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岐周寒晨·靈沼畔議
西岐鎬京的冬日,寒霧裹著渭水的濕氣漫過城牆,靈沼畔的垂柳枯條綴著薄霜,卻擋不住殿宇間蒸騰的暖意。姬發身著素色錦袍,腰束青銅劍,立於議事殿外的石階上,目光越過晨霧望向東方——那裡是朝歌的方向,商紂的鹿台此刻或許正映著朝陽,而他手中攥著的竹卷,墨跡未乾的“伐商”二字,已在掌心焐得發燙。
“君上,呂先生到了。”內侍輕步上前,聲音壓得極低。姬發轉過身,見薑子牙身披玄色鶴氅,須發如雪卻身姿挺拔,手中拄著的木杖頂端嵌著枚瑩白的玉珠,正是數月前玄空長老自鴻蒙宗送來的“辨邪珠”,據說能識劫氣、辨妖心。
“先生!”姬發快步迎上,未等薑子牙行禮便伸手扶住,“昨夜推演《周易》,得‘同人於野,利涉大川’之卦,想來今日議事,必有定數。”薑子牙頷首,目光掃過姬發眼底的紅血絲,知他為伐商之事連日未眠,遂溫聲道:“君上憂民之心,天地可鑒。然伐商非小事,需聚岐周之力,更需定君臣之序、明攻守之策,今日殿中諸臣,怕是要為這事爭上一爭。”
二人並肩入殿,殿內已聚了二十餘位重臣:上大夫散宜生持著戶籍冊,正與司徒南宮適低聲說著糧草之事;太顛、閎夭兩位將軍按劍而立,甲胄上的霜花尚未拭去,顯是剛從城外軍營趕來;還有幾位耄耋老臣,是當年隨姬昌出奔的舊部,此刻正撚著胡須,神色凝重地望著殿中懸掛的《西岐疆域圖》——圖上用朱砂標出的商軍據點,如利刺般紮在岐周東境。
待姬發與薑子牙坐定,散宜生率先出列,捧著戶籍冊躬身道:“君上,經數月清點,岐周現有人口四十三萬,可征士卒七萬,糧草能支撐三年。然商紂據天下三分之二,兵力逾三十萬,更有截教仙師相助,若貿然伐商,恐難敵啊。”
話音剛落,南宮適猛地起身,甲葉碰撞聲打破殿內沉寂:“散大夫此言差矣!商紂暴虐,殺比乾、囚箕子,諸侯多有怨懟。去年東伯侯薑桓楚、南伯侯鄂崇禹起兵反商,雖敗亡,卻也折了商軍五萬精銳。我等若舉‘吊民伐罪’之旗,必能引得諸侯響應!”
“南將軍說得輕巧!”一位老臣顫巍巍出列,“截教仙師有撒豆成兵、呼風喚雨之能,前年商軍攻崇城,便是截教呂嶽擺下‘瘟癀陣’,一日間害死崇軍三萬。我西岐雖有呂先生相助,可僅憑一人,如何敵得過截教萬仙?”
殿內頓時吵作一團,主戰者言商紂失德、天時在我,主守者憂兵力懸殊、仙力難敵,連太顛、閎夭也各執一詞,爭論不休。姬發默不作聲,目光落在薑子牙身上,見他始終撚須靜坐,神色平靜如渭水寒波,便知他已有定計。
待殿內爭論稍歇,姬發抬手壓了壓,朗聲道:“諸卿所言皆有道理,然伐商之事,非我姬發一己之願,實乃天下蒼生之盼。去年玄空長老自鴻蒙宗來,曾言‘商紂氣數將儘,劫氣聚於朝歌,若不早除,恐累及三界’。隻是這伐商之策,還需仰仗先生——”
說到此處,姬發忽然起身,撩起錦袍下擺,竟朝著薑子牙直直跪下。這一舉動驚得殿內諸臣齊齊起身,連薑子牙也猛地站起,伸手去扶:“君上不可!君臣之禮,豈能紊亂?”
“先生非尋常臣子!”姬發跪在地上,聲音鏗鏘有力,“昔年我父文王被囚羑裡,是先生在渭水垂釣,以‘願者上鉤’點醒父王道心;父王一病不起,是先生代掌岐周兵權,平崇城、安諸侯,保我西岐無虞。如今伐商在即,我若隻以‘卿’待先生,何以表敬重、何以聚人心?今日我姬發在此立誓,願尊先生為‘師尚父’,凡伐商之事,皆聽先生號令,若有違逆,天地共棄!”
