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鳴條戰前:夏都風雲與商軍誓師
啟夏四百載,傳至末帝履癸,史稱夏桀。此時的斟鄩夏都,今河南偃師二裡頭遺址一帶)早已沒了先祖大禹治水時的雄渾氣象,宮城正門的饕餮紋銅鼎蒙著薄塵,門前侍衛的青銅戈歪斜地靠在石柱上,唯有宮牆深處傳來的絲竹之聲,還透著幾分虛假的繁華。
後宮瑤台殿內,夏桀正斜倚在嵌著綠鬆石的玉榻上,指尖把玩著一枚赤金打造的酒爵。榻前,數名舞姬身著羽衣,隨著編鐘的節奏旋舞,裙擺掃過地上散落的珍珠,卻無一人敢俯身去撿——昨日才有個宮人因不慎踩碎了桀帝的玉杯,被拖出去斬了雙手,此刻殿內的空氣裡,還隱約飄著血腥味。
“陛下,商湯那逆賊已率軍渡過黃河,離斟鄩不足百裡了!”大司馬關龍逄捧著兵報,踉蹌地闖入殿內,青銅鎧甲上的銅片因急促的奔跑叮當作響。他須發皆白,原本挺直的脊梁此刻彎得像株被狂風壓垮的老鬆,聲音裡滿是焦灼,“臣已調東夷部族的援軍,可他們……他們竟被商軍截在了洛水南岸!如今斟鄩城內,能戰之兵不足三萬啊!”
夏桀聞言,卻隻是漫不經心地將酒爵湊到唇邊,琥珀色的酒液順著他的嘴角溢出,滴在玉榻上暈開深色的痕跡。“商湯?不過是個養馬出身的賤種,也敢犯上作亂?”他冷笑一聲,目光掃過關龍逄,眼底滿是不耐,“當年先祖啟滅有扈氏,靠的可不是兵力多少,是天命!孤乃夏後氏嫡脈,天命所歸,他商湯難道還能逆天不成?”
說罷,他猛地將酒爵擲在地上,赤金爵身撞在青石地磚上,裂成數片。舞姬們嚇得立刻跪伏在地,渾身顫抖。關龍逄看著眼前這副景象,心臟像被一隻無形的手攥緊——自桀帝繼位以來,先是奪有施氏之女妹喜,為她建瑤台、築酒池,後又殺直言進諫的忠臣昆吾伯,如今朝堂之上,敢說真話的隻剩他一人了。
“陛下!天命從不佑暴君!”關龍逄猛地直起身,青銅甲胄發出刺耳的摩擦聲,“當年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才得萬民擁戴;而陛下您,每年征調十萬民夫築宮室,百姓流離失所,餓殍遍野!如今商湯在亳邑商都城,今河南商丘一帶)開倉放糧,收留流民,連東夷的部族都願歸附於他——這不是逆天,這是順民心啊!”
“放肆!”夏桀猛地拍案而起,腰間的玉帶因動作劇烈滑落,露出腰間懸掛的白玉佩——那是當年昆吾伯的遺物,如今卻成了他的玩物。“孤看你是老糊塗了!來人,將關龍逄拖下去,斬於午門之外!”
殿外的侍衛立刻湧入,架起還想再諫的關龍逄。老臣的聲音透過殿門傳來,帶著無儘的悲愴:“夏桀!你若再不悔改,三日之內,斟鄩必破!夏後氏的基業,終將毀在你手中啊!”
