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第四章:起源殿基,熔爐初成
回到虛無之海,龍宇沒有立刻開始鑄寶。他知道,虛無核心與混沌精金性質相反:一個是“無”,一個是“有”;一個擅長湮滅,一個擅長承載。要將兩者融合,需要一個特殊的“熔爐”——一個既能承受虛無之力,又能容納混沌狂暴能量的容器。
“以我龍軀為基,以起源殿為爐。”龍宇做出了決定。他之前在虛無之海中勾勒的“起源殿”雛形,本是為了日後觀諸天而建,如今正好可以用來鑄寶。
他開始全力構建起源殿。以起源力為筆,以虛無之海的本源為墨,在絕對的虛無中勾勒出殿宇的輪廓。大殿共分九層,底層為“煉寶閣”,便是此次鑄寶之地;中層為“觀星台”,可觀測混沌與未來洪荒的軌跡;頂層則是他的居所,名為“起源殿主殿”。
構建殿宇的過程,也是他進一步領悟“道境”的過程。每一塊殿磚的凝結,都需要他精準地操控“無中生有”的法則;每一道梁柱的搭建,都要融入時空的韻律。他花了整整五十年,才讓起源殿的雛形穩固下來——那是一座無法用語言描述的建築,它既存在於虛無之中,又仿佛超脫了虛無,殿宇的牆壁上流淌著混沌與虛無交織的紋路,門口懸掛著一道由法則鏈條組成的門簾,上麵刻著兩個隻有龍宇能看懂的字:“源”“無”。
接下來,便是鑄造熔爐。他將那塊百丈大小的混沌精金取出,以龍炎反複灼燒。他的龍炎並非普通火焰,而是以起源力點燃的“本源之火”,溫度足以融化混沌中最堅硬的物質。但即便是本源之火,也花了十年時間,才將混沌精金熔煉成一團金色的液體。
他又取出虛無核心,將其投入金色液體中。瞬間,劇烈的反應發生了——金色液體混沌精金)試圖排斥黑色核心虛無核心),核心則不斷散發著湮滅之力,想要將液體化為虛無。兩種力量在熔爐中衝撞,發出震耳欲聾的轟鳴,整個起源殿都在劇烈搖晃,仿佛隨時會崩塌。
龍宇的元神沉入熔爐之中,親自調和兩種力量。他將自身的起源力化作無數細小的絲線,纏繞在虛無核心與混沌精金之間,試圖找到兩者的平衡點。這是一個極其痛苦的過程——混沌精金的狂暴之力不斷衝擊他的元神,虛無核心的湮滅之力則在緩慢侵蝕他的意識。
有好幾次,他的元神都險些被兩種力量撕碎。每當這時,他便會想起自己證道“起源”的初心——他是萬物的起點,自然也能找到任何事物的“平衡點”。他開始嘗試用“時間”來調和:讓混沌精金在時間加速中變得溫順,讓虛無核心在時間減速中降低湮滅之力。
這個方法奏效了。在時間法則的作用下,金色液體與黑色核心的衝突漸漸減弱。黑色核心開始緩慢地沉入金色液體中,液體則像包裹嬰兒般將核心層層包裹。當兩者徹底相融的那一刻,熔爐中爆發出一道柔和的光芒——那是“有”與“無”完美結合的光芒,既不狂暴,也不湮滅,而是一種溫和的、包容一切的力量。
“熔爐成了。”龍宇收回元神,疲憊地喘息著。這一步,他又花了四十年。此時的熔爐,已不再是單純的混沌精金所化,而是融合了虛無核心的特性,變成了一個內外兩層的特殊容器:外層是金色的、堅不可摧的“有”之壁,內層是黑色的、能容納一切的“無”之域。
他知道,真正的鑄寶,才剛剛開始。
第五章:千年鑄盤,時空為紋
鑄寶的第一步,是塑形。龍宇將融合了虛無核心的混沌精金液體倒入熔爐的內層——“無”之域。在這裡,物質的形態不再受常規法則約束,他可以任意塑造。
他想將法寶鑄成“盤”形。盤,象征著圓滿、循環,與時空的“輪回”特性不謀而合。他操控著液體,讓其在“無”之域中緩緩旋轉,漸漸凝聚成一個直徑約千丈的圓盤。圓盤的邊緣被打磨得極為光滑,中心則微微凹陷,形成一個旋渦狀的圖案——那是虛無核心的印記。
塑形花了一百年。這一百年裡,龍宇幾乎不眠不休,時刻調整著圓盤的每一寸弧度,確保它完美契合時空的韻律。有時,他會讓圓盤在時間加速中快速冷卻,有時又會在時間減速中慢慢凝聚,隻為讓每一塊晶體的排列都符合“時空軌跡”。
接下來,是銘刻“時空法則”。這是整個鑄寶過程中最關鍵、也最困難的一步。龍宇需要將自己對時空的理解,化作具體的紋路,烙印在圓盤之上。這些紋路不能是死的,必須是“活”的——能隨著時空的變化而自行調整,能主動牽引、穩定時空之力。
他取出自己的伴生龍鱗——每一片龍鱗上都天然刻著模糊的法則紋路。他將龍鱗碾碎,混入本源之火中,化作一道道金色的“法則墨水”。然後,他以龍爪為筆,蘸取“墨水”,開始在圓盤上銘刻。
