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岐周風起·盟旗初立
西岐的孟春來得比往年早,渭水河畔的冰麵剛融開半尺,岸邊的垂柳已冒出嫩黃的芽尖。但這溫潤的春意卻壓不住岐周大地底下湧動的暗流——從朝歌傳來的急報昨夜剛遞到相府,商紂又斬了兩位直言進諫的大臣,連他們的家眷都被貶為奴隸,押往鹿台做苦役。消息傳開,西岐的街巷裡少了往日的笑語,百姓們攥著拳頭在屋角私語,眼中的怒火比灶膛裡的柴火更旺。
相府後院的演武場早已改造成誓師台的雛形。三千名工匠趕了七日七夜,用從終南山運來的青石板鋪就三丈高的壇台,台麵正中央立著一根合抱粗的青銅柱,柱身鑄著“順天應人”四個大篆,是薑子牙親手題寫的。壇下東西兩側各列著五十麵旌旗,東側繡著“周”字玄鳥紋,西側繡著“吊民伐罪”四個赤金大字,風一吹過,百餘麵旗幟齊齊獵獵作響,聲震四野。
天還未亮,薑子牙已披好銀色戰甲。這副戰甲是闡教十二金仙合力煉製的,甲葉上綴著三百六十顆避塵珠,行走時不見半點風塵,甲胄內側繡著太乙真人親繪的護心符篆,能擋刀劍符印。他將封神榜貼身藏在戰甲內袋,又取過案上的拂塵——這拂塵看似普通,實則是玉虛宮所賜的“戊己杏黃旗”所化,危急時刻能召萬道金光護身。銅鏡裡的老者須發皆白,卻雙目如電,眼角的皺紋裡藏著半生的隱忍與期盼。
“相父,諸侯聯軍已在城外紮營,東伯侯薑文煥、南伯侯鄂順親自率部來了。”楊戩的聲音在門外響起,他一身銀甲,背後懸著三尖兩刃刀,刀鞘上的混沌魔龍殘魂隱約在暗光中流轉——這是龍曦前些日子特意送來的法寶,說是能助西岐破敵。
薑子牙推門而出,隻見府外的大道上煙塵滾滾,各路諸侯的兵馬正陸續入城。東伯侯的隊伍最是雄壯,三萬鐵騎的甲胄在晨光中泛著冷光,薑文煥胯下馬匹打著響鼻,手中的大砍刀上還沾著趕路時斬殺凶獸的血跡。南伯侯鄂順帶著兩萬水軍,雖然剛從黃河而來,衣甲濕漉漉的,卻個個精神抖擻。北伯侯崇黑虎的隊伍稍晚些到,他身後跟著三千藤甲兵,藤甲上塗著特製的防火油,刀槍難入。
“三位伯侯遠道而來,子牙有失遠迎。”薑子牙拱手行禮,目光掃過三位諸侯身後的隊伍,心中暗算——加上西岐本身的十萬兵馬,此次聯軍已有十八萬之眾,雖不及商軍數量,卻皆是精銳。
薑文煥上前一步,攥著薑子牙的手沉聲道:“相父不必多禮!紂王害我父親慘死,此仇不共戴天!今日能隨相父伐商,正是我報仇雪恨之時!”他話音剛落,身後的士兵齊齊高呼“報仇”,聲浪直衝雲霄。
鄂順也接口道:“朝歌如今苛捐雜稅多如牛毛,我轄地百姓連樹皮都快吃光了。再不出兵,恐怕不等紂王來伐,百姓就先餓死了!”崇黑虎連連點頭,從懷中掏出一封血書:“這是我從朝歌密探那裡得來的,紂王為了建鹿台,已經抓了十萬百姓做苦役,死在工地的不計其數。”
薑子牙接過血書,指尖撫過那些乾涸的血跡,眼中的寒光更甚。他將血書遞給身後的散宜生:“把這些事跡抄錄百份,分發給各營將士,讓他們知道我們為何而戰。”
正說著,天空中傳來鶴唳之聲。眾人抬頭望去,隻見闡教十二金仙踏著祥雲而來,元始天尊的玉虛宮令牌懸在雲端,散發出淡淡的金光。太乙真人笑著降下雲頭:“子牙,師尊命我等前來助你,此次伐商,天道佑之。”緊接著,哪吒踩著風火輪而來,手中火尖槍紅光閃爍;雷震子展開風雷二翅,落在壇下,身後跟著扛著四不像的童兒。
薑子牙見狀大喜,忙引著眾人往誓師台走去。此時的誓師台周圍已聚滿了百姓,老人們提著自家釀的米酒,婦人抱著剛做好的乾糧,孩子們舉著用布縫的小旗幟,踮著腳尖往台上望。一位白發老者擠到台前,捧著米酒哽咽道:“相爺,我兒子死在鹿台工地了,您一定要為我們報仇啊!”
