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紫霄宮講道終章:鴻鈞擇人之機
紫霄宮的雲紋地磚上,仍殘留著鴻鈞講道時逸散的“太初紫氣”,如遊絲般纏繞在三千先天神隻的衣袂間。此時距鴻鈞首次開講已過七日,殿內燭火通明,映照得穹頂“天道符文”愈發璀璨——那是鴻鈞以自身道基引動的洪荒法則顯化,每一道符文都對應著一處天地運轉的核心節點。
玄空立於殿側偏後處,一身素色道袍不染纖塵。他未像三清那般盤膝悟道,也未如女媧、伏羲般竊竊私語推演機緣,隻是雙手捧著一卷獸皮冊,筆尖以“先天元水”蘸取“洪荒本源墨”,正逐字記錄殿內符文的流轉軌跡。冊頁上,《紫霄初論》已寫滿大半,從“盤古開天與法則初生”到“先天生靈與氣運綁定”,每一筆都透著嚴謹——這是龍宇臨行前的囑托:“鴻蒙宗需為洪荒留‘史’,而非爭‘勢’。”
殿中多數神隻的注意力仍焦著在鴻鈞座前的“造化玉碟”殘片上。那殘片懸浮於半空,不時泄露出一縷“道韻”,引得鯤鵬、白澤等神隻頻頻側目,眼中藏著覬覦。唯有少數人注意到玄空的異常:他自始至終未向造化玉碟投去一眼,筆尖記錄的速度竟與鴻鈞道音的節奏完全同步,仿佛能看透道音背後的法則本質。
鴻鈞的聲音突然頓住。原本回蕩在殿內的道韻如潮水般退去,燭火的跳動也變得平緩。他緩緩睜開雙眼,目光並未掃向爭搶機緣的神隻,反而越過人群,落在了玄空身上。那目光似包含著整片洪荒的時間長河,能洞穿玄空的修為、道基,乃至他身後鴻蒙宗的隱世之秘。
“汝名玄空?”鴻鈞的聲音不高,卻清晰傳入每一位神隻耳中。
玄空手中的筆微微一頓,隨即合上獸皮冊,上前一步躬身行禮:“晚輩玄空,見過鴻鈞道尊。”他的聲音平穩,既無諂媚,也無惶恐——這是龍宇傳授的“鴻蒙心境”,以本源之力穩固神魂,不被外力威壓所擾。
殿內瞬間安靜下來。三清停下悟道,女媧抬眸看來,鯤鵬、畢方等神隻更是麵露詫異:這無名道者何德何能,竟得鴻鈞主動垂詢?唯有伏羲指尖輕掐八卦,眼中閃過一絲了然——他推演到“紫霄宮有‘法則之贈’,當歸隱世之人”,此刻看來,玄空便是那“隱世之人”。
二、玄空麵見鴻鈞:問對顯道心
鴻鈞微微頷首,示意玄空近前。待玄空走到座前丈許處,鴻鈞才緩緩開口,問題卻出乎意料:“七日講道,汝未取一縷紫氣,未爭半分機緣,隻埋頭記錄。可知為何?”
玄空抬眸,目光與鴻鈞對視——他能看到鴻鈞瞳孔中倒映的洪荒山川,也能感受到對方道基中蘊含的“天道平衡”之意。他定了定神,如實答道:“晚輩奉師命‘觀劫錄史’。洪荒初誕,法則未穩,龍漢初劫已現端倪。晚輩所求,非自身成道之機緣,而是明了‘法則如何運轉’‘劫數為何生發’,方能為洪荒留存一線‘真相’,供後世生靈借鑒。”
“觀劫錄史?”鴻鈞的指尖輕輕敲擊著座側的玉案,案上的造化玉碟殘片隨之泛起微光,“汝師何人?為何避世不出?”
“家師諱‘宇’,居昆侖虛起源殿,言‘洪荒有其定數,外力不可妄擾’。”玄空並未隱瞞龍宇的存在——以鴻鈞的修為,若想探查,鴻蒙宗的隱匿陣根本無法遮掩。他接著補充道:“家師雖隱世,卻未棄洪荒。此前三族因靈礦衝突,家師曾以鴻蒙盤微調氣運,為洪荒爭取發育時間;西極魔氣初現時,家師亦暗中淨化魔念,阻羅睺陰謀。”
鴻鈞眼中閃過一絲訝異,隨即化為淡然。他早已感知到洪荒深處有一股“超脫法則”的本源之力,卻未想到其主人竟有這般“護而不擾”的心境。他沉默片刻,又問:“汝觀吾七日講道,對‘天道法則’有何見解?”
