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霄宮的雲氣又一次漫過洪荒碎後的三界穹頂。這一日,三十三重天的淩霄寶殿外,仙霧如潮般湧動,雷部正神持斧鉞列陣,星宿群仙按方位侍立;修仙界的各大宗門宗主——無論是昆侖山玉虛宮的元始天尊、金鼇島碧遊宮的通天教主,還是萬壽山五莊觀的鎮元大仙,皆踏雲而來,衣袂間還沾著未散的洪荒碎星塵埃;幽冥輪回的奈何橋頭,平心娘娘攜十殿閻羅立在彼岸花畔,忘川水的嗚咽聲竟在此刻輕緩了三分。
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紫霄宮所在的虛空。自封神劫落幕、洪荒碎裂為三界六道後,這位最早證道成聖、曾三番開講道法的鴻鈞道人,已近千年未曾顯聖。而今三界初立,秩序如散沙,仙爭、神擾、人亂之事屢有發生——天界有新晉仙將恃力闖幽冥,擾輪回秩序;修仙界有宗門為奪靈脈大打出手,傷及無辜人族;人界先民雖得農耕之法,卻因部落爭地頻發流血,連幽冥的餓鬼道都因怨念激增而擁擠不堪。
就在眾仙神屏息等待時,紫霄宮的宮門緩緩洞開。不同於往日的霞光萬道,此次宮門內隻漫出一縷極淡的混沌清氣,清氣中,鴻鈞道人的身影緩緩浮現。他依舊是那身素色道袍,須發皆白卻麵色紅潤,手中拂塵輕擺,便有一道無形的力量擴散開來,將三界六道的空間壁壘輕輕撫平——那是封神劫後殘留的裂痕,此刻竟在這道力量下漸漸彌合。
“三界初分,六道始轉,若無規束,恐再陷劫亂。”鴻鈞的聲音不高,卻清晰地傳進每一位仙神耳中,甚至連修仙界山腳下耕作的人族先民,都隱約聽到一句“守序方能久安”。他抬手一揮,紫霄宮前的虛空驟然亮起,三道金色光柱分彆射向三十三重天、修仙界、幽冥輪回,每道光柱中,又分化出六道細小的流光,對應著天、人、阿修羅、畜生、餓鬼、地獄六道。
“先定天界之規,”鴻鈞的目光掃過淩霄寶殿方向,昊天上帝與瑤池金母立刻上前一步,垂首聽訓。“天界為三界之首,掌司天、定星、布雨之責,仙神需恪守‘各司其職,不越權柄’八字。”
他拂塵指向三十三重天的光柱,光柱中立刻浮現出天界規則的細則,字字如金,懸於虛空:
其一,天界仙神分階定職,自三清、四禦至雷部、星宿部、瘟部、鬥部,各掌一司,不得擅自越權。如雷部需依節氣布雷,不得因私怨亂劈凡界;星宿部需守星象軌跡,不得擅自更改星辰方位——此前有星宿仙官為助友奪位,私移帝星,致凡界王朝內亂三年,此等事今後若再發生,貶入輪回,曆十世貧苦。
其二,仙神不得乾涉凡界王朝更迭。封神劫中,闡截二教助周伐商,乃應劫之舉;而今劫亂已平,凡界人族有自己的氣運脈絡,仙神若再私自下凡扶保某朝某王,或授人仙法攪亂凡界秩序,輕則廢去修為百年,重則打入地獄道受刑。
其三,天界仙神需戒貪、戒嗔、戒癡。此前有仙將因貪念凡界珍寶,私自下凡盜取龍宮明珠,致四海震蕩;亦有仙娥因嗔恨同族,暗中散布謠言,挑起仙門爭鬥——此後凡犯“三戒”者,視情節輕重,或禁足淩霄寶殿悔過,或入修仙界曆“紅塵劫”,悟透“無求則剛”後方可歸位。
其四,天界需護佑三界生靈。凡遇域外邪魔入侵、星域碎塊撞擊三界等大難,天界需牽頭組織仙神抵抗,不得推諉。如日後修仙界遇滅界之禍,雷部、星宿部需第一時間馳援;幽冥輪回若遇怨靈暴亂,天界需派天兵協助平心娘娘鎮壓——三界本為一體,一界有難,三界共擔。
昊天上帝聽完,躬身領命:“弟子謹記師尊教誨,此後定當約束天界眾仙,依規行事,絕不敢有半分懈怠。”瑤池金母亦補充道:“弟子將在天庭設‘監仙台’,派清正仙官值守,每日記錄仙神言行,若有違規者,即刻上報處理。”
