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日,玄奘正在譯經館中翻譯《心經》。他手持梵文原本,逐字逐句地斟酌,身旁的波頗蜜多羅和僧肇在一旁協助。當譯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一句時,玄奘停下了筆,眉頭微蹙:“這句話意境深遠,梵文原意是‘色不異空,空不異色’,如何翻譯成漢文,才能既準確又易懂?”
波頗蜜多羅道:“‘色’指有形之物,‘空’指無形之理,或許可以直譯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僧肇搖頭道:“如此翻譯,恐百姓難以理解,不如譯為‘有形之物與無形之理,本是一體’。”
兩人爭論不休,玄空在一旁輕聲道:“法師,佛法講究‘不二法門’,‘色’與‘空’並非對立,而是相輔相成。‘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雖顯深奧,卻能引人深思,若過於直白,反而失了佛法的韻味。”
玄奘聞言,眼前一亮:“空玄先生所言極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簡潔明了,又蘊含深意,就這麼定了。”
龍曦在一旁看著,心中暗道:“哥哥說佛法東傳是三界平衡之關鍵,如今看來,果然如此。這些經文譯出後,定能教化民心,讓天下更加安寧。”
與此同時,起源殿中,龍宇正透過鴻蒙盤觀看長安的景象。鴻蒙盤上,長安的城郭、寺廟、百姓清晰可見,譯經館中眾人忙碌的身影也曆曆在目。玄冥站在他身旁,看著下方香火鼎盛的寺廟,輕聲道:“沒想到這東土佛法,竟能如此興盛。”
龍宇微微一笑:“佛法慈悲,契合人心,興盛乃是必然。西遊量劫,不僅是取經之路,更是佛法東傳之路。待真經譯出,佛法在東土紮根,三界秩序便會更加穩固。”
他頓了頓,目光落在譯經館中的玄空和龍曦身上:“玄空辦事穩妥,曦兒也能暗中相助,譯經之事不會有差。待玄奘取回真經,便是佛法東傳的鼎盛之時。”
玄冥點點頭,眼中閃過一絲溫柔:“如此,天下百姓便能安居樂業,不再受戰亂之苦,不再受亡魂之擾。”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龍宇握住她的手,語氣堅定:“這便是量劫的意義所在。曆經劫難,方能迎來安寧。西遊劫畢,三界便會進入長久的平和期。”
長安城內,大慈恩寺的建設已近尾聲。寺內的大雁塔拔地而起,高達九層,青磚黛瓦,氣勢恢宏。塔內預留了藏經閣,專門用來存放即將譯出的真經。弘福寺的譯經工作也取得了重大進展,《心經》《金剛經》等幾部重要佛經已翻譯完畢,墨跡未乾的經文被抄寫多份,分送到各州府寺廟,供僧眾誦讀。
百姓們爭相前往寺廟聽講經,寺廟內人頭攢動,法師們深入淺出地講解佛經教義,勸人向善,許多作惡之人聽了佛法後,幡然悔悟,棄惡從善。社會治安日益好轉,偷盜、搶劫等案件大幅減少,天下呈現出一派歌舞升平的景象。
各州府的官員們也紛紛上書朝廷,稱讚興佛之策的成效。李世民看著奏章,心中欣慰不已,更加堅定了支持佛法東傳的決心。他下詔,將每年的四月初八佛誕日)定為法定假日,百姓們可以放假慶祝,寺廟可以舉行盛大的法會。
佛誕日當天,長安城內萬人空巷,百姓們紛紛前往弘福寺、大慈恩寺等寺廟燒香拜佛。寺廟內舉行了浴佛儀式,僧眾們用香湯澆灌佛像,寓意洗去煩惱,淨化心靈。李世民也親自前往大慈恩寺參加法會,與百姓一同祈福。
