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東境巫地:殘墟映血,靈脈斷流
北起蒼梧之野,南至歸墟之濱,綿延三萬裡的東境巫地,曾是巫族繁衍生息的根基所在。此地遍生通天古木,樹乾需十巫合抱,枝葉如傘蓋遮蔽天日,林間常年彌漫著淡金色的巫力光暈——那是曆代祖巫以本源之力滋養的“巫靈瘴”,既能護佑巫民不受妖力侵蝕,又能加速巫兵修煉。地麵上隨處可見丈高的青石祭壇,壇麵刻滿扭曲的巫紋,每逢月初,蚩尤便會率九大巫將在此祭拜天地,引東海水脈之力淬體,祭壇周圍的土地因常年浸染巫血,呈出詭異的暗紅色,卻能讓尋常巫民踩在其上,一日便可抵尋常修煉三日之功。
可如今,這片曾被巫族視為“聖土”的疆域,半數已淪為斷壁殘垣。太一率十萬血妖軍突襲的痕跡,如一道猙獰的傷疤刻在大地之上。從蒼梧之野往南五十裡,原本茂密的古木林成了一片焦黑的木炭堆,樹乾斷裂處仍冒著縷縷青煙,空氣中混雜著草木焦糊與血肉腐爛的氣息,幾隻烏鴉停在炭化的枝椏上,啄食著殘留在樹洞裡的巫民骸骨。那些曾泛著金光的巫靈瘴,早已消散得無影無蹤,取而代之的是淡紫色的妖煞之氣,附著在斷木上,遇風便發出“滋滋”的聲響,若有殘存的巫民不慎觸碰,皮膚會瞬間被腐蝕出深可見骨的傷口。
青石祭壇的損毀更為慘烈。蚩尤曾用來祭拜的主祭壇,壇麵被東皇鐘的餘波震出數道丈寬的裂痕,刻在上麵的巫紋儘數碎裂,原本鑲嵌在壇角的“巫魂石”——那是用百名巫將的魂火煉製而成,能引動天地之力——如今隻剩滿地碎石,石縫中還殘留著黑色的血漬。祭壇周圍的暗紅色土地,被妖兵的“血妖火”焚燒成了灰白色,用巫鏟挖開土層,能看到地下三尺處的土壤都已板結,原本縱橫交錯的東海水脈支流,在此處斷了源頭,乾涸的河道裡,堆積著巫民與妖兵的殘肢,被烈日暴曬得乾癟發黑。
巫地的核心區域“九黎寨”,更是成了一片廢墟。這座曾住著五千巫民的村寨,木樓儘數倒塌,寨牆被妖兵用巨斧劈出數十個缺口,缺口處還嵌著斷裂的妖刀與巫矛。村寨中央的“巫祖祠”,供奉著十二祖巫的木雕神像,如今神像被劈成兩半,木屑散落一地,祠內的“祖巫靈位”被妖火焚燒成灰,灰燼被風吹得四處飄散。寨後的“巫藥園”,原本種著能治百病的“九葉還魂草”“血參”,此刻隻剩下被踐踏的焦土,唯一幸存的一株血參,還被妖兵的馬蹄踩斷了根莖,滲出的汁液很快被曬乾,留下一道暗紅色的印記。
更讓巫族心痛的是靈脈的斷流。東境巫地的靈脈源頭,本是深埋在地底萬裡的“東海靈眼”,通過無數條地下暗河,將靈氣輸送到巫地各處。可太一率軍突襲時,命妖將用“混沌鐘仿品”砸向靈眼所在的方位,巨大的衝擊力不僅震塌了靈眼上方的土地,還將暗河通道堵死。如今站在靈眼遺址上,隻能感受到微弱的靈氣波動,用巫力探查地底,能發現暗河通道裡塞滿了碎石與妖兵的屍體,靈氣被堵在深處,無法上浮。失去靈脈滋養,殘存的巫地植被開始枯萎,原本能長到丈高的“巫禾”,如今隻長到膝蓋便停止生長,結出的穀粒乾癟無肉,根本無法作為食糧。
殘存的巫民隻能在未被損毀的西半區苟延殘喘。他們用斷木搭建簡陋的窩棚,靠采摘野果、捕獵妖獸為生,每當夜幕降臨,總能聽到窩棚裡傳來低低的啜泣聲——那是失去親人的巫民在哀悼。蚩尤站在殘垣之上,望著毀於一旦的東境巫地,雙手緊握成拳,指節因用力而發白,巫力在體內翻騰,卻又無處發泄,隻能發出一聲憤怒的嘶吼,聲音響徹雲霄,驚飛了林間的飛鳥,也讓殘存的巫民心中多了幾分悲涼。
二、西境魔淵:裂隙擴深,幽冥貫通
西境原本是一片荒蕪之地,地麵上遍布黑色的岩石,寸草不生,隻因常年受“魔氣”侵蝕,連最耐旱的“沙棘”都無法在此存活。而魔淵,便是這片荒蕪之地的核心——一個深不見底的巨大裂隙,寬約百丈,裂隙周圍的岩石呈墨黑色,表麵覆蓋著一層薄薄的“魔霜”,遇光便會發出幽藍色的光暈,若有生靈靠近,魔氣會順著呼吸鑽入體內,侵蝕神魂,最終淪為失去理智的“魔奴”。