鴻鈞微微頷首,目光轉向修仙界的方向。元始天尊、通天教主、鎮元大仙等人皆上前,靜待規則宣讀。“修仙界乃人族修仙者聚居之地,亦是洪荒靈氣留存最盛之處,需守‘尊道貴德,不害生靈’之規。”
修仙界的光柱隨之亮起,細則如畫卷般展開:
其一,各宗門需明確定門規,禁絕“采補之術”“血祭之法”等邪道修行。此前有偏遠宗門為求速成,以凡人性命血祭心魔,致方圓百裡生靈塗炭,此等邪宗,今後一經發現,三界仙神共誅之,其宗門之地封印萬年,不得再滋生靈氣。
其二,宗門間爭端需以“論道”“比劍”等平和方式解決,不得擅自開戰,更不得波及無辜。如兩宗因爭奪靈脈起衝突,可請鎮元大仙、紅雲此時紅雲殘魂已在起源殿蘇醒,鴻鈞亦將其列為修仙界規的見證者之一)等德高望重者仲裁,若執意開戰,毀去對方山門或傷及凡民,需賠償對方損失,並派弟子入凡界行善百年,贖清罪孽。
其三,修仙者需尊重人族先民。修仙界多建於凡界名山之上,修仙者不得因自身修為高,便欺壓山下人族,更不得隨意取用人族財物、強占人族土地。凡需在凡界活動,需化為人形,遵守凡界禮法,如遇人族有難如洪水、瘟疫),需儘力相助——此乃“修仙先修心”,若連“善”字都做不到,縱有再高修為,也難成大道。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其四,修仙者進階需“順天應人”。突破金丹、元嬰、化神、渡劫等關鍵境界時,需感悟天地靈氣變化,不得強行逆天而行,更不得借“渡劫”之機擾亂周邊靈氣,致凡界出現旱災、蝗災。如某修仙者渡劫時引發天雷亂劈,毀去凡界村落,需入幽冥輪回,曆三世“救災之苦”,方可重回修仙界。
通天教主性子最是護短,卻也知此規乃為修仙界長久計,抱拳道:“師尊之規,利於宗門存續,弟子回去後便整頓碧遊宮,令門下弟子一一熟記,若有違規者,絕不姑息。”元始天尊亦道:“玉虛宮將傳下‘護民令’,凡門下弟子,每年需入凡界行善三月,以踐行‘尊道貴德’之理。”鎮元大仙則補充:“萬壽山可設‘仲裁台’,若有宗門爭端,弟子願出麵調解,絕不讓修仙界再陷亂局。”
鴻鈞點頭,最後將目光投向幽冥輪回。平心娘娘攜十殿閻羅上前,忘川水的水汽在他們腳下凝成淡淡的蓮花,彼岸花的紅色花瓣也似在靜聽。“幽冥輪回乃三界生靈魂魄歸處,掌‘善惡有報,輪回有序’之責,此乃三界穩定之根基,不得有半分差錯。”
幽冥光柱中的規則細則緩緩浮現,帶著一絲莊嚴與肅穆:
其一,輪回需依“善惡簿”定魂歸處。十殿閻羅需公正記錄生靈一生言行,善者入天、人二道,惡者入阿修羅、畜生、餓鬼、地獄四道,不得因私怨或受賄更改善惡簿。如某閻羅因受惡鬼賄賂,將大奸大惡之魂送入人道,一經查實,廢去閻羅之位,打入地獄道受“拔舌之刑”千年,再入畜生道曆五世受苦。
其二,不得擅自拘拿生靈魂魄。凡生靈陽壽未儘,除非有天界旨意如凡界忠臣需入天界為神)或修仙者渡劫失敗魂歸幽冥,否則黑白無常、牛頭馬麵不得提前拘魂。此前有小鬼因貪酒,誤將陽壽未儘的孩童魂魄拘入幽冥,致孩童肉身壞死,此等失誤,需由當事鬼差入“枉死城”服役百年,再助孩童魂魄入輪回,投個好胎,方可贖罪。
其三,地獄道刑罰需“罰惡勸善”,不得濫施酷刑。如惡鬼生前犯“殺百人”之罪,需受“刀山火海”之刑百年,以消其戾氣;若惡鬼已真心悔過,可減刑三成,送入畜生道曆一世溫順之命,再入人道;但若地獄鬼差為取樂,隨意加重刑罰,或對已悔過的惡鬼仍施酷刑,需與惡鬼同受刑罰,再貶入餓鬼道受苦五百年。
