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集 封禪泰山:登泰山告天地人族統一,天庭派仙使見證_源道龍宇洪荒劫紀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穿越架空 > 源道龍宇洪荒劫紀 > 第94集 封禪泰山:登泰山告天地人族統一,天庭派仙使見證

第94集 封禪泰山:登泰山告天地人族統一,天庭派仙使見證(1 / 2)

一、黃河潮生,萬族候山

涿鹿戰場上的硝煙尚未完全散儘,黃河卻已先一步褪去了戰時的渾濁。澄澈河水裹挾著兩岸新生的草木氣息,一路向東奔湧,仿佛在為人族這場跨越百年的統一慶典鋪路。

軒轅氏身著玄色冕服立於河畔,冕旒上十二串白玉珠隨著他的呼吸輕晃。身後,炎黃聯軍的甲士們列成整齊方陣,青銅鎧甲在晨光下泛著冷冽光澤,腰間佩劍的劍穗清一色係著赤紅色絲絛——那是蚩尤部落歸降時獻上的染料,如今成了人族統一的象征。

“陛下,泰山方向已傳來消息,”貼身侍衛玄甲快步上前,聲音裡帶著難掩的激動,“九黎部落的巫祝已帶著族中至寶玄玉圭候在山腳下,還有……昆侖虛那邊,鴻蒙宗的玄空大長老也到了。”

軒轅氏抬手拂過冕服上繡著的日月星辰紋,目光望向東南方那座直插雲霄的山峰。泰山,自盤古開天以來便被洪荒生靈視作“天地之中”,當年巫妖二族爭奪洪荒霸權時,也曾在此山立下過盟約,如今卻要見證人族的崛起。

不多時,遠方傳來陣陣獸吼。青龍駕著祥雲從東方而來,龍鱗在陽光下折射出七彩光暈;白虎踏著狂風自西方疾馳,四爪落地時卷起漫天枯葉卻不傷分毫;朱雀與玄武緊隨其後,前者羽翼掠過之處,花苞瞬間綻放,後者龜甲上的玄奧紋路則引動大地靈氣,在地麵織就出一幅太極圖。

“四大神獸竟也來了?”聯軍中有人低呼。要知道自龍漢初劫後,四大神獸便鮮少踏足洪荒中部,如今卻為軒轅封禪而來,足見人族地位已非昔日可比。

軒轅氏對著四大神獸拱手行禮,青龍卻率先化為人形,一襲青衫上繡著波濤紋:“人皇無需多禮,吾等奉道尊之命而來,為你鎮場,也為洪荒記此盛事。”

話音剛落,天空突然響起清脆的仙樂。隻見一隊身著羽衣的仙娥自雲層中飄下,為首者手持鎏金請柬,正是天庭派來的仙使。“吾乃昊天陛下座下仙官,特攜天庭印信前來見證人皇封禪,”仙使將請柬遞上,語氣恭敬,“鴻鈞老祖已在紫霄宮觀禮,願人族自此長治久安。”

軒轅氏接過請柬,指尖觸到請柬上流轉的道韻,心中愈發堅定。他轉身對身後的族人高聲道:“今日,吾等登泰山告天地,非為彰顯個人功績,而是要告訴洪荒萬族——人族,自此立於天地之間!”

二、石階映史,巫祝通神

泰山腳下,九黎部落的巫祝們早已擺好祭壇。玄玉圭被置於祭壇中央,圭身上刻著的山川紋路在靈氣滋養下漸漸亮起,與泰山的地脈相連。當軒轅氏率領族人抵達時,巫祝首領蚩央拄著蛇頭杖上前,杖身上的九顆銅鈴輕輕作響。

“人皇,”蚩央的聲音帶著歲月的滄桑,他曾是蚩尤最信任的巫祝,如今卻親手為軒轅封禪主持儀式,“九黎部落願奉上玄玉圭,助您與天地溝通。此圭乃上古傳下,能引地脈靈氣,通神明之語。”

軒轅氏點頭,接過玄玉圭。入手溫潤,圭身傳來一股厚重的力量,仿佛能聽見大地的心跳。他踏上泰山石階,每一步落下,石階上便浮現出一道淺痕——那是人族先民在此山活動的印記,如今被他的腳步喚醒,串聯成一幅從蠻荒到文明的畫卷。

隨行的神農氏走在左側,不時彎腰觸摸石階旁的草木,輕聲道:“此山靈氣充裕,草木皆有靈性。當年吾嘗百草時,曾在此采過赤芝,如今看來,倒是與今日之景相得益彰。”

右側的伏羲氏則抬頭望著山頂,指尖無意識地劃動,空中漸漸浮現出八卦紋路:“泰山乃天地樞紐,登此山封禪,可引天命入人族。吾觀天象,今日紫氣東來,乃是大吉之兆。”

行至半山腰時,突然傳來一陣孩童的笑聲。隻見一群人族孩童捧著野果跑來,將果子遞到軒轅氏麵前:“人皇,這是我們在山上摘的果子,您吃了就能更快到山頂啦!”

