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沌紀年,開天倒計時第七日。
起源殿深處,玄空立於“藏經閣”第三層的玉窗前,指尖劃過一卷泛著幽光的獸皮卷——那是他耗時三月整理的《混沌殘魂名錄》,上麵密密麻麻記錄著開天前夕混沌中殘存的強者神魂碎片。窗外,虛無之海的暗紫色浪濤拍打著起源殿的光壁,濺起的“無之能量”化作轉瞬即逝的星火,映得玄空半透明的魂體忽明忽暗。
三日前,道尊龍宇的聲音在他神魂中響起:“開天之後,混沌餘波將震碎九成魔神,然幸存者必窺起源殿之秘。玄空,你掌時空,當為殿宇立‘盾’。”
彼時,龍宇正端坐於觀星台,萬億丈龍軀隱於虛無,唯有一雙金瞳穿透混沌迷霧,凝視著盤古斧凝聚的那一點璀璨光核。玄空躬身領命時,清晰感受到道尊語氣中那一絲對“變數”的審慎——即便是能定時空的鴻蒙盤,也無法完全預判開天瞬間逸散的混沌凶煞,更攔不住那些在浩劫中嗅到“本源”氣息的亡命之徒。
“盾者,非蠻力可築。”玄空對著獸皮卷輕語,魂體中溢出的時空法則在卷上烙下細碎的銀色紋路,“需尋‘心’。”
他所說的“心”,是“忠誠”。混沌萬載,魔神爭雄,或為權柄,或為大道,或為生存,唯獨“忠誠”二字,是最易碎卻也最堅韌的神魂印記。玄空要找的,正是那些在隕落前將“忠誠”刻入魂核的殘魂——他們或許曾為守護某道法則而亡,或許曾為追隨舊主而碎,或許曾為堅守某種信念而焚,隻要那縷執念未滅,便能在起源殿的本源之力下重燃靈智。
一、時空溯源:三萬裡混沌死域的“守門人”
玄空的第一站,是混沌死域。
這片橫跨三萬裡的區域,是千年前“混沌秩序盟”與“毀滅魔巢”大戰的遺跡。彼時,秩序盟以“守序魔神”為首,欲在混沌中建立能量循環法則,卻被信奉“毀滅即新生”的魔巢魔神絞殺。戰後,死域中隻餘下凝固的黑紅色混沌血,以及無數被魔焰灼燒得殘缺不全的神魂碎片。
玄空化作一道銀灰色流光,穿梭在漂浮的殘破魔神骨骼間。他的神念如細密的網,掠過每一縷殘魂——那些充斥著暴戾、貪婪、恐懼的碎片被他隨手碾碎,唯有當神念觸碰到一縷纏繞著淡金色光暈的殘魂時,他才停下了腳步。
那是一縷形似巨門的殘魂,約莫丈許高,魂體邊緣布滿裂紋,核心卻嵌著一枚刻有“守”字的青銅印記。玄空指尖一點,時空法則倒溯,殘魂周圍瞬間浮現出千年前的影像:
一尊身高千丈的“巨門魔神”,以自身軀殼為盾,擋在秩序盟山門之前。魔巢的“蝕骨魔焰”灼燒著他的脊背,發出滋滋的聲響,他卻始終未曾後退半步,直到神魂被魔焰撕裂的前一刻,仍在嘶吼:“法則不滅,此門不塌!”
“守序而死,魂存‘護’念。”玄空頷首,掌心騰起一團源自起源殿的暖白色本源之力,輕輕裹住那縷殘魂,“願入起源殿,守萬載安寧否?”
殘魂核心的青銅印記驟然亮起,發出低沉的嗡鳴,似在回應。玄空能感受到其中純粹的“守護”執念——它不懂道尊的偉力,不知起源殿的玄妙,卻本能地被“守護”二字所吸引。
他將殘魂收入一枚刻有“衛”字的玉牌中,玉牌瞬間騰起淡金色光紋。這是他以道尊所贈的“起源木”雕琢的“源衛牌”,內蘊一縷起源力,可溫養殘魂,亦能約束其形。
二、殘魂聚首:七道執念,一縷新生
接下來的三日,玄空遍曆混沌七域,尋得六縷符合條件的殘魂。
第二縷殘魂,來自“玄水深淵”。那是“淨世水母”的殘魂,曾以自身劇毒淨化被魔氣汙染的混沌之水,最終力竭而亡。她的魂體中沒有怨懟,隻有對“潔淨”的執著——玄空以本源之力洗去她魂中的毒素殘留時,她化作一滴剔透的水珠,融入源衛牌,散發出柔和的波動。
第三縷,是“破空鷹”的殘魂。這頭以速度聞名的魔神,曾為傳遞一則警示訊息,強行穿越“時空亂流”,最終神魂被絞碎成三截。玄空在亂流邊緣找到他時,他的殘魂仍在本能地振翅,仿佛還在追逐那道未送達的訊息。“起源殿需‘信使’,傳警訊,通有無。”玄空話音未落,三截殘魂便主動合一,撞入源衛牌。
第四縷至第七縷殘魂,各有故事:
“鎮嶽龜”殘魂,守一座混沌靈脈萬年,被覬覦靈脈的魔神圍攻至死,魂中藏著“不動如山”的韌性;
“影殺蛛”殘魂,非為惡而殺,隻為替被陷害的摯友複仇,魂中藏著“恩怨分明”的決絕;
“鳴雷鳥”殘魂,天生能預警災劫,卻因屢次示警被視為“不祥”,最終被群起而攻之,魂中藏著“知危而護”的執著;
“蝕金蟻後”殘魂,率族群守護一片“混沌精金礦”,卻因拒絕向強權臣服而被滅族,魂中藏著“寧死不屈”的傲骨。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七縷殘魂,七道執念,被玄空收入七枚源衛牌,整齊地排列在藏經閣的玉案上。它們此刻仍顯微弱,魂體透明,卻在起源力的滋養下,漸漸浮現出模糊的形態——巨門虛影、水母輪廓、鷹隼之形……
玄空凝視著玉案,神魂中傳來道尊的神念:“忠誠非枷鎖,是共鳴。予他們‘名’,亦予他們‘擇’。”
玄空了然。他抬手一揮,七枚源衛牌懸浮而起,環繞著他旋轉。他張口輕吐,每一個字都帶著時空法則的重量:
“巨門殘魂,性沉毅,善守禦,賜名‘源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