其四,忘川河、奈何橋、孟婆湯需依序運轉。凡魂魄入幽冥,需先過奈何橋,飲孟婆湯,忘儘前塵,方可入輪回——除非有特殊旨意如某些修仙者需保留記憶入輪回曆劫),否則不得擅自讓魂魄不飲孟婆湯。此前有孟婆因同情某魂魄,未讓其飲湯,致其帶著前世記憶入人道,引發家族恩怨糾葛,孟婆需閉門思過百年,期間由臨時孟婆值守,確保輪回秩序。
其五,阿修羅道需約束族人。阿修羅族性好鬥,常因爭奪幽冥資源與其他道衝突,平心娘娘需設“阿修羅監管使”,約束阿修羅族不得擅自攻擊人、天二道魂魄,亦不得擾亂輪回通道。若阿修羅族挑起戰亂,平心娘娘可請天界天兵協助鎮壓,戰後為首者需入地獄道受刑,族人則需入畜生道曆一世“隱忍之命”,以磨其好鬥之心。
平心娘娘躬身領命:“弟子定當嚴格執行此規,令十殿閻羅各司其職,黑白無常、孟婆等人皆依序行事,絕不讓幽冥輪回出現半分混亂,辜負師尊與三界生靈所托。”十殿閻羅亦齊聲應和,聲音震得忘川水泛起細小的漣漪。
鴻鈞見三界仙神皆領受規則,拂塵輕擺,三道光柱與六道流光驟然彙聚,凝成一枚金色的“規戒印”,懸於紫霄宮前的虛空。“此印為‘三界六道規戒印’,若有仙、神、人、阿修羅、畜生、餓鬼敢違此規,印中自有感應,輕則廢去修為,重則魂飛魄散。”
他頓了頓,目光掃過在場的每一位仙神,又似透過三界壁壘,看向人族先民與其他道的生靈:“封神劫已讓洪荒碎裂,若再因無規而亂,三界六道恐將徹底崩塌,屆時再無生機。爾等需謹記,‘規’非束縛,乃護佑;‘序’非死板,乃長久。”
話音落時,紫霄宮的宮門緩緩閉合,鴻鈞的身影漸漸消失在混沌清氣中,隻留下那枚“規戒印”懸於虛空,散發著淡淡的金光,籠罩著整個三界六道。
三十三重天,昊天上帝立刻召集天界眾仙,宣讀天界規則,令各部門即刻製定執行細則;修仙界,元始天尊、通天教主、鎮元大仙各自返回宗門,傳下新規,整頓門風;幽冥輪回,平心娘娘令十殿閻羅重新核對善惡簿,更換失職鬼差,確保輪回有序。
凡界的人族先民雖不知具體規則,卻漸漸發現,往日裡偶爾出現的“仙人亂劈雷”“惡鬼擾村”之事消失了,部落間的爭鬥也因有修仙者暗中調解而減少,連田裡的莊稼都長得比往年更旺盛。他們不知道,這是鴻鈞定規帶來的秩序,隻在祭祀時對著天空叩拜,祈求這份安寧能長久下去。
而在獨立於三界之外的起源殿中,龍宇立於鴻蒙盤前,看著虛空中那枚“規戒印”,嘴角露出一絲淡淡的笑意。他身邊的玄冥祖巫輕聲道:“鴻鈞此規,總算讓三界有了章法,往後,該不會再像封神劫那般慘烈了吧?”
龍宇點頭,指尖拂過鴻蒙盤上的紋路:“規已立,序已定,但生靈的貪嗔癡仍在,未來或許還有小亂,卻再難掀起毀界之劫。你看那地球,華夏先民已開始築屋定居,往後的文明,便要在這秩序中慢慢生長了。”
遠處,玄空正伏案記錄,將鴻鈞定規的每一個細節都寫入《三界六道規則錄》,存入起源殿的藏經閣;帝俊與太一立於禦獸殿前,看著下方溫順的洪荒異獸,知道今後這些異獸再不會因三界亂局而無端受戮;龍曦則提著三尖兩刃槍,在修仙界與凡界的邊界巡視,確保沒有違規的仙神或妖獸擾亂人族安寧。
三界六道的秩序,就此在鴻鈞定規後,正式確立。那枚懸於虛空的“規戒印”,如同一盞明燈,照亮了洪荒碎後的新生之路,也為往後千萬年的三界運轉,定下了不可逾越的準則。
喜歡源道龍宇洪荒劫紀請大家收藏:()源道龍宇洪荒劫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