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岐山秋霽·神台待封
七月十五中元日,岐山之巔的晨霧似乳脂般濃稠,將九丈高的封神台裹得嚴嚴實實。三千周軍列成四方方陣,褪去了染血的甲胄,身著素麻短褐,腰間麻絛隨風輕擺——這是為人族亡魂守喪的規製,他們手中長戈斜指地麵,戈尖凝著未乾的露水,如泣血的淚滴。山風卷過鬆濤,裹挾著牧野戰場殘留的硝煙氣息,將將士們低沉的誓言吹向天際:“護英靈歸位,守天地秩序!”
封神台以商周陣亡將士的骸骨為基,每一塊骨殖上都用朱砂刻著姓名籍貫,曆經月餘風雨仍清晰可辨。台周繞著九根青銅蟠龍柱,柱身盤纏的玄鳥商族圖騰)與饕餮周族圖騰)龍首相對,利爪扣著柱身的裂痕,似在無聲訴說兩朝興替的慘烈。台心立著一通丈許高的無字玄鐵碑,碑前的白玉案上,三牲牛、羊、豕)毛色鮮亮,五穀稻、黍、稷、麥、菽)顆粒飽滿,百果桃、李、杏、栗)泛著瑩潤光澤。最觸目的是兩個特製玉匣:其一盛著商紂自焚前遺落的玄玉佩,裂痕中仍嵌著焦痕;其二鋪著錦緞,中央凝著暗紅血漬——那是比乾剖心時濺在龍案上的忠血,經鴻蒙宗弟子以源力封存,至今未凝。
卯時初刻,一道青光自西岐方向疾馳而來,落地化作身著玄色道袍的薑子牙。他頭戴紫金道冠,冠上嵌著元始天尊所賜的“護道珠”,左手托杏黃旗,旗麵流轉的混沌清氣將周遭霧靄推開三尺;右手握著玄鐵令,令身刻滿“敕神”篆文,是當年在玉虛宮受領的封神信物。身後跟著十二名鴻蒙宗派來的巫祝,皆手持青銅盆,盆中晨露取自終南山之巔,摻了三滴東海萬年玄冰下的靈水,尚未靠近封神台,便有淡淡的清輝溢出。
“師尊有旨,辰時正刻封神。”薑子牙踏上第一級台階時,台基骸骨突然輕顫,似有無數英靈在回應。他目光掃過台下,隻見武王姬發率文臣武將立在東側,身著縞素,神色肅穆;商軍遺屬聚在西側,有老婦抱著戰死之子的衣冠,默默垂淚。更遠處的雲端,隱約可見闡教十二金仙的法相,太乙真人懷中的九龍神火罩不時閃過紅光,懼留孫撚訣維持著地脈穩定——這封神台恰處洪荒龍脈餘脈之上,需得高人鎮場方能穩得住天地靈氣。
“淨台!”薑子牙一聲令下,十二名巫祝即刻繞台三匝,將青銅盆中的靈水緩緩灑向台基、龍柱與玄鐵碑。靈水落地之處,騰起縷縷白煙,伴隨著細微的嗚咽聲,那是滯留戰場的孤魂被靈水安撫。巫祝們齊聲念誦:“天地清明,陰陽有序;英靈歸位,各安其序。今以聖水淨台,迎天地共鑒!”