話音未落,散宜生、南宮適等臣齊齊跪倒,齊聲高呼:“願隨君上,尊呂先生為師尚父!”薑子牙望著階下君臣齊心的模樣,眼中閃過一絲動容,他抬手拭了拭眼角,俯身將姬發扶起,沉聲道:“君上與諸卿如此信任,子牙敢不效死?今日既受‘師尚父’之尊,便定要助西岐伐商成功,還天下一個清明!”
二、玄空贈策·鴻蒙宗傳訊
當日午後,薑子牙在自己的府邸設下沙盤,姬發屏退左右,隻留散宜生、南宮適二人,共商伐商之策。沙盤上用青、赤二色石子標出岐周與商朝的兵力部署,薑子牙手持木杖,指著東境的孟津之地道:“孟津乃黃河要衝,商紂在此駐有三萬守軍,由大將魯雄統領。若我軍先取孟津,便能打通渡河南下之路,直逼朝歌。”
南宮適俯身細看沙盤:“魯雄是商軍老將,精通守城之術,且孟津城高池深,易守難攻。我軍若強攻,怕是要折損不少兵力。”薑子牙頷首:“魯雄雖勇,卻有一弊——此人多疑,且不信仙術。去年截教仙師申公豹曾薦他用‘烈火陣’守孟津,他卻以‘軍士畏仙’為由拒絕,隻憑凡兵駐守。這便是我軍可乘之機。”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散宜生沉吟道:“先生是想以智謀取孟津?可商軍畢竟有三萬之眾,我軍若分兵去攻,恐西岐本土空虛,遭北伯侯崇侯虎偷襲——那崇侯虎與商紂交好,多次揚言要替商紂滅了西岐。”
“散大夫所慮極是。”薑子牙抬手在沙盤上西境的崇城位置按了按,“崇侯虎有兩萬兵力,雖不足為懼,卻也需派一員大將鎮守西境,防他偷襲。太顛將軍勇猛,可令他率一萬士卒守西岐,若崇侯虎來犯,隻守不攻,拖延時日便可。”
姬發點頭:“太顛忠勇,此事交給他,我放心。隻是孟津之戰,還需先生親自領兵?”薑子牙搖頭:“我需留在鎬京,統籌全局。南宮將軍可率五萬士卒攻孟津,我再贈你三道符籙——第一道‘隱身符’,可令先鋒小隊潛入城中,燒其糧草;第二道‘定身符’,戰時貼於城門,阻商軍出城;第三道‘喚風符’,若商軍列陣迎戰,可引東風助我軍破陣。”
說罷,薑子牙從袖中取出三道黃符,符上用朱砂畫著繁複的紋路,隱隱有靈光流轉——這是他上月赴鴻蒙宗,玄空長老以“鴻蒙紫氣”加持所製,比尋常符籙威力強上數倍。南宮適雙手接過符籙,鄭重收好:“末將定不辱命,三日之內,必取孟津!”
正議到此處,府外忽然傳來一陣鶴鳴,隻見一隻青羽仙鶴盤旋而下,鶴背上係著一個錦盒。薑子牙見狀,笑道:“玄空長老的傳訊到了。”他走上前,解開錦盒,取出裡麵的竹簡,展開一看,眉頭微微一挑。
姬發湊上前,見竹簡上寫著:“商紂已請截教通天教主弟子趙公明下山,攜‘定海珠’助魯雄守孟津。趙公明有萬夫不當之勇,定海珠能落萬物,需以‘落寶金錢’破之。鴻蒙宗藏經閣有‘落寶金錢’仿製品,已令源初七子中的‘雷子’送往西岐,三日後便到。”
“趙公明?”散宜生臉色一變,“聽聞此人是截教八大親傳弟子之一,曾在龍漢初劫中助通天教主對抗羅喉,實力深不可測。若他下山,南宮將軍怕是難敵啊。”薑子牙卻神色淡然:“玄空長老既已送‘落寶金錢’來,便有應對之法。趙公明的定海珠雖強,卻怕‘落寶金錢’的‘落物’之力,隻要雷子如期送來,孟津之戰便無大礙。”
姬發鬆了口氣,笑道:“有鴻蒙宗相助,先生運籌帷幄,伐商之事,定能成功。明日我便昭告岐周百姓,尊先生為師尚父,擇吉日誓師伐商!”薑子牙頷首,目光望向窗外的夕陽,夕陽將渭水染成金紅色,如同一道通往朝歌的血路——他知道,從今日起,西岐與商朝的生死較量,便正式拉開了序幕。
三、鎬京誓師·民心聚岐周
三日後,鎬京城外的校場上,七萬西岐士卒列成方陣,甲胄在陽光下泛著冷光,長槍如林,旌旗獵獵。校場中央築起一座高台,姬發身著金色戰甲,手持青銅劍,立於高台之上;薑子牙身披鴻蒙宗所贈的“玄元道袍”,腰懸“斬妖劍”,站在姬發身側,神色莊重。
高台之下,數萬岐周百姓扶老攜幼而來,手中捧著五穀、美酒,要為即將出征的將士送行。一位白發老者拄著拐杖,走到高台前,高聲道:“君上!呂先生!商紂害我族人、奪我糧田,我等早已恨之入骨!今日將士們伐商,我願將家中存糧儘數捐出,助將士們早日滅商,還天下太平!”
