涿鹿戰後,黃帝以仁德統攝人族,劃九州定秩序,又得鴻蒙宗玄空長老傳下的“萬族互通律例”,遂於黃河之畔築“盟誓台”,遣青鳥使者遍邀洪荒萬族。三日後,盟誓台周遭祥雲繚繞,靈氣如潮,各族身影次第而至。
最先抵達的是妖族代表隊,為首的是曾隨帝俊執掌天庭的羽翼仙與孔宣。羽翼仙振翅落於台前,羽上金光流轉,抱拳道:“吾族承道尊龍宇恩典,願棄巫妖舊怨,與各族共守洪荒。”孔宣則取出一枚五色石,置於誓台中央:“此石蘊吾族本源,為互通之證,若有妖族背約,石碎則吾族自受天罰。”
緊隨妖族而來的是仙族,以鎮元大仙為首,攜紅雲殘魂所化的“雲紋玉”赴會。鎮元大仙拂塵輕揮,玉台之上浮現人參果樹虛影:“吾居萬壽山五莊觀,願以人參果為禮,每逢朔望便開觀迎客,人族可來求藥,妖族可來論道,仙族更當傳下基礎仙法,助各族修士穩固境界。”話音落,雲紋玉與五色石相觸,竟生出淡淡霞光,引得台下各族驚呼。
人族這邊,黃帝身著玄色龍紋冕服,身旁立著神農與伏羲魂體暫歸)。神農上前一步,將《神農百草經》副本懸於誓台上空,經文化作流光灑向各族:“此經載百草藥性,人族願與萬族共享。若有族中生靈患病,可持本族信物赴人族醫殿求治,吾族醫者必不推辭。”伏羲則以先天八卦推演,卦象顯“乾為天,坤為地,和為貴”,他朗聲道:“吾推演出‘萬族通商路’,自昆侖虛至東海仙島,共設十二處通商驛,各族可在此交換物資,人族以五穀、布帛,妖族以獸皮、礦石,仙族以靈草、法器,各取所需。”
正說著,遠處傳來祖巫玄冥的聲音,她踏雲而來,身後跟著幾位巫族長老。玄冥目光掃過誓台,最終落在黃帝身上:“巫族雖剩不多,但也願遵道尊之意,與各族交好。吾族擅長煉體之術,可在通商驛旁設‘煉體場’,凡各族修士皆可來此切磋,巫族長老會親自指點煉體訣竅。”言罷,她取出一塊刻有祖巫紋路的玄鐵,嵌入誓台,與五色石、雲紋玉形成三足鼎立之勢。
盟誓儀式正式開始時,起源殿方向傳來一道金光,化作龍宇的虛影。虛影立於誓台之上,聲音傳遍洪荒:“今萬族盟誓,當以‘互通、互敬、互護’為則。若有族背約,吾之鴻蒙盤自會降下懲戒;若有外敵犯洪荒,各族當同心協力,共禦風險。”話音落,鴻蒙盤虛影在誓台上空旋轉一周,將五色石、雲紋玉、玄鐵的力量融合,化作一道“萬族同心印”,懸於盟誓台頂端,自此,洪荒萬族互通的根基正式定下。
此後數月,十二處通商驛熱鬨非凡。人族的農夫推著裝滿五穀的車,與妖族的狐女交換繡著靈紋的獸皮;仙族的童子坐在驛內,為各族修士講解基礎吐納之法;巫族的壯漢在煉體場中,示範著如何以氣血之力擊碎巨石。東海之濱,人族漁民還與妖族的鮫族達成約定,鮫族助漁民避開海中險地,漁民則將織好的漁網贈予鮫族,兩族時常在海邊共慶漁獲。
萬壽山五莊觀更是門庭若市,每月朔望,各族修士便彙聚於此,鎮元大仙親自烹煮人參果茶,與眾人論道。一次論道中,人族少年提問“如何平衡修煉與族群責任”,妖族的孔宣答道:“修煉為護族,護族即修心,二者本為一體。”仙族的一位道長則補充:“可效仿人族三皇,以自身修為助族群興盛,這般修煉,心境自會穩固,境界也能更快突破。”少年聽後茅塞頓開,後來竟成為人族首位“護族修士”,常年駐守通商驛,保護各族通商安全。
昆侖虛的鴻蒙宗也對外開放了藏經閣的第一層,裡麵存放著適合各族入門的道法典籍。妖族的小狐狸捧著《鴻蒙基礎道訣》,在閣內輕聲誦讀;人族的書生抄寫著《人族養生訣》,準備帶回部落傳授給族人;仙族的修士則對著《陣法入門圖譜》細細研究,想為通商驛增設更安全的防禦陣法。玄空長老時常在藏經閣內巡視,遇到各族修士提問,便耐心解答,久而久之,他竟成了各族修士眼中的“解惑長老”,無論人、仙、妖,遇到難題都會來鴻蒙宗請教。
