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侖虛深處,鴻蒙宗護山大陣“混沌歸元陣”泛著淡金色光暈,陣眼處懸浮的起源珠偶爾泄出一縷鴻蒙紫氣,落在下方靈田的仙草上,瞬間讓枯萎的葉瓣重煥生機。玄冥立於起源殿前的白玉廣場上,指尖凝著一縷極淡的冰藍色本源之力,正對著身前懸浮的水鏡出神。
水鏡裡映著的,是千裡之外人族部落聯盟的景象——黃土夯築的城郭連綿數十裡,城牆上插著繪有“黃”字的玄色旗幟,旗幟下的族人或扛著耒耜去田間耕作,或圍著鐵匠鋪看青銅農具出爐,連孩童都在城根下用樹枝臨摹著新定的“姬”“薑”等姓氏圖騰。這是黃帝軒轅平定蚩尤、統一人族後的第三個月圓,也是人族有史以來第一次真正意義上“四海歸一”的盛景。
“還在看人族的景象?”龍宇的聲音從身後傳來,帶著幾分笑意。他身著玄色繡金龍紋的道袍,袖口垂落的銀絲在陽光下泛著微光,走到玄冥身邊時,順手將一件狐裘披風搭在她肩上,“洪荒初秋已帶寒意,你本體屬水,雖修至祖巫巔峰,也需避著些寒氣。”
玄冥側過頭,冰藍色的眼眸裡映著龍宇的身影,比初見時少了幾分祖巫的凜冽,多了幾分柔和:“隻是想起巫妖劫時,人族還隻是躲在山洞裡、靠采摘野果為生的小族,如今竟能築城定姓,連九黎那樣凶悍的部落都願歸降,倒有些感慨。”她指尖輕動,水鏡畫麵一轉,落在黃帝宮前的廣場上——那裡正搭著高台,族老們捧著竹簡記錄著什麼,幾個孩童圍著高台唱著新編的歌謠,歌詞裡滿是“軒轅定天下,百姓得安居”的字句。
龍宇順著她的目光看去,指尖凝出一縷鴻蒙氣注入水鏡,畫麵瞬間清晰了許多,連高台上周鼎裡飄出的黍米香氣都仿佛能透過水鏡傳來:“人族能有今日,一是伏羲畫八卦啟智,神農嘗百草奠基,二是黃帝有勇有謀,還得虧九天玄女授兵陣、闡教金仙助戰,更有四象神獸鎮陣……不過說到底,還是人族‘生生不息’的韌性,比妖族的金烏火、巫族的搬山力更經得起打磨。”
玄冥輕輕“嗯”了一聲,忽然想起什麼,伸手從袖中取出一枚玉佩——玉佩是冰魄所製,雕著玄冥祖巫的本命圖騰玄龜,玉佩邊緣還纏著一縷淡金色的本源之力,是龍宇之前為她穩固本源時留下的:“黃帝統一人族,是洪荒繼巫妖劫落幕、天庭初建後的又一大事。我想著化成人形去人族賀功,一來是替你道賀,二來也想親眼看看,這被你說‘能撐得起洪荒未來’的人族,到底是怎樣一番氣象。”
龍宇挑了挑眉,指尖在她發間取下一片不小心沾到的靈葉:“你倒比我先想到。我本也打算派玄空或源初七子去送賀禮,既然你想去,正好——不過你化人形時記得收斂祖巫本源,免得人族百姓見了你的真身害怕。”他說著,從儲物戒中取出一件素白色的錦裙,裙擺繡著淡藍色的雲紋,“這件‘浣塵裙’能遮掩你的祖巫氣息,穿上它去,既顯莊重,又不會讓人察覺到你的身份。”
玄冥接過錦裙,指尖觸到布料時,能感受到裡麵纏著的溫和道力,顯然是龍宇特意煉製的:“我曉得分寸。再說,當年巫妖劫時,我雖沒直接與人族接觸,卻也在暗中幫著擋過幾隻逃散的凶獸,人族對我應不至於太過陌生。”她說著,周身泛起一層淡藍色的光暈,光暈散去時,原本高達數丈的祖巫身形已化作一名女子模樣——身著素白浣塵裙,墨發用一根冰魄發簪束起,臉上未施粉黛,卻因冰藍色眼眸的點綴,多了幾分清冷的美感,若不細察,竟與尋常人族女子無甚區彆。