軒轅氏接過一顆紅果,咬了一口,清甜的汁水在口中散開。他摸了摸孩童的頭:“多謝你們。將來,這泰山,這洪荒,都會是你們的家園。”

孩童們笑著跑開,軒轅氏繼續登山。石階兩旁的景象漸漸變化,從茂密的叢林到裸露的岩石,再到山頂的平坦廣場。當他終於站在祭壇前時,太陽恰好升至中天,金色的陽光灑滿整個泰山,將所有人的影子拉得很長。

蚩央手持蛇頭杖走到祭壇旁,高聲吟唱起來。古老的巫咒在山間回蕩,玄玉圭上的紋路愈發明亮,一道光柱從圭身升起,直衝天穹。天空中的雲層漸漸散開,露出一片澄澈的藍天,仿佛天地真的在聆聽人族的聲音。

三、告天祭地,印綬承運

軒轅氏手持玄玉圭,緩步走上祭壇。他先是對著東方拜了三拜,那裡是太陽升起的地方,也是人族文明的起點;再對著西方拜了三拜,那裡是昆侖山所在,是鴻蒙宗與道尊的居所;最後對著南方和北方各拜三拜,分彆代表著炎黃部落與九黎部落的發源地。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天地在上,吾軒轅氏,謹代表人族,告祭於此,”他的聲音洪亮,透過巫咒引動的靈氣,傳遍整個泰山,甚至傳到了遠方的洪荒大地,“昔日,人族受製於凶獸,困於蠻荒;今日,吾等敗蚩尤,合炎黃,統九黎,終成人族一體。”

說到此處,軒轅氏抬手將玄玉圭舉過頭頂,圭身的光柱驟然增強,與天空中的紫氣相連。“吾願人族自此之後,老有所養,幼有所教,病有所醫,居有所安。願與洪荒萬族和平共處,共守這天地秩序。”

話音剛落,天空突然降下一道金光,落在軒轅氏手中。金光散去,一枚刻著“人皇”二字的玉印出現在他掌心。玉印上流轉著淡淡的道韻,與天庭送來的請柬上的氣息隱隱呼應——這是天地認可的人皇印綬。

“人皇印成!”蚩央高聲喊道,聲音裡帶著激動,“天地認可,人族定鼎!”

山下的族人紛紛跪拜,山呼“人皇萬歲”。四大神獸化作流光,在泰山上空盤旋一周,留下四道彩色光暈;天庭的仙使也躬身行禮:“恭喜人皇獲天地認可,天庭願與人族永結友好。”

軒轅氏手持人皇印,走到祭壇邊緣,俯瞰著山下的族人。他看到神農氏正在為受傷的士兵包紮傷口,伏羲氏則在為孩童們講解八卦,九黎部落的巫祝們在傳授草藥知識——這便是他想要的人族,不再有部落之分,隻有攜手共進的同胞。

“傳吾命令,”軒轅氏的聲音再次響起,帶著人皇的威嚴,“今日起,定百家姓,以部落圖騰為姓,姬、薑、蚩等姓皆為人族正統;編《黃帝內經》,上卷傳於各族醫者,助民治病;下卷藏於鴻蒙宗藏經閣,為後人留修行之法。”

玄空大長老走上前,對著軒轅氏拱手:“人皇仁心,道尊已知曉。鴻蒙宗願為《黃帝內經》提供庇護,也願傳授人族基礎道法,助爾等壯大。”

軒轅氏點頭,將《黃帝內經》的手稿遞給玄空。手稿上的字跡工整,記錄著他與岐伯論醫的點點滴滴,也承載著人族對未來的期盼。

四、山巔盟誓,洪荒新生

夕陽西下時,封禪儀式已近尾聲。軒轅氏率領各族首領在泰山之巔立下盟約,將人皇印置於祭壇中央,各族首領依次上前,將自己的精血滴在印綬上——這是人族內部的盟誓,也是對天地的承諾。

“吾等在此立誓,”軒轅氏高舉右手,各族首領紛紛效仿,“此生必護人族,不分部落,不分姓氏,共抗外敵,共促繁榮。若有違背,天地共棄!”