這日,黃帝接到來自西極的消息,說妖族的熊羆族與仙族的青羊觀因爭奪一處靈礦起了爭執,雙方劍拔弩張,眼看就要動手。黃帝立即遣人赴盟誓台,請“萬族同心印”的力量調解。使者帶著印信趕到靈礦所在地時,熊羆族的首領正舉著巨斧,青羊觀的道長也祭出了拂塵。使者將同心印高舉過頭頂,印上光芒四射,映出兩族先祖在盟誓台上的誓言。熊羆族首領與青羊觀道長見狀,皆麵露愧色,放下了兵器。
後來,在使者的調解下,兩族達成協議,靈礦由雙方共同開采,所得靈晶按比例分配,還約定共同守護靈礦周邊的安全,防止凶獸侵擾。此事傳開後,各族更信“萬族同心印”的威力,也更重視盟誓的約定,洪荒大地之上,再難見各族因小事爭鬥的場景。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秋收時節,黃帝在盟誓台舉辦“萬族豐收宴”,各族皆攜特產赴宴。人族獻上剛收獲的五穀、釀造的米酒;妖族帶來山中的珍果、煉製的獸丹;仙族則奉上靈草熬製的湯羹、法器點綴的花燈。宴會上,巫族的長老跳起了古老的“祭天舞”,人族的孩童圍著篝火唱歌,妖族的修士在空中施展法術,化作漫天霞光,仙族的道長則以拂塵奏樂,琴聲悠揚。
玄冥與龍宇的身影也出現在宴會上,二人立於雲端,看著下方各族其樂融融的景象。玄冥輕聲道:“這般太平景象,比巫妖時期好太多了。”龍宇握住她的手,目光掃過洪荒大地:“這隻是開始,待封神劫過後,洪荒會更穩固,萬族也能真正實現長久互通。”
宴會過半,黃帝起身舉杯,向各族提議:“今洪荒太平,萬族互通,不如我們共同編纂一部《萬族通誌》,記錄各族的曆史、習俗、道法,存於鴻蒙宗藏經閣,讓後世各族皆能了解彼此,永結友好。”各族代表紛紛響應,鎮元大仙當即表示願提供人參果林的千年靈紙,孔宣則說妖族可負責繪製通誌中的插圖,人族修士則主動承擔編纂的工作。
此後數年,《萬族通誌》的編纂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著,而洪荒大地的太平景象也日複一日地延續著。通商驛的物資交換愈發頻繁,各族修士的交流日益深入,甚至有妖族修士娶了人族女子,仙族道長收了妖族弟子,萬族之間的界限漸漸模糊,取而代之的是“洪荒一家”的共識。
在鴻蒙宗的藏經閣內,玄空長老看著手中剛完成的《萬族通誌》初稿,又望向窗外各族修士往來的身影,嘴角露出笑意。他提筆在初稿的扉頁寫下:“洪荒萬族,本為同源,互通則興,互敬則久,此乃道尊所願,亦是天地大道之則。”寫完,他將通誌放入藏經閣的最高層,與《三皇五帝全史》《神農百草經》等典籍並列,而這,也成為了洪荒萬族交好的最好見證。
《萬族通誌》編纂期間,各族交流漸深,竟催生出諸多新事。昆侖虛通商驛旁,人族工匠與妖族巧匠聯手,以梧桐木妖族聖木)與玄鐵人族精煉礦石)打造出“萬族車”——此車無需畜力,借靈氣驅動,車廂分三層,可載人族五穀、妖族獸皮、仙族靈草,日行千裡,極大便利了物資運輸。首輛萬族車試運行時,玄空長老親往觀禮,見車過之處,各族修士紛紛駐足喝彩,不禁撫須歎道:“互通之利,竟能生此巧物。”
仙族這邊,青羊觀道長受靈礦共管之事啟發,牽頭在西極建“萬族法會堂”。每月初一,各族修士可在此論道,仙族講吐納、妖族授煉體、人族傳醫理,甚至有巫族長老專程來授“氣血搬運術”。一次法會上,人族少年修士問妖族孔宣:“五色神光能刷萬物,可若遇同族相鬥,該如何取舍?”孔宣沉吟片刻,指了指堂外共植的“同心樹”人、仙、妖各派一株靈苗合栽而成):“樹分三枝,根卻共紮一地,同族之爭如斷枝,傷枝亦傷根,不如學此樹,共抗風雨。”少年頓悟,後來竟成“萬族調解使”,專解各族小爭端。