薑子牙接過米酒,對著老者深深一揖:“老丈放心,子牙今日立誓,不推翻紂王暴政,絕不班師回朝!”百姓們聞言,紛紛將手中的乾糧、米酒往將士們手中塞,哭聲與歡呼聲交織在一起,漫過了整個西岐城。
二、壇前點將·軍威如嶽
巳時三刻,陽光正好照在誓師台的青銅柱上,反射出刺眼的光芒。薑子牙緩步走上壇台,手中拂塵一揮,壇台瞬間安靜下來,連風吹旗幟的聲音都清晰可聞。他目光掃過十八萬將士,聲音透過法術傳遍四野:“諸位將士,諸位諸侯,今日我等在此誓師,不為爭權奪利,隻為吊民伐罪!”
“吊民伐罪”四個字剛出口,壇下突然刮起一陣狂風,西側的五十麵赤金旗幟獵獵作響,仿佛在應和他的話語。薑子牙指著東方,聲音陡然提高:“那商紂帝辛,繼位以來,造酒池肉林,設炮烙之刑,剖比乾之心,囚姬昌於羑裡!他寵妲己,害忠良,視百姓如草芥,視人命如螻蟻!”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他每說一句,將士們的拳頭就攥緊一分,眼中的怒火幾乎要噴薄而出。薑子牙取出那封血書,高聲念道:“朝歌密報,鹿台工地十日之內,餓死、累死百姓三千餘人!孟津渡口,因賦稅過重,百姓投河自儘者百餘人!這等暴政,天地不容!”
“天地不容!”十八萬將士齊聲高呼,聲浪震得壇上的青銅柱嗡嗡作響,遠處的渭水都泛起了漣漪。
“昔日商湯滅夏桀,以吊民伐罪為名,得天下民心;今日我等伐紂,亦是順天應人之舉。”薑子牙引用《孟子》中的典故,聲音擲地有聲,“孟子有雲:‘聞誅一夫紂矣,未聞弑君也。’紂王失德,早已不是天下共主,隻是殘害百姓的獨夫民賊!”
話音剛落,雲端突然降下一道金光,落在薑子牙手中,化作一柄黃鉞白旄。散宜生上前一步,高聲唱喏:“奉周武王令,拜薑子牙為伐商大將軍,賜黃鉞白旄,總理三軍,得專征伐!”
薑子牙接過黃鉞白旄,對著西岐王宮的方向深深一揖。黃鉞是權力的象征,可先斬後奏;白旄是征伐的信物,代表著天子的意誌。這兩樣東西,是昨夜武王姬發親自送到相府的,臨行前姬發握著他的手說:“相父,天下百姓的安危,就托付給您了。”
“謝大王!”薑子牙起身,將黃鉞白旄立於壇上,開始點將。
“哪吒聽封!”
“在!”哪吒踩著風火輪飛至壇前,單膝跪地,火尖槍拄在地上,發出“當”的一聲脆響。
“封你為伐商大元帥,統領前軍三萬,賜火鸞火鳳,可日行三千裡,遇敵先行出擊!”薑子牙話音剛落,雲端落下兩隻神鳥,羽毛如烈火般鮮紅,落在哪吒身旁,發出清脆的鳴叫。
“領命!”哪吒大喜,翻身騎上一隻神鳥,在空中盤旋一周,引得將士們齊聲喝彩。
“楊戩聽封!”
“在!”楊戩上前,三尖兩刃刀橫在胸前,行了一禮。
“封你為伐商左先鋒,統領中軍五萬,賜你‘清源妙道符’,可破妖邪幻術,遇敵則督陣中路!”薑子牙將一道符篆擲給楊戩,符篆落在他手中,化作一道青光融入刀身。
“領命!”楊戩拱手應道,眼中閃過一絲堅毅。
“雷震子聽封!”