此前的魔淵,雖凶險異常,卻有一道無形的“天地屏障”將其與外界隔絕,魔氣隻能在裂隙內部彌漫,無法擴散到西境其他區域。可自巫妖大戰愈演愈烈,尤其是羅喉殘魂襲殺蓐收後,這道屏障便開始出現裂痕。如今,屏障已徹底消失,魔淵的裂隙不僅擴大到三百餘丈,深度更是延伸到了幽冥之地,黑色的魔氣如潮水般從裂隙中湧出,順著西境的地勢蔓延,所過之處,黑色岩石被染成更深的墨色,地麵上開始出現細密的裂縫,裂縫中滲出暗紅色的“魔血”,散發著令人作嘔的腥氣。
站在魔淵邊緣往下望去,隻能看到無儘的黑暗,偶爾有幽藍色的魔火在深處閃爍,伴隨著“桀桀”的怪笑——那是被困在魔淵中的魔魂發出的聲音。用天眼通探查,能看到裂隙深處有一條寬約五十丈的通道,通道壁上布滿了尖銳的石筍,石筍上掛著暗紅色的粘液,通道的儘頭,連接著幽冥地府的“忘川河”支流。忘川河的河水本是渾濁的暗紅色,可與魔淵通道相連後,河水開始泛起黑色的泡沫,河中的“怨魂”被魔氣侵蝕,變得更加狂暴,不斷撞擊著河岸邊的“奈何橋”,橋身搖晃不止,守橋的“孟婆”不得不加大自身的魂力,才能勉強維持秩序。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魔淵中湧出的魔氣,不僅貫通了幽冥,還開始影響西境的地貌。原本平坦的黑色岩石地麵,因魔氣的侵蝕,逐漸隆起成一座座黑色的“魔山”,山體表麵布滿了孔洞,魔氣從孔洞中噴出,形成一道道黑色的氣柱,直衝雲霄。魔山之間的低窪處,彙聚了從魔淵中流出的魔血,形成了一個個黑色的“魔池”,池水中漂浮著殘碎的魔魂,若有妖獸不慎跌入池中,會瞬間被魔血吞噬,化為一具乾癟的骸骨。
更可怕的是,魔氣開始吸引洪荒中的“凶獸”。西境原本隻有零星的“黑風獸”“魔狼”,可如今,來自南境的“赤炎獸”、北境的“冰魔熊”,甚至東海的“墨蛟龍”,都被魔氣吸引而來,它們在魔淵周圍徘徊,吸食魔氣後,體型變得更加龐大,性情也愈發凶殘。一群魔狼圍攻一頭赤炎獸,魔狼的利爪上附著魔氣,一爪便能在赤炎獸的鱗片上劃出傷口,赤炎獸噴出的火焰,被魔氣包裹後,變成了幽藍色的“魔火”,火焰所過之處,岩石都被燒熔成岩漿。這些被魔氣侵蝕的凶獸,不僅攻擊過往的生靈,還開始衝擊西境邊緣的“巫族哨所”,哨所中的巫兵雖奮力抵抗,卻因魔氣的侵蝕,戰力大減,已有數座哨所被凶獸攻破。
地府中的平心娘娘,早已察覺到幽冥與魔淵貫通的異象。她站在輪回台旁,望著忘川河中不斷增多的“魔化怨魂”,眉頭緊鎖,周身散發出淡淡的金光,試圖壓製魔氣的蔓延。可魔淵中的魔氣源源不斷,平心娘娘的魂力雖強,卻也漸漸不支,她隻能命地府的“陰兵”在忘川河沿岸布下“鎮魂陣”,暫時阻擋魔化怨魂的擴散,同時派使者前往起源殿,請求龍宇出手相助。
西境的天空,因魔氣的彌漫,常年呈暗灰色,陽光無法穿透魔氣照射到地麵,隻有偶爾閃過的魔火,能帶來一絲微弱的光亮。地麵上,黑色的魔霜越積越厚,踩在上麵會發出“咯吱”的聲響,仿佛隨時會陷入無儘的黑暗之中。這片曾經隻是荒蕪的西境,如今成了洪荒中最凶險的區域之一,無論是巫族、妖族,還是人族,都對其避之不及,唯有那些被魔氣吸引的凶獸與魔魂,在此處肆意遊蕩,等待著下一個獵物的出現。
三、雙境異變:連鎖反應,洪荒震蕩
