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霄宮傳旨已過半月,昊天與瑤池踏遍九天,終在三十三天外尋得一處靈氣充裕、地勢開闊之地,定名“淩霄境”,決意以此為新天庭根基。然此地雖好,卻無先天陣法護持,周遭星空暗流湧動,偶有混沌碎片墜落,更有巫妖劫後殘存的凶戾之氣盤旋,若不設強防,恐難安眾仙之心,更難承鴻鈞所托統禦洪荒諸天。
這日清晨,淩霄境的基石剛由百名地仙合力穩固,昊天正立於雲端,望著下方仙匠們搭建淩霄殿的雛形,眉頭緊鎖。瑤池持著一方玉盞,緩步走來,輕聲道:“夫君,連日操勞,你已三日未合眼。可這防禦之事一日不定,你便一日難安,何苦如此?”
昊天抬手揉了揉眉心,目光仍落在淩霄境四周的虛空:“非我不願歇,而是不敢歇。鴻鈞師尊雖賜了昊天鏡與瑤池玉盞鎮氣運,可這淩霄境孤懸九天,前無古天庭的周天星鬥大陣護持,後無周山天柱為依托,稍有不慎,便是萬劫不複。昨日夜裡,西南方虛空又震裂一道縫隙,若不是雷部先鋒及時引雷轟擊,怕是已讓那裡麵的混沌煞氣泄入境內。”
話音剛落,遠處雲端忽然泛起一層淡淡的流光,那流光非金非玉,帶著鴻蒙初開時的古樸氣息,竟在虛空之中凝出一道人影。人影緩步走來,身著青灰色道袍,須發皆白,卻麵色紅潤,雙目如炬,正是鴻蒙宗大長老玄空。
“玄空道友!”昊天眼中閃過一絲驚喜,連忙上前見禮,“不知道友今日前來,有何見教?”他早知鴻蒙宗乃道尊龍宇所創,玄空更是龍宇親信,執掌宗門典籍與事務,此刻玄空到訪,或許正能解他燃眉之急。
玄空抬手回禮,聲音沉穩如鐘:“天帝不必多禮。老道此來,並非為己,而是奉道尊之命,送一份薄禮予天庭,助天帝穩固這淩霄境基業。”說罷,他從袖中取出一卷玉軸,玉軸通體瑩白,表麵刻滿細密的紋路,紋路間流轉著淡淡的混沌氣息,仿佛蘊含著天地運轉的至理。
昊天與瑤池對視一眼,皆從對方眼中看到了驚訝。昊天接過玉軸,隻覺入手溫潤,一股精純的道力順著指尖湧入體內,竟讓他連日緊繃的心神都舒緩了幾分。他小心地展開玉軸,隻見上麵繪製著一幅複雜無比的陣法圖譜,圖譜中央是一座殿宇的虛影,正是淩霄殿的模樣,殿宇四周環繞著二十八宿的星圖,星圖之外又有八卦紋路,八卦之外則是四海八荒的地理輪廓,最外層竟是一片模糊的星空,星空中隱約可見億萬星辰在緩緩運轉。
“這是……”昊天越看越心驚,手指撫過圖譜上的紋路,隻覺每一道紋路都仿佛活了過來,在他腦海中演化出無數陣法變化,“此陣竟能聯動星宿、八卦、四海,甚至引星空之力為援?”
玄空點頭,解釋道:“此陣名為‘諸天鴻蒙防禦大陣’,乃道尊當年在虛無之海悟道時,觀天地初開、星辰運轉所創。大陣共分三層,內層以淩霄殿為核心,引昊天鏡之力布‘淩霄守護陣’,可抵禦聖人以下修士的全力攻擊;中層以二十八宿為基,布‘星宿輪轉陣’,能借星辰之力演化萬千殺招,驅散外敵;外層則以八卦、四海為引,布‘鴻蒙混沌陣’,可引混沌之氣為屏障,抵擋混沌碎片與凶戾煞氣,更能在危急時刻開啟‘星空通道’,借諸天萬界的氣運為援。”
瑤池湊近觀看,指著圖譜上一處不起眼的角落問道:“玄空道友,此處標注的‘陣眼樞紐’,為何要設在淩霄殿的丹陛之下?若遇強敵攻擊樞紐,豈不是會危及殿內眾人?”
玄空笑道:“天後有所不知,這丹陛之下,恰好是淩霄境靈氣最濃鬱之地,且有一道先天靈脈貫穿其中,將陣眼設在此處,既能最大程度地汲取靈脈之力,又能借昊天鏡的氣運鎮壓,讓樞紐穩如泰山。更何況,道尊早已在樞紐之外布下‘九轉鴻蒙禁製’,便是聖人親至,想要攻破禁製,也需耗費三個時辰,足夠天庭調動兵力反擊了。”
昊天聞言,心中大安,他再次看向圖譜,發現上麵不僅有陣法的整體布局,還有每一處陣眼的具體建造方法、所需材料,甚至連如何引導靈氣、如何與星辰聯動的口訣都標注得一清二楚。他忍不住感歎:“道尊此陣,當真精妙絕倫!有此陣在,淩霄境便可高枕無憂了。隻是不知,布此陣所需的材料,是否難以尋覓?”