人族的醫殿也添了新規矩。神農親定“各族醫案錄”,要求醫者記錄各族病患的體質差異——妖族畏寒、仙族忌濁、人族怕邪,需對症施藥。一次,鮫族幼崽誤食毒藻,人族醫者依“醫案錄”,用海藻鮫族常食之物)調和解毒草,三日便痊愈。鮫族首領感激不已,率族人將東海深處的“避水珠”贈予醫殿,此後人族漁民出海,再無溺水之憂。
這日,盟誓台的“萬族同心印”忽生異動,霞光衝天。龍宇與玄冥踏雲而至,見印上浮現出一幅虛影:西極荒原出現異獸“饕餮”,正吞噬各族修士。玄冥當即祭出玄冥道印,沉聲道:“此獸乃混沌餘孽,需各族同心除之。”龍宇則傳訊各族:“饕鬄不傷同心者,可攜本族信物,共組‘誅獸軍’。”
三日內,誅獸軍集齊——人族戰士持青銅劍黃帝所贈)、妖族修士展神通孔宣領陣)、仙族道長施法術鎮元大仙壓陣),共赴西極。交戰時,饕餮噴出黑霧,欲迷亂眾人心智,卻見萬族修士同時取出信物:人族的五穀穗、妖族的羽毛、仙族的玉簪,信物與同心印遙相呼應,化作金光破黑霧。隨後,孔宣以五色神光刷向饕鬄,鎮元大仙祭出人參果樹虛影困獸,人族戰士趁機斬獸爪,不過半日,饕鬄便被斬殺。
戰後,各族在西極立“誅獸碑”,刻下所有參戰者姓名。黃帝望著碑上密密麻麻的名字,對龍宇道:“此前隻知互通利民生,今日方知,互通更能護洪荒。”龍宇頷首:“同心印的真正力量,從不是懲戒,而是凝聚各族之力,共抗風險。”
隨著《萬族通誌》編纂完成,鴻蒙宗舉辦“通誌大典”,邀各族代表觀禮。大典當日,藏經閣前的廣場上,玄空長老手捧通誌,以靈力將書頁投影至空中——首頁是三族靈苗合栽的同心樹,內頁記人族三皇事跡、妖族金烏傳說、仙族萬壽山秘聞,甚至有各族的婚俗、節慶。當投影到“萬族通婚錄”記錄首對人妖夫妻、仙妖師徒的故事)時,台下傳來陣陣歡呼,那對人妖夫妻還帶著孩子上前,向玄空長老行禮。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大典尾聲,龍宇現身,將通誌存入藏經閣的“本源櫃”以起源珠碎片打造,可保典籍不朽),並對各族道:“通誌已成,卻非終點。往後,各族可隨時增補內容,讓後世知曉,洪荒曾有這般萬族同心的盛世。”話音落,本源櫃發出金光,與盟誓台的同心印遙相呼應,整個昆侖虛都籠罩在祥和的靈氣中。
此後,洪荒的太平景象愈發穩固。通商驛的孩童們一起玩耍,人族孩子教妖族幼崽識漢字,妖族幼崽帶人族孩子辨靈草;各族的節慶也相互融合,人族過春節時,妖族會送來靈獸皮毛做新衣,仙族會贈靈桃當賀禮;甚至有各族修士聯手,在東海建“萬族學院”,專門培養通曉三族文化的後輩。
這日,玄冥在起源殿翻看《萬族通誌》,看到“巫族煉體場”的記載記巫族長老授藝各族修士的事),不禁笑道:“當初巫妖相鬥時,何曾想過,巫族的煉體術會傳予妖族、人族?”龍宇從身後攬住她,目光落在通誌的末頁:“洪荒的道,從不是弱肉強食,而是共生共榮。如今萬族交好,才是應了天地大道。”
窗外,夕陽灑在昆侖虛的山道上,各族修士三三兩兩往來,或論道、或通商、或嬉鬨。玄空長老拄著拐杖,正給一群孩童講《萬族通誌》裡的故事,孩童們的笑聲與山間的靈鳥鳴聲交織在一起,成了洪荒太平盛世最動人的樂章。而這樂章,還將在往後的歲月裡,伴著《萬族通誌》的增補,伴著同心印的霞光,長久地回蕩在洪荒大地之上。
喜歡源道龍宇洪荒劫紀請大家收藏:()源道龍宇洪荒劫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