東境巫地的損毀與西境魔淵的貫通,並非孤立的事件,而是引發了一連串的連鎖反應,讓整個洪荒的地貌與生態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東境巫地失去靈脈滋養後,原本依賴靈脈生長的植被大麵積枯萎,裸露的土地在暴雨的衝刷下,開始出現“水土流失”的現象。巫地東部的“歸墟之濱”,原本是一片平坦的沙灘,可如今,雨水將巫地的泥沙衝入海中,沙灘被泥沙覆蓋,變成了一片泥濘的灘塗,原本在此棲息的“歸墟鳥”——一種能在海麵飛行的靈鳥,因失去棲息地,不得不向西遷徙,途中許多幼鳥因體力不支,墜入海中,成了魚蝦的食物。東海水域也受到影響,泥沙的湧入讓海水變得渾濁,原本生活在淺海區域的“靈蝦”“彩貝”,因無法適應渾濁的水質,大量死亡,以這些靈蝦、彩貝為食的“東海鮫族”,不得不深入深海覓食,生存難度大增。
而西境魔淵的魔氣擴散,則對洪荒的氣候產生了影響。魔氣吸收了空氣中的“陽氣”,導致西境及周邊區域的氣溫驟降,即使是炎熱的夏季,西境的夜晚也會結出薄冰。這種異常的氣候,讓西境邊緣的“草原”開始退化,原本青翠的牧草變成了枯黃的顏色,以牧草為食的“青牛”“野馬”,因食物短缺,開始向東南方向遷徙,遷徙途中,許多老弱病殘的牲畜被凶獸捕食,數量銳減。更嚴重的是,魔氣與空氣中的水汽結合,形成了“魔雨”——一種黑色的雨水,落在地麵上會腐蝕植被,落在生靈身上會引發“魔毒”,症狀為皮膚潰爛、神魂混亂。此前,魔雨隻在西境出現,可如今,隨著魔氣的擴散,魔雨開始向西南方向的“瘴氣林”蔓延,林中的“瘴氣獸”被魔雨淋過後,變得更加狂暴,開始攻擊路過的巫族商隊。
兩大區域的異變,還引發了“靈脈紊亂”。東境靈眼被堵後,洪荒東部的靈脈失去了重要的源頭,導致東部的“昆侖虛”“玉山”等靈脈彙聚之地,靈氣濃度下降了三成。昆侖虛上的“瑤池”,原本池水清澈,能滋養仙蓮,如今池水變得渾濁,仙蓮的花瓣開始發黃,池中生活的“靈龜”,壽命也隨之縮短。而西境魔淵的魔氣,則侵入了西部的“不周山殘脈”,殘脈中的靈氣被魔氣汙染,變得不再純淨,原本在不周山修煉的“散修”,因無法吸收被汙染的靈氣,不得不離開,前往東部的“泰山”“華山”等地,導致東部的修煉者數量驟增,資源競爭愈發激烈。
對於巫族與妖族而言,雙境異變更是雪上加霜。巫族失去了東境巫地這一重要的糧草產地與兵源地,殘存的巫民隻能依靠北境的“冰原巫地”供給,可冰原巫地的產出有限,根本無法滿足所有巫民的需求,許多巫兵因營養不良,戰力大幅下降。妖族雖未直接受到魔淵的影響,卻因東境巫地的損毀,失去了“狩獵場”——此前,妖族常派妖兵潛入東境巫地,捕獵巫民飼養的“巫獸”,如今巫獸幾乎滅絕,妖兵隻能深入洪荒腹地捕獵,危險係數大增,傷亡人數也隨之上升。
更讓洪荒生靈擔憂的是,幽冥與魔淵的貫通,可能會引發“幽冥之亂”。地府中的“十殿閻羅”已察覺到,魔化怨魂的數量在不斷增加,這些怨魂不僅攻擊陰兵,還試圖衝擊“輪回台”,若輪回台被破壞,洪荒生靈的魂魄將無法正常輪回,最終隻能淪為孤魂野鬼,甚至被魔氣侵蝕,變成魔魂。平心娘娘雖全力壓製,卻也感到力不從心,她深知,若龍宇不及時出手,幽冥與魔淵的貫通,終將成為洪荒的又一場浩劫。
站在起源殿的觀景台上,龍宇望著東境的殘墟與西境的魔氣,眉頭緊鎖。他能感受到,洪荒的“劫氣”因雙境異變而愈發濃厚,巫妖劫雖已近尾聲,卻又衍生出新的危機。玄空站在一旁,手中拿著記錄地貌變化的竹簡,輕聲說道:“尊上,東境靈眼需儘快修複,西境魔淵也需重新封印,否則洪荒將陷入更大的混亂。”龍宇點了點頭,目光堅定:“待我調息數日,便親自前往東境與西境,修複靈眼,封印魔淵,絕不能讓新的浩劫降臨。”
此時的洪荒,正處在一個脆弱的平衡點上,東境的殘墟與西境的魔氣,如兩把懸在頭頂的利劍,隨時可能落下,而龍宇的決定,將成為守護洪荒的關鍵。
喜歡源道龍宇洪荒劫紀請大家收藏:()源道龍宇洪荒劫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