念誦聲未落,山風驟起,濃霧翻湧著退向四周。北邙山的鬼火如流螢般彙聚而來,朝歌方向飄來的陰雲在台頂凝結成雲團,牧野戰場的殘破戰旗虛影在雲間閃現。雲層中隱約傳來金戈交擊之聲,混雜著嬰兒啼哭與老婦悲泣,漸漸化作清越鐘鳴——昆侖山玉虛宮的鎮山鐘被元始天尊催動,鐘聲穿透雲霄,為封神儀式佐證。玄鐵碑在鐘聲中泛起微光,碑身暗紋漸顯,竟是一幅微縮的洪荒星圖。
此時,封神台西側突然騷動。一名身著商朝舊甲的漢子衝出人群,跪在台前三步外:“薑道長!我父乃是商軍裨將,戰死於孟津,為何封神名錄上無其名?”此言一出,數十名商軍遺屬紛紛附和,哭聲與質問聲混作一團。
薑子牙俯身扶起漢子,玄鐵令輕揮,一道青光掃過漢子眉心:“你父雖為商軍,卻在孟津之戰中護三百難民突圍,此等善舉已入功德簿。然封神榜定數於鴻鈞道祖,需陣亡仙將與有功之臣方能入列,你父乃凡人武將,死後自入輪回,來世可享福祿。”說話間,他取出一枚玉符遞過,“此乃鴻蒙宗‘安魂符’,可護你父魂靈安穩入輪回。”
漢子接過玉符,見符上靈氣流轉,當即叩首謝恩。其餘商軍遺屬見狀,雖仍有傷感,卻也不再喧嘩。薑子牙望向雲端,見鴻鈞道祖的紫霧虛影在天際一閃而逝,知道封神時機將近,遂踏上台心,將杏黃旗插在玄鐵碑旁——黃旗展開的刹那,混沌清氣彌漫全場,連山間的風都變得溫順起來。
二、敕令昭昭·英靈齊聚
辰時正刻,日頭升至半空,驅散了最後一絲晨霧。薑子牙登上台心,從袖中取出一卷泛黃帛書——那便是封神榜,以九天雲錦織成,邊緣綴著北鬥七星紋樣,上麵的名錄以戰死者心頭血混鬆脂寫成,字字泣血,隱隱有金光流動。此榜並非薑子牙所製,實乃鴻鈞道祖於紫霄宮推演三千年而成,後傳於元始天尊,再由天尊授其執行封神之事。
“天地玄黃,宇宙洪荒。”薑子牙的聲音如洪鐘般響起,穿透雲霄,“商周交兵,生靈塗炭。忠臣義士,含冤而亡;奸佞凶徒,伏誅當場。今奉鴻鈞道祖敕令、元始天尊法旨,開封神台,召天下英靈歸位。一則安魂,二則正序,三則教後世知:仁者不枉死,惡者不苟活!”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話音落下,封神榜突然無風自動,帛書展開三尺,露出第一行篆字。玄鐵碑同時爆發出金光,碑身浮現出“善惡有報,天道循環”八個大字,金光直射蒼穹,將雲層染成金色。台下諸侯百姓皆跪伏於地,連闡教金仙都斂去法相,以示對天道的敬畏。
“引魂!”薑子牙揮動玄鐵令,台側突然走出一名身著青衫的男子,手持引魂幡,幡麵繪著太極圖,正是軒轅黃帝時期的總兵官柏鑒。他當年助黃帝敗蚩尤,卻被火氣打入北海,成了遊魂,後經清虛道德真君指引,得薑子牙相助恢複形體,專職負責接引陣亡英靈。
柏鑒揮動引魂幡,口中念誦引魂咒:“塵歸塵,土歸土,英靈聽我呼……”咒語剛起,天際便裂開一道縫隙,無數道各色魂光從四麵八方彙聚而來:有身著朝服的文臣,有披堅執銳的武將,有駕雲而來的仙者,有持械怒目的妖修。魂光落地時,自動按生前陣營分列兩側,商軍英靈在西,周軍英靈在東,仙妖之魂則立於後方,雖有舊怨,卻在混沌清氣的壓製下不敢妄動。
薑子牙目光掃過英靈隊列,見為首幾人魂光最為凝實:西側第一人身著商朝太師冠帶,腰間懸著雌雄雙鞭,正是聞仲;東側為首者身披周軍鎧甲,手持虎頭槍,乃是黃飛虎;仙者隊列中,鄧華、蕭臻等闡教弟子的魂靈泛著青光,趙江、袁角等截教天君的魂靈則帶著淡淡的紫霧。更遠處,有兩道魂光若隱若現,正是被太極圖煉化的殷洪與被耕犁鋤死的殷郊,受封神榜牽引,勉強維持著形體。
“諸神歸位,聽候冊封!”薑子牙高舉封神榜,帛書再次展開,金光將整個岐山籠罩。此時,起源殿方向傳來一道細微的清輝,悄無聲息地融入封神榜——玄空大長老昨夜托夢於他,言明龍宇道尊雖不直接乾預封神,卻以起源珠之力護住榜上英靈魂靈,免其受劫氣侵擾。
台下突然傳來一聲驚呼,眾人抬頭望去,隻見玄鐵碑前的玉匣紛紛開裂,比乾的忠血化作一道紅光,商紂的玉佩焦痕化作一縷黑煙,分彆融入對應的魂光之中。柏鑒高聲唱喏:“第一等,忠直昭昭,護國庇民!請比乾魂靈登台!”
紅光閃爍間,比乾的魂靈已立於台心。他身著商朝丞相朝服,胸前補子裂著一道缺口,正是當年剖心之處,手中緊攥著半塊染血的衣襟——那是他死前最後一次勸諫紂王時,被妲己唆使宮人撕破的。薑子牙上前一步,玄鐵令按在他額間,清聲道:“比乾,你剖心明誌,以死諫君,忠貫日月,感天動地。今封你為文曲星君,主天下文運,司科舉、掌詞章,護佑讀書人明是非、守正道!”