龍宇看著她的人形模樣,眼底閃過一絲驚豔,伸手替她理了理裙擺:“這樣便好。我已讓人備了賀禮——一尊用鴻蒙土煉製的‘九州鼎’雛形,鼎身上刻著洪荒山川圖,既可為黃帝鎮人族氣運,也能讓他依圖了解洪荒地貌,方便日後治理部落;另外還有三卷《人族養生訣》的拓本,是玄空根據《黃帝內經》下卷改編的,更適合人族百姓修煉,能強健身軀、減少病痛。”
玄冥接過賀禮——九州鼎雛形隻有巴掌大小,入手卻重若千斤,鼎身上的山川圖在指尖觸碰時會泛起微光,顯然是件不俗的寶物;而《人族養生訣》的拓本則是用桑皮紙所製,字跡工整,還標注著玄空特意加上的注釋。她將賀禮收進袖中,對龍宇道:“那我這便出發。若是遇到什麼事,我會用玉佩傳訊給你。”
龍宇點頭,目送她轉身踏上祥雲——祥雲是他特意為她召來的,速度快且平穩,還能避開洪荒中的凶獸。看著玄冥的身影漸漸消失在昆侖虛的雲海中,龍宇轉身回了起源殿,指尖凝出鴻蒙盤,開始推演人族未來的氣運——盤麵上的人族氣運線呈淡金色,正隨著玄冥的離去緩緩向上攀升,顯然此次賀功,不僅能拉近巫族與人族的關係,更能為人族再添一份氣運。
玄冥乘著祥雲,不過半個時辰便到了黃帝所在的軒轅城。剛落地,便看到城門口熱鬨非凡——守城的士兵穿著青銅鎧甲,腰間掛著石斧,正笑著迎接前來賀功的各方部落使者;城門兩側掛著紅色的綢帶,綢帶上寫著“軒轅定天下,萬族賀太平”的字樣;城門口的空地上,還有人族孩童在表演著模仿四象神獸的舞蹈,引得圍觀的使者們陣陣喝彩。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玄冥順著人流走進軒轅城,隻見城內的街道用黃土夯實,兩側搭著臨時的棚子,棚子裡擺滿了各族送來的賀禮——有東方夷族送的珍珠,有南方蠻族送的獸皮,有西方戎族送的青銅劍,還有北方狄族送的駿馬……而最熱鬨的,當屬黃帝宮前的廣場,廣場上搭著一座高台,高台兩側立著兩根木柱,木柱上刻著伏羲八卦圖,顯然是特意為賀功大典準備的。
“這位姑娘看著麵生,不知是哪一部落的使者?”一個聲音從身邊傳來。玄冥轉頭,看到是一位穿著麻布長袍的老者,老者腰間掛著一枚獸牙吊墜,手裡捧著一卷竹簡,顯然是黃帝身邊負責接待使者的族老。
玄冥微微欠身,語氣溫和:“我並非部落使者,而是來自昆侖虛鴻蒙宗,受宗門之命,特來為黃帝陛下賀功。”她沒有提及自己的祖巫身份,隻以鴻蒙宗弟子的名義相稱——畢竟鴻蒙宗在洪荒中雖不如天庭、闡教那般有名,但玄空之前曾派人送過《先天八卦注解》給伏羲,人族對鴻蒙宗也算是有些印象。
族老一聽“鴻蒙宗”三個字,眼睛頓時亮了:“原來是鴻蒙宗的仙子!當年伏羲陛下在位時,曾得鴻蒙宗贈道訣,還時常說起鴻蒙宗的道法高深。快隨我來,黃帝陛下正在宮中等著各方使者呢!”說著,便熱情地引著玄冥向黃帝宮走去。
黃帝宮是用黃土和木頭搭建的,雖不如天庭淩霄殿那般金碧輝煌,卻透著一股質樸的大氣。宮門前站著兩名手持青銅劍的衛士,看到族老引著玄冥前來,連忙側身行禮。走進宮內,隻見大殿中央坐著一位中年男子——身著玄色龍紋長袍,腰間係著玉帶,麵容剛毅,正是黃帝軒轅。他身邊坐著幾位族老,還有幾位看起來像是來自其他部落的首領,正圍著一卷竹簡討論著什麼。
“陛下,鴻蒙宗的仙子前來賀功!”族老高聲稟報道。
黃帝聞言,連忙放下竹簡,起身看向玄冥,臉上露出溫和的笑意:“原來是鴻蒙宗的仙子,快請坐!當年伏羲兄長曾多次提及鴻蒙宗的道法,說若非鴻蒙宗贈《先天八卦注解》,他也難以畫出完整的八卦圖。今日仙子前來,真是令軒轅城蓬蓽生輝。”