第一道紋路,是“時間之紋”。他以起源力模擬時間的流動,讓龍爪在圓盤邊緣刻下一圈圈螺旋狀的紋路,每一圈紋路都比前一圈更細密,象征著時間從“永恒”到“刹那”的流逝。刻這道紋路時,他的意識完全沉浸在時間的長河中,看到了混沌的誕生、看到了未來盤古開天、看到了洪荒的興衰……無數畫麵在他腦海中閃過,稍有不慎,便會被時間之力反噬,輕則元神受損,重則道心崩潰。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他花了三十年,才刻完“時間之紋”。刻完的那一刻,圓盤邊緣的紋路開始自行流轉,仿佛真的有時間在其中緩緩流淌。
第二道紋路,是“空間之紋”。他在圓盤的表麵刻下無數交錯的直線與曲線,直線代表空間的“距離”,曲線代表空間的“彎曲”。這些線條相互交織,形成了一個個複雜的“空間節點”,每一個節點都對應著混沌中的一處坐標。刻這道紋路時,他必須精準地計算每一個節點的位置,稍有偏差,便可能導致空間紊亂,甚至撕裂虛無之海。
這一次,他花了五十年。刻完後,圓盤表麵的紋路開始閃爍,仿佛有無數個微小的空間在其中生滅。
第三道紋路,是“平衡之紋”。這是龍宇為了防止時空之力失控而特意設計的。他在圓盤的中心漩渦處,刻下了一道由“有”與“無”兩種符號組成的環形紋路,象征著時空的“平衡”——時間不能無限加速,空間不能無限彎曲,否則會引發不可預測的災難。
刻這道紋路時,虛無核心與混沌精金的力量再次產生衝突。龍宇不得不再次以元神調和,甚至主動燃燒了部分本源之力,才讓兩種力量在紋路中達成平衡。這一步,又花了一百年。
剩下的七百年,龍宇都在反複打磨、祭煉這三道紋路。他會時不時地注入一絲時空之力,測試圓盤的反應:讓它加速時間,看看能否讓一粒塵埃在瞬間化為齏粉;讓它彎曲空間,看看能否將千裡之外的混沌之氣瞬間傳送過來;讓它平衡時空,看看能否穩定住一處即將崩潰的空間裂隙。
每一次測試,都是一次冒險。有一次,他注入的時間之力過於龐大,導致圓盤上的時間之紋瘋狂流轉,連他自己都被卷入了時間亂流,親眼看到了自己未來的某一幕——在一片血色的戰場上,他龐大的龍軀擋在一位渾身是冰的女子身前,承受著一道金色的鐘影與一團熾熱的火焰……
“那是……”龍宇從時間亂流中掙脫出來,心中充滿了疑惑。但他沒有過多糾結,未來的事,自有未來的緣法。他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鑄寶中,不斷完善圓盤的每一個細節。
千年之期的最後一天,當龍宇將最後一絲起源力注入圓盤時,整個起源殿突然爆發出璀璨的光芒。圓盤從熔爐中緩緩升起,懸浮在大殿中央。它的表麵,時間之紋與空間之紋相互交織,平衡之紋在中心緩緩旋轉,散發出一種既浩瀚又溫和的氣息。虛無核心的“無”之力與混沌精金的“有”之力完美融合,讓它既能承載最狂暴的時空之力,又能將其精準地釋放出去。
龍宇伸出龍爪,輕輕觸碰圓盤。圓盤瞬間化作一道流光,融入他的元神之中。刹那間,他感覺自己與整個混沌、甚至虛無之海的時空都建立了聯係——他能清晰地感知到混沌中每一處空間的坐標,能隨意撥動周圍時間的流速,甚至能短暫地看到未來的片段。
“從今往後,你便叫‘鴻蒙盤’。”龍宇輕聲道,元神中的圓盤微微震動,仿佛在回應他的命名。
鴻蒙者,混沌之始,天地之先也。盤者,承載時空,循環往複也。
鴻蒙盤,這件耗費了龍宇千年光陰、融合了虛無核心與混沌精金、銘刻了時空法則的本命法寶,終於鑄成。它不僅是龍宇掌控時空的利器,更是他“道境”的延伸——從這一刻起,他才真正算得上是“起源”,能隨意撥動萬物的時空軌跡,也能……引發那注定因他而起的“量劫”。
龍宇望著起源殿外的虛無之海,眼中閃過一絲深邃。他知道,鴻蒙盤的鑄成,隻是一個開始。混沌的風雲即將彙聚,盤古開天的序幕正在緩緩拉開,而他,將以“道尊”之名,手持鴻蒙盤,靜觀這一切的發生——直到那一天,他必須親自降臨,去守護那道在時間亂流中看到的、冰藍色的身影。
喜歡源道龍宇洪荒劫紀請大家收藏:()源道龍宇洪荒劫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