儀式結束後,玄奘向太宗獻上了剛譯完的《金剛經》。李世民接過經文,仔細翻閱,隻見經文字跡工整,語言流暢,意境深遠,心中大喜,對玄奘道:“法師譯經有功,朕賞法師黃金百兩,綢緞千匹。”
玄奘推辭道:“陛下,貧僧譯經非為名利,隻求佛法能傳於東土,教化萬民。這些賞賜,還請陛下轉賜給譯經館的眾學者和天下寺廟,以助佛法興盛。”
李世民聞言,對玄奘更加敬重:“法師高風亮節,朕佩服不已。既然法師推辭,朕便依你所言。”
東土佛法的興盛,也引起了靈山的關注。靈山大雷音寺中,如來佛祖多寶)坐在蓮台之上,看著手中的佛光鏡,鏡中顯示著東土寺廟林立、百姓信佛的景象,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玄奘法師不負所托,太宗皇帝大力支持,佛法東傳的大業,已初見成效。”
燃燈古佛在一旁道:“佛祖,這一切多虧了道尊龍宇暗中護持。若不是他派玄空、龍曦相助,譯經之事不會如此順利。”
如來點點頭:“道尊乃一切起源,洞察三界因果。西遊量劫能順利推進,多虧了他的指點。待玄奘取回真經,佛法在東土紮根,我佛教便能與道門、天庭三足鼎立,共護三界安寧。”
時光荏苒,轉眼便是三年。這三年間,天下寺廟數量已增至三百餘座,譯經館翻譯出的佛經已有百餘部,佛法在東土深入人心。百姓們信佛、禮佛,社會風氣日益淳樸,大唐國力也日益強盛,出現了“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盛世景象。
玄奘西行的籌備工作也已全部就緒。他挑選了三位弟子隨行,又備好了行囊、馬匹和通關文牒。出發前夕,太宗皇帝親自為他送行,賜他紫金缽、錦襴袈裟和九環錫杖,並囑咐道:“法師此去,路途遙遠,艱險重重,朕盼你早日取回真經,歸來與朕共賞大唐盛景。”
玄奘躬身行禮:“貧僧定當不負陛下厚望,早日歸來。”
玄空暗中將一枚玉簡交給玄奘:“法師,此玉簡中記錄了西行路上的一些險地和異獸,若遇危難,可捏碎玉簡,自會有人相助。”
龍曦也前來送行,將一瓶丹藥遞給玄奘:“這是‘護經丹’,能避邪驅妖,護持法師平安。哥哥讓我轉告你,西行路上,雖有劫難,卻也是修行之路,望法師堅守本心,終能成功。”
玄奘接過玉簡和丹藥,心中感激不已:“多謝空玄先生,多謝姑娘。貧僧銘記在心。”
次日清晨,玄奘帶著三位弟子,騎著白馬,手持通關文牒,踏上了西行之路。長安百姓自發前來送行,街道兩側人山人海,眾人揮舞著手臂,高呼:“法師一路順風!”
玄奘勒住馬韁,回頭望了一眼繁華的長安,望了一眼高聳的大慈恩寺,心中默念:“長安,待我取回真經,定讓佛法在東土綻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起源殿中,龍宇透過鴻蒙盤看著玄奘西行的身影,輕聲道:“西遊量劫,正式開始了。”
玄冥站在他身旁,眼中閃過一絲期待:“不知這西行路上,會有多少劫難?”
龍宇微微一笑:“九九八十一難,方能成正果。待劫難過後,佛法東傳,三界便會迎來真正的平和。”
鴻蒙盤上,玄奘的身影漸行漸遠,朝著西域方向而去。而東土大地上,寺廟的鐘聲依舊悠揚,譯經館的燈光依舊明亮,佛法的種子已深深紮根,正在茁壯成長,等待著真經歸來,綻放出最絢爛的花朵。大唐興佛,不僅開啟了西遊量劫的序幕,更開啟了三界文明新的篇章。
喜歡源道龍宇洪荒劫紀請大家收藏:()源道龍宇洪荒劫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