午門的鐘聲響起時,商湯正站在黃河岸邊的營帳前。他身著素色麻布長袍,腰間係著一柄青銅劍——劍鞘上沒有繁複的紋飾,隻有一道淺淺的刻痕,那是當年他在鳴條今河南封丘東)養馬時,為救一匹老馬留下的。帳外,五萬商軍列成整齊的方陣,士兵們手中的戈矛在晨光中泛著冷光,他們大多是流民出身,臉上沒有懼色,隻有對新生的渴望。
“主公,夏桀斬了關龍逄,如今斟鄩城內人心惶惶。”副將伊尹捧著一份密報,快步走到商湯身邊。伊尹本是夏都的奴隸,因不滿夏桀暴政,投奔商湯,如今已是商軍的謀主。他指著密報上的字跡,低聲道:“我們安插在斟鄩的細作傳來消息,夏軍的糧草隻夠三日之用,而且……玄空先生派人送來了鴻蒙宗的‘破城符’。”
商湯接過密報,目光落在“玄空”二字上,眼底泛起一絲暖意。數月前,他曾派使者赴昆侖虛鴻蒙宗求見,本以為道尊龍宇高居起源殿,不會過問凡間之事,沒想到玄空大長老不僅接見了使者,還贈了《商族修法要略》,如今更是送來破城符——這不是偶然,是民心所向,連修仙者都願助他一臂之力。
“傳我命令,今日午時,在鳴條坡誓師,明日清晨,進軍斟鄩!”商湯將密報收起,轉身走向方陣前的高台。他站上高台,目光掃過下方的士兵,聲音雖不洪亮,卻字字清晰:“兄弟們,我們為何從軍?不是為了爭奪天下,是為了讓父母能吃飽飯,讓孩子能有屋住!夏桀殘暴,視民如草芥,我們今日伐夏,不是叛逆,是救民於水火!”
士兵們齊聲高呼,聲音震得黃河水泛起漣漪。商湯拔出腰間的青銅劍,劍尖指向斟鄩的方向:“明日破城之後,凡夏都府庫中的糧食,全部分給百姓;凡夏桀的宮室,儘數拆毀,改為良田!若我商湯日後失信於百姓,願受天打雷劈,不得好死!”
誓師的呐喊聲傳到數十裡外,此刻的斟鄩城內,一名叫阿禾的少年正蹲在城牆根下,啃著一塊發黑的麥餅。他的父親是去年被征去築瑤台的民夫,至今未歸,母親重病在床,全靠他每日在城外挖野菜度日。方才午門的鐘聲響起時,他看到老臣關龍逄的頭顱被掛在城門上,鮮血順著城門的縫隙流下,染紅了他腳下的青石磚。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阿禾,快躲起來!商軍要來了!”鄰居王大娘拉著他的胳膊,想把他拽進巷子裡。阿禾卻搖搖頭,目光望向東方——那裡,商軍的旗幟正順著黃河岸邊的風,一點點靠近。他想起前日在城外,看到商軍的士兵給流民分糧食,想起母親說的“若商湯能來,我們或許能活下去”,他握緊了手中的石斧,那是父親留下的唯一遺物。
第二章破城之戰:鴻蒙符助商,夏軍倒戈
次日清晨,天色未亮,商軍的號角便在斟鄩城外響起。五萬商軍分為三隊,左路是由東夷部族組成的騎兵,右路是手持盾牌和短刀的步兵,中路則是商湯親自率領的精銳,他們手中握著的戈矛上,都貼著一張黃色的符紙——那便是玄空送來的破城符。
夏桀直到號角聲傳遍全城,才從妹喜的懷中驚醒。他衣衫不整地衝出瑤台殿,看到城外的商軍陣列,終於慌了神,急忙下令召集士兵守城。可此時的夏軍,早已沒了鬥誌——昨日關龍逄被斬後,不少士兵偷偷逃出城,投奔商軍,剩下的大多是被迫入伍的流民,連手中的兵器都握不穩。
“放箭!快放箭!”守城的將領嘶吼著,指揮士兵向城下射箭。可商軍的士兵們舉起盾牌,將箭矢擋在外麵,同時,中路的精銳開始向前推進。當他們靠近城牆時,手中的破城符突然亮起金光,符紙化作一道金色的光刃,劈向城牆的根基。
“轟隆——”一聲巨響,斟鄩城牆的東南角出現了一道裂縫。城上的夏軍士兵嚇得紛紛後退,有的甚至扔下兵器,跪在地上求饒。商湯見狀,拔劍高呼:“兄弟們,衝啊!破城之後,善待百姓!”