玄空從袖中又取出一枚儲物戒,遞給昊天:“道尊早已考慮到此事。此戒中存有布陣所需的‘鴻蒙晶石’百顆、‘星辰砂’千斤、‘八卦玉’八塊,皆是當年道尊在混沌中尋得的至寶,足以支撐大陣的初步運轉。待大陣建成後,隻需每日引星辰之力與靈脈之力滋養,便可自行吸收天地靈氣,無需再耗費額外材料。”
昊天接過儲物戒,隻覺戒中靈氣磅礴,顯然裡麵的材料皆是極品。他心中感激不已,對著虛無之海的方向深深一揖:“多謝道尊厚愛!昊天定不負道尊與鴻鈞師尊所托,以此鎮護天庭安寧,統禦洪荒諸天,不讓巫妖劫的慘狀再現!”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玄空見狀,微微頷首:“天帝有此心,道尊定然欣慰。不過,老道還有一事需提醒天帝。此陣雖強,卻需專人操控,老道已將操控大陣的‘鴻蒙陣盤’帶來,陣盤需由天帝或天後親自執掌,每日卯時需注入一縷自身道力,方能維持大陣的靈動。此外,大陣的中層‘星宿輪轉陣’需二十八位修士分彆駐守二十八宿陣眼,這些修士需精通星辰之道,天帝可從星宿部中挑選合適之人。”
說罷,玄空取出一枚巴掌大小的陣盤,陣盤與玉軸上的圖譜相呼應,同樣刻滿了星辰與八卦紋路。昊天接過陣盤,隻覺陣盤中蘊含著一股與自己氣息相連的道力,顯然道尊早已為他預留了認主的契機。他將自身道力注入陣盤,陣盤瞬間亮起,與玉軸上的圖譜產生共鳴,圖譜上的紋路竟開始緩緩流轉,仿佛在模擬大陣運轉的景象。
“多謝玄空道友指點!”昊天收起陣盤與玉軸,鄭重說道,“今日之恩,天庭永世不忘。待淩霄殿建成,天庭慶典之時,昊天定當親往鴻蒙宗,向道尊與道友致謝。”
玄空擺手道:“天帝不必多禮。老道隻是奉命行事,不敢居功。如今大陣圖譜與材料已送到,老道也該回鴻蒙宗複命了。道尊曾言,若天庭在布陣過程中遇到難題,可遣人往昆侖虛傳訊,鴻蒙宗定當相助。”
言罷,玄空對著昊天與瑤池微微一禮,身影便化作一道流光,消失在雲端。昊天望著玄空離去的方向,又看了看手中的玉軸與陣盤,心中再無之前的焦慮,取而代之的是滿滿的信心。
“夫君,有此陣在,我們終於可以安心搭建天庭了。”瑤池走到昊天身邊,輕聲說道,眼中滿是喜悅。
昊天點頭,將玉軸與陣盤小心收好,轉身對下方的仙匠與仙官們朗聲道:“諸位聽著!道尊龍宇賜下‘諸天鴻蒙防禦大陣’圖譜與材料,即日起,暫停淩霄殿的建造,優先搭建大陣的陣眼與樞紐!星宿部紫微星君何在?速來領命,挑選二十八位精通星辰之道的修士,隨本帝熟悉‘星宿輪轉陣’的布局!”
“臣在!”下方人群中,一道身著紫色官袍的身影走出,正是紫微星君。他快步上前,恭敬地領命:“臣遵旨!定不負天帝所托!”
隨後,昊天又命雷部統領聞仲負責守護陣眼建造現場,防止外敵侵擾;命仙匠總管負責按照圖譜打造陣眼所需的器物;命瑤池負責調配布陣所需的人力與靈氣……一道道指令有條不紊地發出,原本略顯混亂的淩霄境,瞬間變得秩序井然。
仙匠們取出玄空所贈的鴻蒙晶石與星辰砂,按照圖譜上的標注,在淩霄殿丹陛之下挖掘出一處深達百丈的地穴,將鴻蒙晶石嵌入地穴四周的牆壁,又將星辰砂鋪在地穴底部,形成一道璀璨的星砂層。紫微星君則帶著二十八位星宿仙官,按照“星宿輪轉陣”的布局,在淩霄境四周的星空中搭建起二十八座星台,每座星台上都放置著一塊八卦玉,與中央的淩霄殿遙相呼應。
昊天則手持鴻蒙陣盤,每日卯時準時來到丹陛之下,將自身道力注入陣眼樞紐,引導靈脈之力與星辰之力融入大陣。每當道力注入,陣眼樞紐便會發出一道柔和的光芒,順著大陣的紋路傳遍淩霄境的每一個角落,讓那些正在搭建陣眼的仙匠們都能感受到一股精純的道力,不僅緩解了他們的疲憊,還讓他們的修為有所精進。
期間,也曾有巫妖劫後殘存的凶獸被淩霄境的靈氣吸引,試圖闖入境內,卻被正在搭建的“鴻蒙混沌陣”所擋。那凶獸剛靠近淩霄境的邊界,便被一道無形的屏障彈開,屏障上泛起的混沌之氣瞬間將凶獸的皮毛灼傷,嚇得凶獸落荒而逃。眾仙見此情景,對“諸天鴻蒙防禦大陣”的信心更足,布陣的效率也大大提高。
半個月後,大陣的三層結構終於全部搭建完成。當昊天再次將道力注入鴻蒙陣盤,催動大陣全力運轉時,整個淩霄境瞬間被一層淡淡的金光籠罩,金光之外是八卦紋路在緩緩流轉,八卦之外是二十八宿的星影在不斷輪轉,最外層則是一片模糊的星空,星空中有億萬光點閃爍,仿佛與真實的星空相連。
站在淩霄殿的頂端,昊天望著運轉中的大陣,感受著大陣引動的星辰之力與混沌之氣,心中豪情萬丈。他知道,有此陣護持,新天庭的根基已然穩固,接下來,他便可以按照鴻鈞師尊的囑托,召集洪荒眾仙,正式確立天庭的威嚴,開啟洪荒的新紀元。而這一切的開端,都源於道尊龍宇與玄空道友所贈的這一幅防禦圖譜,這份恩情,他永遠不會忘記。
喜歡源道龍宇洪荒劫紀請大家收藏:()源道龍宇洪荒劫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