玄空沉吟片刻,從懷中取出另一卷空白獸皮冊,以先天元水筆快速畫了一幅圖:圖中上方是“天道意識”的虛影,下方分作“山川、生靈、靈脈、氣運”四部分,彼此間以細線連接,線中標注著“因果”二字。“晚輩淺見:天道法則如一張大網,‘先天五太’為網之根基太易為無、太初為氣、太始為形、太素為質、太極分陰陽),‘三才四象’為網之經緯天、地、人對應法則運轉的三維,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對應四方法則守護)。生靈與萬物皆在網中,一舉一動皆牽動‘因果線’,因果累積則生‘氣運’,氣運失衡則引‘劫數’。”
他頓了頓,指著圖中“三族”的位置:“如今龍族據四海、鳳族掌南域、麒麟族霸中洲,三族爭奪靈脈時,因果線已糾纏如亂麻,氣運彼此傾軋——這便是龍漢初劫的‘法則誘因’。晚輩記錄這些,便是想日後若有生靈查閱,能知‘劫數非天道無情,實乃萬物失衡之果’。”
鴻鈞靜靜看著那幅圖,又看了看玄空眼中的“無求之心”,緩緩點頭:“汝觀法則,不重‘利用’,而重‘理解’;記洪荒,不重‘私利’,而重‘傳承’。這般道心,倒合了‘天道拾遺’的意。”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三、《天道拾遺》現世:形製與賜經異象
話音落時,鴻鈞抬手從袖中取出一卷經書。那經書並非獸皮或竹簡所製,而是以“混沌蠶絲”織就,書頁薄如蟬翼,卻透著溫潤的本源光澤;封麵無任何文字,唯有一道“天道符文”懸浮其上,符文流轉間,竟與紫霄宮穹頂的法則符文隱隱呼應。
“此卷名《天道拾遺》,乃吾悟道以來,記錄洪荒法則運轉之秘的手稿。”鴻鈞將經書遞向玄空,指尖剛觸碰到玄空的手掌,經書便驟然綻放出七彩霞光。霞光自紫霄宮蔓延而出,穿透殿宇,映照在洪荒的山川河流之上——東荒的太陽星因此多了一層金邊,北境的寒冰泉泛起暖意,西極的魔氣被霞光逼退數裡,四海的龍族、南域的鳳族皆抬頭望向紫霄宮方向,眼中滿是敬畏。
玄空隻覺掌心傳來一股溫和卻磅礴的力量,那力量順著手臂湧入神魂,竟將他此前記錄《紫霄初論》時殘留的“法則碎片”儘數整合。他低頭看向經書,隻見封麵的符文緩緩融入書頁,書頁上開始浮現出金色的文字——那文字並非洪荒通用的“先天文”,而是“法則本身的印記”,即便不識字,隻要凝神去看,便能理解其中含義。
“此經共分七卷,”鴻鈞的聲音伴隨著霞光傳入玄空耳中,“一卷記‘法則本源’,二卷記‘運轉機製’,三卷記‘因果與氣運’,四卷記‘劫數演化’,五卷記‘先天生靈與法則的契合度’,六卷記‘法則漏洞與補全之法’,七卷記‘天道意識的成長軌跡’。”
他頓了頓,補充道:“吾知汝師有‘超脫之道’,此經未必能助他進階,卻能讓汝等更清晰地看清洪荒的‘根’。日後龍漢初劫爆發,汝可依經中記載,辨明劫數的‘法則節點’,護那些無辜生靈——這也是吾賜經的本意:天道需‘平衡’,既要有‘弱肉強食’的法則,也要有‘護持無辜’的善念。”
玄空雙手捧著經書,再次躬身行禮,聲音帶著一絲鄭重:“晚輩謝道尊賜經。鴻蒙宗必不負道尊所托,以經為引,護洪荒無辜,錄法則真相。”
此時,殿中的霞光漸漸散去,《天道拾遺》的書頁也停止了發光,恢複成最初的溫潤模樣。三清、女媧等神隻看著玄空手中的經書,眼中雖有羨慕,卻無人敢上前爭搶——鴻鈞的態度已很明確,此經隻屬玄空,若有人覬覦,便是違逆天道之意。
四、《天道拾遺》核心內容:洪荒法則全景錄