老者話音剛落,百姓們紛紛響應,有的高呼“伐商必勝”,有的將手中的五穀、美酒遞向士卒,還有的年輕子弟跪在地上,請求加入軍隊:“君上,讓我們也參軍吧!我們要隨將士們一起殺到朝歌,為死去的親人報仇!”
姬發望著台下群情激昂的百姓,眼中閃過淚光,他抬手示意眾人安靜,朗聲道:“父老鄉親們!商紂暴虐,天怒人怨,今日我西岐舉兵伐商,非為爭天下,而是為救萬民於水火!凡參軍者,家中賦稅減免三年;若戰死沙場,其家人由官府供養終身!我姬發在此立誓,若不滅商紂、還天下清明,便永不回西岐!”
“滅商紂!還清明!”七萬士卒齊聲高呼,聲音震得校場周圍的樹木簌簌作響。薑子牙走上前,手中舉起一麵玄色大旗,旗上用金線繡著一個“周”字,旗角綴著的鈴鐺隨風作響:“將士們!此乃‘伐商令旗’,今日我持此旗,與諸位同赴戰場!南宮將軍!”
南宮適從方陣中走出,單膝跪地:“末將在!”“命你為先鋒大將,率五萬士卒,三日內取孟津,為大軍開辟道路!”薑子牙沉聲道。“末將領命!”南宮適起身,接過令旗,轉身躍上馬背,高呼:“先鋒軍,隨我出發!”
五萬先鋒士卒齊聲應和,跟著南宮適朝著孟津方向疾馳而去,馬蹄揚起的塵土遮天蔽日,百姓們紛紛揮手送行,直到軍隊的身影消失在遠方。姬發望著遠去的軍隊,對薑子牙道:“先生,孟津之戰,就拜托了。我會留在鎬京,籌備後續糧草、兵員,為大軍提供支援。”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薑子牙點頭,目光望向東方的天空,隻見雲層中隱隱有一道金光閃過——那是源初七子中的雷子攜“落寶金錢”趕來的跡象。他笑道:“君上放心,孟津之戰,我已有萬全之策。待南宮將軍拿下孟津,我便率剩餘兩萬士卒出征,與他彙合,直逼朝歌。”
此時,玄空長老派來的仙鶴再次盤旋而至,鶴背上的錦盒中,除了“落寶金錢”,還有一封竹簡,上麵寫著:“巫妖劫後,帝俊、太一已率金烏部族駐守東境,若商軍請妖族相助,帝俊會暗中阻之;玄冥祖巫亦在朝歌附近設下‘護民陣’,保無辜百姓不受戰亂之苦。道尊龍宇在起源殿推演,伐商之事,雖有波折,終能成功。”
薑子牙將竹簡遞給姬發,姬發看完後,長長舒了口氣:“有鴻蒙宗、帝俊、玄冥相助,伐商之路,定能少些阻礙。先生,我們這便回殿,再細化後續之策,務必讓大軍順利抵達朝歌,滅了商紂!”