玄冥走到大殿中央,將袖中的九州鼎雛形和《人族養生訣》拓本取出,雙手奉上:“此乃我宗道尊所贈賀禮——這尊九州鼎雛形,可鎮人族氣運,鼎身山川圖能助陛下了解洪荒地貌;這三卷《人族養生訣》,是我宗長老根據《黃帝內經》改編的,可助人族百姓強健身軀。我宗道尊說,陛下統一人族,是洪荒之幸,願人族此後能生生不息,與洪荒萬族共守太平。”
黃帝接過賀禮,雙手捧著九州鼎雛形時,能感受到鼎身傳來的溫和氣運,再看鼎身上的山川圖,連他從未去過的南方瘴林、西方戈壁都清晰可見,不由得驚歎道:“好寶物!好寶物!多謝鴻蒙宗道尊的厚禮,也多謝仙子親自送來!”他說著,將九州鼎遞給身邊的族老,讓族老妥善收好,又拿起《人族養生訣》拓本翻看,隻見上麵的字跡工整,注釋詳儘,連尋常百姓都能看懂,不由得更是歡喜,“這《人族養生訣》若是能傳下去,人族百姓定能少受病痛之苦,仙子這份賀禮,可比珍珠獸皮珍貴多了!”
殿內的族老和部落首領們也紛紛圍過來看賀禮,看到九州鼎雛形時,都讚不絕口,看到《人族養生訣》時,更是感慨鴻蒙宗的貼心——畢竟人族剛統一,百姓最需要的便是能強健身軀的法子,這份賀禮,可謂是送到了心坎上。
玄冥看著殿內眾人的反應,嘴角露出一絲淡淡的笑意:“陛下過譽了。我宗道尊常說,人族是洪荒的‘新生之力’,陛下能統一人族,讓百姓安居樂業,本就是功德一件。我今日前來,除了送賀禮,也想看看人族的賀功大典,不知陛下是否方便?”
黃帝連忙點頭:“方便!當然方便!賀功大典明日舉行,仙子若是不嫌棄,便在軒轅城多住幾日,明日一同觀禮。我讓人給仙子安排最好的住處,再讓侍女陪著仙子逛逛軒轅城,也好讓仙子看看我人族的新氣象。”
玄冥謝過黃帝,跟著侍女去了住處——住處是一間雅致的木屋,屋內擺著一張木床、一張書桌,書桌上還放著幾本人族的竹簡,分彆是《伏羲八卦淺解》《神農百草經》節選,顯然是黃帝特意準備的。侍女是個十幾歲的小姑娘,名叫阿瑤,性子活潑,一邊給玄冥倒茶,一邊嘰嘰喳喳地說著軒轅城的趣事:“仙子,你不知道,自從陛下統一人族後,我們再也不用怕凶獸和其他部落的侵襲了!陛下還教我們種五穀、製農具,現在我們不僅能吃飽飯,還能有餘糧儲存呢!明日的賀功大典,陛下還會親自宣讀‘百家姓’,以後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姓了!”
玄冥聽著阿瑤的話,看著窗外人族孩童追逐嬉戲的身影,忽然想起龍宇之前說的話——“人族的韌性,能撐得起洪荒未來”。此刻看來,這話倒真是不假。她端起茶杯,輕輕抿了一口,茶水帶著淡淡的黍米香,是人族特有的飲品,溫熱的茶水滑過喉嚨,竟讓她這祖巫之軀也感受到了幾分暖意。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次日清晨,賀功大典如期舉行。玄冥跟著黃帝來到宮前廣場,隻見廣場上已擠滿了人族百姓,連城牆上都站滿了人,每個人臉上都帶著笑意。高台兩側的木柱上,八卦圖在陽光下泛著微光,高台前方,四象神獸的雕像分立四角,雕像前擺著香爐,香煙嫋嫋,透著一股莊重的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