“在!”雷震子展開風雷二翅,懸浮在壇前,雷公鑿在手中閃閃發光。
“封你為伐商右先鋒,統領後軍四萬,賜你‘風雷鼓’,可召雷霆,遇敵則斷其後路!”薑子牙取出一麵鼓,鼓身刻著雷紋,一敲之下,遠處傳來隱隱的雷聲。
“領命!”雷震子接過風雷鼓,用力一敲,風雷之聲大作,將士們的士氣更盛。
接著,薑子牙又封南宮適為糧草官,掌管十八萬大軍的糧草;封散宜生為軍師,輔佐自己謀劃軍機;封黃飛虎為騎兵統領,掌管三萬鐵騎。每封一員大將,壇下就響起一陣歡呼,將士們舉著兵器,齊聲高呼“威武”。
點將完畢,薑子牙目光轉向三位伯侯:“東伯侯薑文煥,率部為東路軍,從孟津渡河,直取朝歌東門;南伯侯鄂順,率部為南路軍,從潼關出擊,牽製商軍兵力;北伯侯崇黑虎,率部為北路軍,從太行山口進軍,斷商軍後路。三路大軍,五日之後在朝歌城外會師!”
“得令!”三位伯侯齊聲應道,轉身各自去整頓兵馬。
此時,壇下突然傳來一陣騷動,隻見一群百姓抬著十幾口大缸走上前來,為首的正是那位白發老者。他對著薑子牙磕頭道:“相爺,這是我們百姓湊的米酒,給將士們壯行!願將士們旗開得勝,早日推翻暴政!”
薑子牙走下壇台,親自為前排的將士倒上米酒,眼眶微微發紅:“諸位將士,百姓們的期盼,就是我們的使命!今日飲下這碗壯行酒,明日定要讓朝歌百姓過上安穩日子!”
十八萬將士接過米酒,一飲而儘,將酒碗摔在地上,“砰砰”的碎裂聲連成一片,在西岐城上空久久回蕩。哪吒騎著神鳥,在空中大喊:“出發!”緊接著,前軍三萬將士率先開拔,旗幟引路,甲胄生輝,朝著東方而去。
三、天道示警·暗流湧動
就在西岐大軍開拔之際,朝歌的摘星樓內,紂王正摟著妲己飲酒作樂。樓外寒風刺骨,樓內卻溫暖如春,地上鋪著整張的獸皮,桌上擺滿了山珍海味。妲己穿著綾羅綢緞,手中把玩著一顆夜明珠,嬌聲說道:“大王,聽說西岐薑子牙要起兵造反,您怎麼一點都不著急啊?”
紂王哈哈一笑,將杯中酒一飲而儘:“小小西岐,也敢與朕為敵?朕有七十萬大軍,還有梅山七怪相助,薑子牙不過是個老匹夫,翻不起什麼大浪!”他話音剛落,窗外突然響起一聲炸雷,明明是晴天,卻落下幾滴血雨,濺在窗台上,殷紅刺眼。
妲己臉色一變,心中湧起一股不祥的預感。她雖是千年狐妖,卻也能感受到天道的警示,那血雨之中,藏著濃濃的殺氣。正說著,太師聞仲匆匆闖入,他一身戎裝,臉上帶著焦急之色:“大王,不好了!西岐薑子牙在孟津誓師,十八萬大軍已經殺過來了,東伯侯、南伯侯、北伯侯都投靠了他!”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紂王手中的酒杯“哐當”一聲摔在地上,臉色瞬間變得慘白:“什麼?那三個逆賊竟敢背叛朕!傳朕旨意,命梅山七怪即刻出征,再調二十萬大軍守孟津,一定要把薑子牙的腦袋砍下來!”