玄鐵令落下的瞬間,一道青光自封神榜射出,融入比乾魂靈。他的魂靈漸趨凝實,朝薑子牙長揖一禮,又望向台下商軍遺屬,目光溫和如昔。“丞相!”西側重的老婦泣不成聲,對著魂光叩拜不止。比乾微微頷首,魂靈化作一道青玉色星光,直上穹蒼——眾人仰頭可見,北鬥七星旁多了一顆亮星,光華柔和,經久不散。
“第二等,孝悌感天,舍身成仁!請伯邑考魂靈登台!”柏鑒的聲音再次響起。
一道溫潤的白光飄上台來,伯邑考的魂靈身著素色長袍,懷中抱著七弦琴,琴弦泛著淡淡的銀光——傳聞這琴弦是他被紂王烹殺後,其魂靈以自身靈韻所凝。他麵色平靜,不見怨懟,唯有提及父親姬昌時,眼中才閃過柔光。“伯邑考,你為救父甘受屠戮,孝感天地,於紂宮之中守節不屈。今封你為中天北極紫微大帝,主天地經緯,司四季、掌星辰,護佑九州風調雨順!”薑子牙將一枚玉玨放在他掌心,那是武王姬發特意獻上的傳國玉佩一角。
伯邑考輕撫琴弦,一曲《思親操》清越悠揚,山風伴奏,鬆濤和鳴。眾人聞之,胸臆間的悲戚漸散,隻覺心神安寧。曲終之時,他魂靈化作一道金光,融入紫微星——刹那間,穹蒼中紫微星大亮,其光如日,映得群山皆白,連封神台的青銅柱都鍍上了一層金輝。
“第三等,忠君愛國,剛愎自用!請聞仲魂靈登台!”
這一次,西側英靈隊列中響起一陣騷動,聞仲的魂靈身著鎧甲,手持雌雄雙鞭,大步流星踏上台來。他仍是當年出征前的模樣,隻是眉心間多了一道淡淡的灰氣——那是助紂為虐留下的業障。“聞仲,你輔商數十年,忠心可嘉,卻剛愎拒諫,助紂為虐,致生靈塗炭。今封你為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司雷霆之威,主刑罰、掌災厄,罰世間不仁不義之徒!”薑子牙的聲音帶著一絲凝重,玄鐵令落下時,特意引了一縷混沌清氣,幫其化解部分業障。
聞仲垂首片刻,握緊了手中雙鞭:“某雖有錯,卻無愧商王。此職某接下,定不叫奸佞之徒逍遙法外!”話音剛落,魂靈化作一道紫電,直入雲霄。天際當即滾過悶雷,似是應和他的誓言,紫電在雲層中化作雷部法印,隱約可見“懲惡”二字。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三、仙將歸位·星鬥列張
巳時三刻,封神儀式進入高潮。薑子牙翻開封神榜中篇,柏鑒引魂的速度漸快,各色魂光接連登台,或受封正神,或領副職,每一次冊封都有天地異象相伴。
“鄧九公魂靈登台!”柏鑒的聲音帶著幾分敬意。這位原商軍大將棄暗投明後,在牧野之戰中立下首功,最終死於商軍叛徒暗算。鄧九公的魂靈身披周軍鎧甲,手中仍攥著半截斷矛——那是他斬殺商軍先鋒時留下的信物。“鄧九公,你棄暗投明,戰功赫赫,護周軍破敵無數。今封你為青龍星君,鎮東方生氣,主兵戈、掌穀祿,護佑百姓安居樂業!”薑子牙將一枚虎符交給他,那是武王親賜的“破敵符”所化。
鄧九公舉矛向天,大喝一聲:“願為天下蒼生計!”魂靈化作青色雲氣,縈繞在封神台東側,與天際東方青龍七宿遙相呼應,七宿當即亮起青光,形成一道完整的龍形星象。台下周軍將士齊聲歡呼,不少人淚濕衣襟——他們曾與鄧九公並肩作戰,此刻見其得封正神,無不欣慰。
“黃飛虎魂靈登台!”黃飛虎的魂靈剛一出現,台下便響起一片啜泣聲。這位武成王為反商暴政,棄家投周,全家十餘口戰死沙場。他身著虎頭鎧甲,手中青龍刀上仍凝著煞氣,卻在見到兒子黃天化的魂靈時,眼中煞氣漸消。“黃飛虎,你反商暴政,護民安邦,麾下五嶽兵馬威震天下。今封你為東嶽泰山天齊仁聖大帝,掌管人間吉凶禍福,統轄五嶽諸神!”薑子牙話音剛落,五道山氣自東嶽、西嶽、南嶽、北嶽、中嶽彙聚而來,融入黃飛虎魂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