玄空離宮後,並未急於返回鴻蒙宗,而是在紫霄宮附近的“悟道崖”停留了三日,初步研讀《天道拾遺》的核心內容。經書中的每一卷都細節詳儘,甚至附帶了鴻鈞手繪的“法則圖譜”與“推演案例”,以下為玄空批注整理的關鍵信息:
第一卷:法則本源——洪荒的“根”
先天五太的具象化:經中記載,“太易”並非絕對的“無”,而是“法則未顯的混沌狀態”,盤古開天時,太易生太初先天一氣),太初凝聚成太始有形無質的法則輪廓),太始固化為太素有質無形的本源物質),太素交融生太極陰陽分化,形成山川、星辰等實體)。書中附“五太演化圖”,標注著每一步演化所需的“本源之力閾值”——如太易轉太初,需盤古精血中的“開天之力”催動。
核心法則的誕生順序:首生“空間法則”對應帝江的祖巫本源),次生“時間法則”隱藏於洪荒深處,僅時間長河支流可見),再生靈、死、水、火、風、雷、地、天、金、木、土、冰十二基礎法則對應十二祖巫的本源)。書中特彆注明:“空間法則為‘骨’,時間法則為‘脈’,十二基礎法則為‘血肉’,共同構成洪荒法則的骨架。”
法則的“不可違逆性”與“彈性”:如“弱肉強食”是法則的“不可違逆性”,但“強者不可濫殺無辜”是法則的“彈性”——若強者肆意屠戮,會引發“因果反噬”,導致自身氣運衰敗書中舉例:若某凶獸單日屠殺生靈過萬,三日內必遭天雷劈擊,此為法則的“自動糾錯”)。
第二卷:運轉機製——法則的“血脈流動”
法則的“循環係統”:以“靈脈”為輸送通道,將“先天之氣”轉化為“洪荒本源”,再分配給山川、生靈、星辰。書中附“洪荒靈脈分布圖”,標注著十二條主靈脈的走向——如中洲的“昆侖靈脈”是最大主脈,源頭連接盤古脊椎所化的不周山,靈氣輸送量占洪荒總量的三成。
法則的“調控節點”:共分三處——不周山盤古殘魂所化,調控空間穩定)、太陽星與太陰星調控陰陽平衡)、幽冥穀調控生死循環)。書中記載:“若某一節點受損,法則會自動啟動‘備用機製’,如不周山若裂,太陽星會增強陽氣,暫時穩固空間。”
法則與生靈的“互動”:生靈修煉時,會“吸收法則碎片”融入道基,如三清吸收“陰陽法則”,女媧吸收“生命法則”;同時,生靈的行為也會“反饋法則”,如人族誕生後,因“善悟”特質,推動了“智慧法則”的誕生書中預判:“人族興,則智慧法則盛,或能補全洪荒法則的‘缺陷’”)。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第三卷:因果與氣運——法則的“獎懲機製”
因果線的“可視化”:經中記載,以“先天元神”凝煉“因果眼”,可看到生靈間的因果線——紅色為“惡因”如殺戮、搶奪),金色為“善因”如救人、護靈),黑色為“死因”如弑親、叛族)。因果線的粗細代表“因果深淺”,如祖龍與鳳皇因爭奪涅盤火結下的因果線,粗如手臂,需數百年劫數才能化解。
氣運的“量化標準”:以“氣運雲”的顏色與體積判斷——白色為“普通氣運”,金色為“大氣運”,紫色為“聖人氣運”。書中舉例:三清因“盤古正宗”身份,氣運雲呈“金中帶紫”,體積是普通先天神隻的十倍;三族因“占據靈脈”,氣運雲曾為金色,但若過度開采靈脈,氣運雲會逐漸變淡書中標注:“龍族若失四海,氣運雲將褪為白色,三族劫數由此定”)。
因果與氣運的“轉化關係”:善因累積可增氣運,惡因累積會損氣運;氣運強盛時,因果反噬的力度會減弱如三清若結下小惡因,因氣運強,反噬僅為“修為停滯三日”),氣運衰敗時,惡因的反噬會加倍如麒麟族若奪靈礦,因氣運漸衰,反噬可能是“族中幼崽夭折”)。
第四卷:劫數演化——法則的“自我修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