左路的東夷騎兵率先從裂縫衝入城內,他們揮舞著馬刀,卻沒有傷害普通士兵,隻是大喊:“歸附商軍者,免死!”不少夏軍士兵聽到這話,立刻扔下兵器,加入商軍的隊伍。右路的步兵則跟在騎兵身後,沿街推進,遇到百姓家的門,便輕聲敲門,告知“商軍不犯百姓”。
阿禾聽到城外的廝殺聲,從家裡跑出來,正好看到一隊商軍士兵經過。他想起母親的話,鼓起勇氣攔住一名士兵,問道:“你們……真的會給百姓分糧食嗎?”那士兵蹲下身,摸了摸他的頭,從懷中掏出一塊麥餅,遞給她:“當然,主公說了,百姓是天下的根本,我們不會讓你們再挨餓。”
阿禾咬著麥餅,眼淚突然掉了下來。他轉身跑回家,扶著母親走出家門,看到街上的商軍士兵正幫百姓搬東西,有的還在修補被戰火損壞的房屋。不遠處,幾名商軍士兵正圍著一名夏軍俘虜,卻沒有打罵他,隻是給他遞水——那俘虜原本是個流民,被夏桀強征入伍,此刻正握著水囊,低聲哭泣。
夏桀在宮中聽到城破的消息,嚇得臉色慘白。他想帶著妹喜和宮中的財寶逃跑,卻發現宮門早已被侍衛堵住——那侍衛原本是他的親衛,如今卻手持戈矛,冷冷地看著他:“陛下,您害苦了百姓,今日,臣不能再護著您了。”
“你……你們敢反我?”夏桀後退一步,卻被身後的妹喜絆倒。妹喜此刻早已沒了往日的嬌媚,她蜷縮在地上,渾身顫抖。夏桀看著眼前的景象,突然瘋狂地大笑起來:“孤乃天命之子,你們殺了孤,會遭天譴的!”
商湯率軍進入宮城時,看到的便是這樣一副景象。他走到夏桀麵前,冷冷地說:“天命從不佑暴君,你殘害百姓,濫用民力,今日的下場,是你自己造成的。”夏桀還想反駁,卻被伊尹按住肩膀。伊尹看著他,眼中滿是失望:“夏桀,你可知你父親帝發在位時,曾叮囑你‘善待百姓,莫失民心’?可你呢?你把夏後氏的基業,全毀了。”
夏桀沉默了,他看著宮城內散落的珍寶,看著那些曾經對他俯首帖耳的宮人,突然意識到——他失去的,不僅是天下,還有民心。
第三章夏亡商立:分糧安民,定都亳邑
斟鄩破城的第三日,商湯在夏都的廣場上召開了百姓大會。廣場中央,夏桀被押在青銅鼎前,他的臉上沒了往日的傲慢,隻剩下麻木。廣場周圍,擠滿了百姓,阿禾和母親也在其中,他手中握著商軍士兵送的麥餅,眼中滿是期待。
“諸位百姓,今日,夏桀已被擒獲,夏朝亡了。”商湯站在高台上,聲音傳遍廣場,“但我商湯今日要告訴大家,亡的不是夏後氏的血脈,是殘暴的統治。從今日起,凡夏朝的百姓,皆是商朝的百姓,我商湯向大家承諾:第一,開倉放糧,每戶百姓可領三個月的糧食;第二,廢除夏桀的苛捐雜稅,日後隻收三成稅;第三,凡因築宮室被征調的民夫,可回家與家人團聚,官府會給予補償。”
話音剛落,廣場上爆發出雷鳴般的歡呼聲。阿禾的母親激動得捂住嘴,眼淚順著臉頰流下——她終於不用再擔心餓肚子,終於有盼頭了。商湯看著眼前的景象,心中感慨:玄空先生說“民心即天命”,果然沒錯。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隨後,商湯下令將夏都府庫中的糧食全部搬出,分發給百姓。士兵們推著糧車,沿街發放糧食,百姓們排著隊,臉上滿是笑容。阿禾領到糧食後,拉著母親的手,跑回家中,將糧食小心翼翼地存起來——這是他們活下去的希望。