聞仲歎了口氣,躬身道:“大王,梅山七怪已經領命去了,但西岐有闡教仙人相助,恐怕……”
“怕什麼!”紂王打斷他的話,眼中閃過一絲狠厲,“朕還有東皇鐘!當年太一帝俊留下的東皇鐘還在太廟,朕這就去請出來,定能鎮壓那些妖道!”他說著,不顧妲己的阻攔,起身往太廟而去。
太廟深處,一口巨大的銅鐘靜靜矗立,正是當年巫妖量劫時太一使用的東皇鐘。此鐘重達萬斤,鐘身上刻著日月星辰、山川草木,蘊含著無窮的力量。紂王走到鐘前,伸手撫摸著鐘身,眼中閃過貪婪的光芒:“隻要有此鐘在手,薑子牙算什麼!”他正要敲響東皇鐘,突然聽到鐘內傳來一聲冷哼,一股強大的力量將他彈開,摔在地上。
“此鐘乃先天靈寶,豈是你這暴君能使用的?”一個蒼老的聲音從鐘內傳出,正是太一的殘魂。當年巫妖劫落幕,龍宇收了帝俊和太一的殘魂,後來在三皇五帝時期為他們重塑金烏肉身,如今太一雖已追隨龍宇,但東皇鐘內仍殘留著他的意念。
紂王又驚又怒,指著東皇鐘罵道:“大膽妖孽,竟敢阻攔朕!”他起身要再上前,卻被一股無形的力量困住,動彈不得。太一的聲音再次響起:“你殘害忠良,欺壓百姓,早已失去天命,今日西岐伐商,乃是天道輪回,你休要逆天而行!”
就在這時,妲己匆匆趕來,見紂王被困,忙取出一條絲巾,口中念動咒語。絲巾化作一條毒蛇,朝著東皇鐘咬去,卻被鐘身散發的金光燒成了灰燼。妲己慘叫一聲,後退幾步,眼中充滿了恐懼。太一的聲音帶著殺意:“你這狐妖,惑亂君心,他日定讓你魂飛魄散!”
紂王見狀,嚇得魂飛魄散,連滾帶爬地逃出了太廟。回到摘星樓,他癱坐在椅子上,渾身發抖:“怎麼辦?東皇鐘用不了,梅山七怪能擋住薑子牙嗎?”
妲己定了定神,湊到紂王耳邊低語:“大王,我聽說昆侖山有位通天教主,他的截教弟子眾多,個個身懷絕技。我們可以派人去請他相助,隻要許以重利,他定然會幫我們。”
紂王眼前一亮,連忙點頭:“好!快派人去昆侖山!隻要能打敗薑子牙,朕什麼都願意給!”
與此同時,西岐大軍已經行至孟津渡口。薑子牙站在船頭,望著滔滔黃河水,眉頭微微皺起。他掐指一算,臉色突然變了:“不好,紂王派人去請截教相助了。”
楊戩走到他身邊,順著他的目光望去:“相父,截教弟子眾多,若是他們插手,恐怕戰事會更加艱難。”
薑子牙歎了口氣:“通天教主雖有通天徹地之能,卻過於護短。他的弟子中,不少人助紂為虐,此次恐怕不會善罷甘休。”正說著,天空中傳來一陣鳥鳴,一隻青鳥落在船頭,口中銜著一封書信。
薑子牙取下書信,展開一看,是玄空派人送來的。信中寫道:“截教已應紂王之請,通天教主將於三日後在誅仙陣前阻截大軍,可速請元始天尊前來相助。另,龍曦仙子已率鴻蒙宗弟子在潼關等候,可與其會師。”
薑子牙心中一安,玄空是鴻蒙宗大長老,跟隨龍宇多年,消息向來靈通。他忙命人將信送給元始天尊,又對楊戩道:“傳令下去,加速行軍,三日之內必須趕到誅仙陣,與龍曦仙子會合。”
楊戩領命而去,大軍加快了速度,船隻在黃河上破浪而行,留下一道道長長的水痕。此時的誅仙陣前,通天教主已經布下了誅仙、戮仙、陷仙、絕仙四把寶劍,陣中霧氣彌漫,殺氣騰騰。截教弟子們站在陣前,個個凶神惡煞,為首的是多寶道人,手中拿著一件法寶,正是當年羅喉留下的弑神槍。
“薑子牙,你這老匹夫,竟敢背叛朝廷,今日定讓你葬身於此!”多寶道人高聲喝道,聲音透過陣法傳遍四野。他身後的截教弟子紛紛附和,罵聲不絕。
就在這時,遠處傳來一陣馬蹄聲,龍曦騎著一匹黑馬而來,手中三尖兩刃槍閃爍著寒光,槍身融合的混沌魔龍殘魂在暗光中遊走。她身後跟著鴻蒙宗的弟子,個個身著黑衣,氣息沉穩。龍曦勒住馬韁,對著多寶道人冷笑道:“多寶道人,你助紂為虐,就不怕遭天譴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