精血融入人皇印,印綬上的“人皇”二字愈發清晰,甚至隱隱浮現出各族圖騰的虛影。天空中再次降下金光,將整個泰山籠罩其中,山間的草木瘋狂生長,靈氣也變得更加濃鬱——這是天地對人族盟誓的回應。

夜幕降臨時,泰山上燃起了篝火。各族人民圍坐在篝火旁,分享著食物,講述著故事。炎黃部落的人說起涿鹿之戰的驚險,九黎部落的人說起蚩尤的英勇,孩童們則圍著伏羲氏,聽他講八卦中的奧秘。

軒轅氏坐在篝火旁,手中把玩著人皇印。玄空大長老走到他身邊,輕聲道:“人皇可知,今日封禪,不僅是人族的大事,也是洪荒的轉折點。自巫妖劫後,洪荒便陷入混亂,如今人族崛起,終能撐起一方秩序。”

軒轅氏抬頭望向星空,隻見紫霄宮方向有一道微弱的光閃過,那是鴻鈞老祖觀禮的痕跡。“吾隻願人族能長久安定,”他輕聲道,“封神劫的隱兆已現,未來之路,恐怕不會輕鬆。”

“道尊會護佑人族的,”玄空微微一笑,“今日四大神獸前來,便是道尊的心意。隻要人族堅守本心,定能度過難關。”

篝火漸漸熄滅,東方泛起魚肚白。軒轅氏站起身,望著即將升起的太陽,心中充滿了希望。他知道,封禪泰山不是結束,而是人族新篇章的開始。未來,他們將麵對封神劫的考驗,將在洪荒大地上建立更輝煌的文明,但隻要各族同心,便沒有跨不過的難關。

當第一縷陽光灑在泰山之巔時,軒轅氏手持人皇印,率領族人走下泰山。山腳下,萬族代表早已等候在此,他們來自不同的種族,卻都帶著善意的笑容——人族的崛起,讓洪荒看到了和平的希望,也讓這片飽經戰火的大地,迎來了新的生機。

五、古道傳訊,道尊觀禮

昆侖虛深處,鴻蒙宗起源殿內,龍宇指尖輕撚,鴻蒙盤懸浮於半空,盤麵流轉的星軌正映著泰山封禪的全貌。玄冥靜立在側,望著盤中軒轅氏手持人皇印的身影,眉梢微揚:“這軒轅倒有幾分魄力,能讓九黎部落甘心歸降,還引得天地賜印。”

龍宇輕笑,指尖劃過鴻蒙盤,畫麵中泰山巔的金光驟然清晰:“人族本就有‘厚德載物’之性,軒轅能放下部落成見,合炎黃、納九黎,這份胸襟足以承天地氣運。你看那玄玉圭引動的地脈靈氣,已與洪荒本源相連,往後人族氣運,便與這方天地綁在一起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話音剛落,殿外傳來腳步聲,玄空大長老捧著《黃帝內經》手稿走進來,躬身道:“尊上,人皇已將《黃帝內經》下卷交予藏經閣,還托弟子帶話,謝您暗中派四大神獸相助。”

“舉手之勞罷了。”龍宇抬手示意玄空起身,目光落到手稿上,“這典籍倒是難得,上卷傳醫道濟民,下卷留修行根基,既不張揚,又能護佑人族,軒轅考慮得周全。”

玄冥走到手稿旁,指尖拂過紙頁上的字跡:“當年我見未來碎片時,曾看到人族有‘醫道昌明’之景,想來便是由此開端。隻是封神劫將近,人族這剛立的根基,怕是要經些波折。”

龍宇頷首,鴻蒙盤上的星軌突然閃爍,映出紫霄宮的景象——鴻鈞老祖端坐蓮台,目光透過虛空望向泰山,昊天與瑤池侍立兩側,神色肅穆。“鴻鈞既已觀禮,便不會坐視人族覆滅,”龍宇語氣篤定,“他讓昊天籌備天庭,本就是為了承巫妖劫後的天地秩序,人族興,則天庭有依托,這層因果,他比誰都清楚。”

六、歸途定策,百家姓始

泰山腳下,軒轅氏率領族人返程,隊伍中旌旗招展,各族圖騰交織在一起,再無昔日的隔閡。行至黃河渡口時,他召來倉頡、岐伯等重臣,駐足於河畔巨石前。


最新小说: 我在三國當鍵盤俠 快穿:當心機女配拿了攻略劇本 魔門聖女懷身孕,爹是百歲老雜役? 全員攻略:是誰老婆還不一定呢! 穿越60我的簽到係統能爆肉 退休滿級大佬的養崽日常 瘋權:星核陷落 三國:好感度變強?先讓二爺心動 我隻是一個沒有感情的機器人 蝕骨診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