處理完斟鄩的事務後,商湯決定將都城遷回亳邑。他看著斟鄩的宮城,下令拆毀瑤台和酒池,將土地分給百姓耕種。伊尹不解地問:“主公,這宮城乃是夏後氏的象征,為何要拆毀?”商湯搖搖頭,說:“宮城是暴君享樂之地,留著它,隻會讓百姓想起過去的苦難。不如拆了,改成良田,讓百姓能多收些糧食。”
遷都的隊伍出發那日,斟鄩的百姓自發地到城外送行。他們拿著自家種的蔬菜和水果,塞給商軍士兵,嘴裡不停地說著“感謝主公”。商湯坐在馬車上,看著路邊的百姓,心中暗下決心:一定要讓商朝的百姓過上好日子,不能重蹈夏桀的覆轍。
回到亳邑後,商湯第一件事便是派人赴鴻蒙宗,感謝玄空大長老的幫助。使者帶回了玄空的回信,信中寫道:“道尊觀劫,知商湯乃仁君,故遣吾助之。望君日後不忘初心,善待百姓,若失民心,縱有仙助,亦難長久。”商湯將信收好,放在案頭,作為自己的警醒。
數月後,商湯在亳邑舉行了登基大典。大典當天,天空出現五彩祥雲,百姓們跪在地上,高呼“商王萬歲”。商湯站在祭天台上,對著天地宣誓:“吾商湯,今日登基為帝,必以百姓為念,輕徭薄賦,興修水利,若有違背,願受天罰。”
宣誓完畢,他將手中的青銅劍插入祭天台的基座——這柄劍,曾陪著他在鳴條養馬,陪著他渡過黃河,陪著他破斟鄩,如今,它將見證商朝的新生。
阿禾此刻已經十歲了,他站在人群中,看著祭天台上的商湯,心中有了一個夢想:長大後,要成為像商湯一樣的人,保護百姓,讓天下人都能吃飽飯。他握緊了手中的石斧,那是父親留下的遺物,如今,它有了新的意義。
夏朝的滅亡,不是結束,是開始。商朝的建立,不僅是王朝的更迭,更是民心的選擇。商湯站在祭天台上,望著遠方的田野,仿佛看到了多年後,百姓們豐收的景象,看到了商朝的繁榮昌盛。他知道,這隻是第一步,未來還有很多事情要做,但他有信心——隻要民心在,商朝就能長久。
而此刻,昆侖虛鴻蒙宗內,玄空大長老正坐在藏經閣中,記錄著商湯滅夏的事跡。他抬起頭,望向起源殿的方向,輕聲道:“道尊,商湯已立商朝,封神劫的序幕,即將拉開了。”起源殿內,龍宇坐在鴻蒙盤前,看著盤中顯現的商朝景象,微微點頭:“民心定,天下安,然劫數難違,封神劫起時,還需多費心力啊。”
夕陽西下,亳邑的炊煙嫋嫋升起,百姓們在家中準備晚飯,孩子們在街頭嬉戲。這是一個新的開始,一個屬於商朝的開始,一個屬於百姓的開始。而夏桀,則被軟禁在斟鄩的一處民居中,每日看著窗外的良田,心中滿是悔恨——他終於明白,天下不是靠暴力奪取的,是靠民心贏得的。可惜,他明白得太晚了。
喜歡源道龍宇洪荒劫紀請大家收藏:()源道龍宇洪荒劫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