但持續的能量進賬,他終於可以稍微“奢侈”一點,擴大一下“業務範圍”了。之前為了省能量,他的意識感知範圍壓縮到了極限,堪比為了省流量連圖片都不加載的網頁。現在,他決定給這“破手機”開個“5g流量包”,看看“外麵”的世界。
他小心翼翼地調動著“源初之種”轉化的能量,如同一個精打細算的家庭主婦,一滴一滴地注入到意識感知模塊中。瞬間,他那原本僅限於“破帳篷”周圍的“視野”,如同拉遠的鏡頭,開始向四周的虛無蔓延。
這種感覺,就像從一間黑燈瞎火的小黑屋,突然走到了一個……嗯,依然是黑燈瞎火,但至少麵積大了無數倍的巨型體育館裡。區彆在於,小黑屋裡隻有自己,而體育館裡,漂浮著無數閃爍的、代表著文明殘骸的“星塵”。
這些“星塵”大小不一,明暗不同。有的如同恒星的餘燼,依然散發著強烈的信息和能量波動;有的則像是即將熄滅的炭火,隻有一絲微弱的光亮;更多的,則是已經完全冷卻、黯淡無光的“死灰”,隻有最精密的“儀器”才能探測到它們曾經存在過的信息烙印。
陳默像個第一次進入天文館的孩子,好奇地“打量”著這片宇宙級的“星塵海洋”。
“哇,這顆‘星塵’好亮!裡麵好像記錄了一個擅長生物科技的文明,如何把敵人變成自己人的……呃,‘血肉苦弱,機械飛升’的另類版本?有點意思,標記一下,以後說不定能開發個‘種族轉換’的付費道具……”注1)
“嘖,這顆怎麼烏漆嘛黑的?信息都爛完了?哦,是個追求‘終極虛無’哲學理念的文明,自己把自己給‘冥想’沒了?這算不算是‘我殺了我’的至高境界?”注2)
“誒?這邊一堆小星塵擠在一起,像是在開趴體?過去看看……靠!是一個沉迷於‘套娃’藝術的文明,他們的終極作品是一個包含了自身文明全部信息的、無限遞歸的‘套娃宇宙模型’,結果算力不足,模型崩潰,連帶現實一起塌縮了……這死法,太抽象了。”注3)
陳默一邊“遊覽”,一邊瘋狂吐槽。他感覺自己不像是在探索宇宙奧秘,更像是在瀏覽一個名為“宇宙文明迷惑行為大賞”的超級論壇,每個帖子星塵)都充滿了槽點。
同時,他也沒忘記自己的“本職工作”——尋找有用的“生產資料”。他利用係統微弱的分析能力,像在垃圾堆裡淘金一樣,篩選著那些可能蘊含技術、知識或者能量富集點的星塵。
他從一顆“工程師文明”的星塵裡,找到了關於“簡易能量護盾”的殘缺設計圖,雖然防禦力估計連地球上的防彈玻璃都不如,但聊勝於無。
他從一顆“植物文明”的星塵裡,解析出了一種能緩慢吸收周圍遊離能量的“苔蘚”的生命藍圖,雖然生長速度堪比公務員晉升,但似乎可以種在“源初之種”旁邊當個“增益buff”。
他還從一顆疑似“遊戲文明”的星塵裡,挖到了一些關於“虛擬現實沉浸度優化”和“玩家行為心理學模型”的碎片,這讓他倍感親切,如同找到了同行留下的寶貴abeit殘缺)遺產。
“果然,知識就是力量……哪怕是被嚼過一遍又吐出來的知識殘渣。”陳默感慨。他像一隻辛勤的鬆鼠,不斷將這些可能有用的知識碎片搬運回自己的“意識錨點”,存入係統那容量同樣捉襟見肘的臨時數據庫裡。
就在他沉浸於“知識淘金”的快樂中時,忽然,在感知範圍的最邊緣,一個極其微弱,但異常“穩定”的光點,引起了他的注意。
與其他那些閃爍不定、信息混亂的“星塵”不同,這個光點散發出的波動,呈現出一種低沉的、持續不斷的、富有規律的韻律。
嘟…嘟…嘟…噠…嘟…嘟…嘟…噠…
這韻律緩慢而堅定,穿透了虛無之海的背景噪音,清晰地傳入陳默的感知中。
“這是……信號?!”陳默精神一振,“有規律的信號!不是自然形成的宇宙背景輻射,更像是……某種造物發出的!”
他立刻集中所有“注意力”,像調整老式收音機天線一樣,小心翼翼地微調著感知頻率,試圖更清晰地捕捉這個信號。
信號斷斷續續,時強時弱,仿佛隨時會消失在噪音的海洋中。但陳默憑借著他作為遊戲策劃,對各種彩蛋、隱藏任務觸發條件近乎本能的敏感,以及社畜對“kpi完成提示音”的執著,硬是死死地鎖定了它。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係統提示:檢測到未知有序信息流。是否進行深度解析?預計消耗能量0.1。】
“解析!立刻!馬上!”陳默毫不猶豫。0.1的能量,相當於“源初之種”辛辛苦苦乾好幾天的成果,但這筆“情報投資”絕對值得!
能量被扣除,係統開始全力運轉。大量的雜亂信息被過濾,信號的本質逐漸浮現。
那不僅僅是一段簡單的重複韻律。在規律的載波之下,似乎還疊加著一種更加複雜、更加抽象的信息結構。係統嘗試了多種解碼方式:
·嘗試用tq73通用語解碼:失敗。輸出結果:“&¥……意義不明。”
·嘗試用地球二進製ascii碼解碼:失敗。輸出結果:“亂碼.jpg”
·嘗試用之前收集到的幾個主要文明語言模型解碼:均失敗。輸出結果如同天書。
·嘗試用數學規律、物理常數作為密鑰解碼:部分成功!解析出一段極其簡略的、非語言的“概念幀”。
這“概念幀”包含的信息很少,但足以讓陳默心跳如果他有的話)加速:
·第一幀:一個簡單的幾何坐標參照係似乎以某個巨大引力源為原點)。
·第二幀:一個代表著“安全”、“庇護”、“聚集”的抽象符號像一個簡筆畫的小房子,外麵畫了個圈)。
·第三幀:一個不斷重複的、代表“距離”或“方向”的矢量箭頭,指向坐標係的某個特定區域。
·第四幀:一個……類似於能量讀數或“門票價格”的標識?旁邊附帶著一種陳默從未接觸過的能量頻譜圖。
“燈塔!這絕對是個‘燈塔’信號!”陳默幾乎要歡呼出聲。
就像一個在茫茫大海上漂流的魯濱遜,突然看到了遠方的航標燈!雖然不知道這燈塔是誰建的,為什麼建,那個“門票”又是什麼意思,但至少指明了一個方向!一個可能存在著秩序、文明,或者至少是“臨時休息區”的方向!
這意味著,他不必永遠在這片文明的墳場裡當個孤獨的“拾荒者”了!他有可能接觸到“活”的宇宙文明!有可能進行交易,獲取更先進的知識和技術,甚至……找到回tq73或者地球的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