夕陽西下,鎬京的炊煙嫋嫋升起,與校場上殘留的旌旗相映成趣。姬發與薑子牙並肩走下高台,身後是民心凝聚的岐周百姓,身前是通往朝歌的伐商之路——這條路雖布滿荊棘,卻承載著天下蒼生的希望,而他們知道,隻要君臣同心、仙凡相助,終能踏過荊棘,迎來清明的曙光。
四、孟津初戰·落寶破珠
南宮適站在孟津城頭,望著東方的朝歌方向,心中感慨:“師尚父果然料事如神,若不是玄空長老送來的‘落寶金錢’,今日想拿下孟津,怕是要付出天大的代價。”身旁的雷子收起落寶金錢,笑道:“南宮將軍不必過謙,若非你調度有方,將士們奮勇拚殺,單憑一件法寶,也難破這堅城。如今孟津已破,我需即刻回鴻蒙宗複命,玄空長老還等著知曉前線戰況,好為後續伐商之事謀劃。”
南宮適點頭,命人取來乾糧與清水,遞予雷子:“辛苦道友了,路上務必小心。待我休整士卒、清點糧草後,便派人回鎬京向君上與師尚父報捷,再候下一步指令。”雷子接過物資,縱身躍起,化作一道金光消失在天際。
此時,副將匆匆趕來,抱拳道:“將軍,城中已清點完畢。共繳獲商軍糧草二十萬石、兵器三萬件,俘虜商軍一萬五千人。那些俘虜多是被商紂強征的平民,哭著求我們放他們回家,該如何處置?”南宮適沉吟片刻,想起姬發“吊民伐罪”的囑托,道:“傳令下去,凡願歸家的俘虜,每人發三鬥糧食,放他們回鄉;若願加入西岐軍,便編入後備營,待訓練後再補入前線。切記不可虐待俘虜,咱們伐商是為救民,不是為害民。”
副將領命而去,城中很快響起俘虜們的歡呼聲。南宮適走上城頭,望著黃河奔騰東流,心中清楚,孟津隻是伐商的第一步,接下來要麵對的,是朝歌周邊的重重關卡,還有商紂手中更多的截教仙師。他抬手摸了摸懷中薑子牙所贈的“定身符”,指尖傳來符籙的溫熱,心中的底氣又足了幾分——有師尚父運籌,有鴻蒙宗相助,哪怕前路再險,也定能一步步逼近朝歌,完成伐商大業。
五、鎬京報捷·定策下朝歌
三日後,鎬京議事殿內,姬發正與薑子牙查看糧草調配冊,殿外忽然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報捷的斥候手持孟津城的城門鑰匙,快步闖入殿中,單膝跪地:“君上!師尚父!南宮將軍已拿下孟津!斬殺商將魯雄,繳獲糧草二十萬石,俘虜一萬五千人,趙公明被雷子道友以‘落寶金錢’破了定海珠,狼狽逃回朝歌!”
姬發猛地站起身,手中的竹簡“啪”地掉在地上,他快步走到斥候麵前,一把抓住斥候的手臂:“你說什麼?孟津真的拿下了?南宮將軍可有傷亡?”斥候連忙答道:“南宮將軍無恙,我軍僅傷亡兩千餘人,是大勝!南宮將軍已休整士卒,候君上與師尚父的下一步指令!”
薑子牙走上前,撿起地上的竹簡,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君上請看,孟津一破,黃河天險已為我所用。接下來,我們可兵分兩路:一路由南宮將軍率領,沿黃河東進,攻取朝歌外圍的牧野;另一路由我親自領兵,從西岐出發,經太行山脈,繞至朝歌北側,形成夾擊之勢。”
姬發接過竹簡,平複了激動的心情,點頭道:“師尚父的計策甚好!隻是太行山脈險峻,師尚父領兵前往,需多帶些熟悉地形的向導,以防不測。我這便傳令下去,讓太顛將軍從西境調兩萬糧草,送往孟津,再從鎬京征兵三萬,補充南宮將軍的兵力。”
正說著,散宜生捧著一份名冊匆匆趕來:“君上!師尚父!自孟津大捷的消息傳開後,周邊諸侯紛紛派使來鎬京,願與西岐結盟伐商!這是諸侯名冊,共十二位諸侯,兵力加起來有五萬餘人,已在鎬京城外候命!”
“好!好!好!”姬發連說三個“好”字,眼中滿是振奮,“諸侯響應,這是天意要滅商紂!散大夫,你即刻去城外迎接諸侯使者,設宴款待,我與師尚父隨後便到。待與諸侯定下盟約,便可合兵一處,共伐朝歌!”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散宜生領命而去,薑子牙望著姬發激動的神情,溫聲道:“君上,諸侯雖願結盟,卻也需提防其中有異心者。商紂定會派人遊說諸侯,許以重利,咱們需早做防備,可與諸侯定下‘共伐商紂、共享太平’的盟約,再以鴻蒙宗的名義作保,讓諸侯不敢輕易反水。”
姬發點頭:“師尚父考慮周全。玄空長老曾說,鴻蒙宗在洪荒頗有威望,有鴻蒙宗作保,諸侯定能安心。今日晚宴,我便請諸侯使者轉告各諸侯,待滅了商紂,西岐願與各諸侯分治天下,絕不獨吞功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