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術師。
一個注定會被刻在全戰領域曆史之中的id。
三個冠軍,而且是三連冠。
含金量毋庸置疑。
但是,魔術師真的強嗎?
強,三個冠軍就是最好的證明。
但粉絲們口中津津樂道的“強”。
有時候,指的是一種打法上極具衝擊力的視覺體現。
“暴龍王”威廉姆斯很強。
那種強,是如同好萊塢大片般的個人英雄主義。
是用絕對的力量和技巧。
在正麵戰場上將對手碾碎的暴力美學。
岑雪很強,冰上魔女的戰鬥。
是於刀光劍影之中起舞的絢麗華爾茲。
每一個走位,每一次出招,都精準得如同藝術品。
優雅而致命。
鄧雪瑩很強,凜上白雪很強。
甚至那個從未染指冠軍的“蒼龍”。
人們也會毫不猶豫地在他的身上,貼上“強大”的標簽。
但是魔術師呢?
當粉絲們剝離掉他那三個光彩奪目的冠軍頭銜。
去複盤他那些經典的單對單錄像時。
卻會發現一種奇怪的現象。
在純粹的正麵交鋒中,魔術師好像……
從來沒有真正體現出那種碾壓式的強大。
他總是磕磕絆絆,前期失誤頻頻。
打得狼狽又拉胯。
甚至好幾次都遊走在被淘汰的邊緣。
然後,在中後期,他會用一些匪夷所思的詭計。
一些不講道理的戰術。
一些甚至有些“下三濫”的手段。
完成一次次看似不可能的逆風翻盤。
這幾乎已經成為了一種“魔術師”式的路徑依賴。
他和人們普遍認知中那種一往無前,光芒萬丈的“強”。
好像根本就沾不上邊兒。
他的勝利,更像是一場精心策劃的騙局。
而不是一場酣暢淋漓的決鬥。
當魔術師第一次捧起世界冠軍獎杯的時候。
粉絲為他喝彩,整個賽區為他沸騰。
當魔術師第二次捧起那座獎杯。
人們在歡呼中夾雜著期許。
期待著他下一次能有更加摧枯拉朽的精彩表現。
而當魔術師第三次。
將那座象征著至高榮耀的獎杯舉過頭頂時。
他或許會發現,魔術師的舞台下。
已經有些空曠。
人們為華夏賽區的三連冠王朝而瘋狂。
卻對締造這個王朝的君王,失去了熱情。
他們承認他的冠軍。
卻不再歌頌他的強大。
因為他的勝利,不夠漂亮。
不夠熱血。
不夠像一個英雄。
粉絲們的要求越來越高。
你不僅僅要贏,你還要贏得光芒萬丈。
贏得像一部史詩。
而魔術師,在第三座獎杯拿起之後。
麵對賽後采訪的鏡頭,用一句平靜的話。
將他本就搖搖欲墜的粉絲基本盤,徹底擊碎。
他看著鏡頭,聲音沒有一絲波瀾。
仿佛在陳述一個與自己無關的事實。
“我不是為了取悅觀眾而比賽。”
“我為勝利而來。這座獎杯,屬於賽區,屬於離火,但這份榮耀,隻屬於我自己。”
“我是一名職業選手,不是舞台上的演員。”
沒錯,你說的每一個字都是實話。
所有人都知道那是實話。
但是,沒有粉絲,你算個什麼?
沒有觀眾,協會又算個什麼?
你可以在私下把這些話當做你的人生信條。
但你為什麼,要把這盆冰水。
澆在每一個為你呐喊到聲嘶力竭的人頭上?
那一刻,魔術師的粉絲們感到了刺骨的寒心。
我們把你捧上神壇。
不是為了讓你俯視著我們。
告訴我們,我們有多麼無足輕重。
而魔術師的黑粉們,則迎來了他們的狂歡。
他們終於等到了這一天。
他們終於可以撕下他身上“三冠王”的最後一塊遮羞布。
將他釘在“傲慢”、“無情”與“忘恩負義”的十字架上。
肆意狂歡。
當他墜落的那一天。
被禁賽的那一天。
整個全戰領域圈都為之震動。
那不是一個英雄的落幕。
而是一尊早已布滿裂痕的神像。
終於迎來了它命中注定的崩塌。
網絡上長久以來壓抑的質疑與惡意。
瞬間找到了宣泄的出口。
最終,醞釀成了一場席卷整個網絡,名為“審判”的狂歡。
而現在,他回來了。
三冠王,沒落的君王回來了。
帶著他的一群新兵蛋子。
人們還是不由自主地,對他有所期望。
他會有所改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