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章:鴻蒙初分定洪荒
盤古開天辟地,清濁二氣分判,清者上升為天,濁者下沉為地,餘威化山川河海,精血育洪荒生靈,此為洪荒之始。彼時天地間鴻蒙紫氣殘存,先天神隻應運而生,或掌星辰運轉,或司山川靈氣,以鴻鈞、羅睺為代表的先天大能,初窺大道法則,於混沌邊緣立道統,為後世三劫埋下因果伏筆。
洪荒初始無界域之分,生靈皆以“力”為尊,先天巨獸橫行四野,先天神隻各據一方,天地間僅有“弱肉強食”一規。直至鴻鈞於紫霄宮開壇講道,傳“天道平衡”之理,收三清元始天尊、通天教主、老子)、女媧、接引、準提為徒,始有“道統”之念流傳。然羅睺逆天道而行,以魔染洪荒為己任,引先天生靈相互攻伐,鴻鈞攜眾弟子誅羅睺於須彌山,餘魔散落洪荒,此為洪荒第一次秩序動蕩,亦為龍漢劫之先聲。
第一卷:龍漢劫·道魔相爭定乾坤
第一章:龍漢劫起緣何由
龍漢劫始於先天三族龍族、鳳族、麒麟族)之紛爭,實因羅睺餘魔暗擾,加先天三族皆欲奪“洪荒正統”之名。龍族居四海,掌水域權柄,以祖龍為首,能呼風喚雨;鳳族棲不死火山,掌火焰法則,以元鳳為尊,可涅盤重生;麒麟族踞中央土,掌大地靈氣,以始麒麟為長,能鎮地脈氣運。三族本各守疆域,卻因魔念蠱惑,誤認“一統洪荒”方為大道,遂啟戰端,史稱“龍漢初劫”。
彼時洪荒生靈多受波及,先天神隻或依附三族,或避於深山,鴻鈞座下弟子暫隱紫霄宮,觀洪荒變局。祖龍率龍族戰麒麟族於東海之濱,元鳳領鳳族攻龍族於南海,始麒麟攜麒麟族拒鳳族於西岐,三方戰火綿延千年,洪荒大地崩裂無數,河水倒流,火山噴發,生靈死傷過半,天地間戾氣漸生,竟引羅睺殘魂再聚,欲借三族紛爭重掌洪荒。
第二章:道尊降世平亂局
龍漢劫亂至第七千年,三族皆元氣大傷,祖龍失一爪,元鳳損一翼,始麒麟斷一角,卻仍不肯罷戰。此時龍宇自鴻蒙空間降生,攜玄冥先天水神)降於洪荒中央,龍宇身具鴻蒙盤,能辨天道軌跡,一眼識破羅睺殘魂作祟之局,遂以鴻蒙力驅散三族魔念,邀祖龍、元鳳、始麒麟於昆侖山論和。
龍宇以“洪荒平衡”為引,言“三族各掌一域,共護洪荒,方為長久之道;若再相鬥,恐為魔所乘,三族皆亡”。祖龍、元鳳、始麒麟觀洪荒慘狀,亦知再戰無益,遂立“三族盟約”:龍族守四海,鳳族護南域,麒麟族鎮中央,互不侵犯,共誅魔族。龍宇則攜玄冥遊走洪荒,清剿羅睺殘魔,凡遇魔染生靈,皆以鴻蒙力淨化,洪荒戾氣漸消。
第三章:劫後餘波定秩序
羅睺殘魂被龍宇封印於九幽之地,龍漢劫終,然洪荒秩序已亂。三族經此劫,族人十存三四,無力再掌洪荒大權,遂漸隱於四海、火山、中央土,僅在洪荒有難時現身。鴻鈞於紫霄宮再開講道,傳“因果輪回”之理,命三清廣收弟子,立闡教、截教、人教,女媧則因憐洪荒生靈,以黃土造人,人族始現,為洪荒注入新氣運。
龍宇與玄冥於東海之濱建起源殿,收先天靈材,存洪荒典籍,定“不乾涉洪荒主脈,隻護秩序不崩”之則。彼時洪荒始有“道統”與“族群”之分,先天神隻多入道統,後天生靈或入宗門,或歸族群,天地間初現“弱而有序”之態,為巫妖劫埋下序章。
第二卷:巫妖劫·人興族落換天綱
第一章:巫妖並起主洪荒
龍漢劫後萬年,洪荒靈氣複蘇,巫族與妖族崛起,漸成洪荒主宰。巫族乃盤古精血所化,無元神卻具肉身神通,十二祖巫帝江、共工、祝融等)各掌一方法則,能搬山填海,以“祖巫殿”為核心,居洪荒大地;妖族乃先天靈物所化,具元神擅法術,帝俊、太一先天金烏)於東海建天庭,統管天上星辰,以“周天星鬥大陣”護妖族,掌洪荒天權。
巫妖二族皆具大能,巫族視妖族“占天”為僭越,妖族嫌巫族“占地”為跋扈,再加兩族皆欲奪“洪荒正統”,矛盾漸深。初期僅為小摩擦,如巫族獵妖、妖族擾巫,後因帝俊之子十日同時出巡,曬死巫族誇父,巫族大巫後羿射落九日,二族戰火全麵燃起,史稱“巫妖劫”。
第二章:兩族鏖戰毀洪荒
巫妖之戰分三階段:第一階段“地天相爭”,巫族攻天庭,妖族守星辰,帝俊以周天星鬥大陣困祖巫,共工怒撞不周山,斷天庭天柱,洪荒天塌西北,地陷東南,天河之水倒灌大地;第二階段“生靈浩劫”,巫妖戰火蔓延至洪荒各處,人族因弱小,多被戰火波及,女媧憐人族,遣弟子護人族遷徙至昆侖山腳下,龍宇亦命起源殿弟子暗中救助人族,防其滅絕;第三階段“同歸於儘”,十二祖巫與帝俊、太一共赴死戰,帝俊、太一戰死,十二祖巫僅剩玄冥非起源殿玄冥),後玄冥亦自爆肉身封印妖族餘孽,巫妖二族主力儘滅。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此劫過後,洪荒崩裂更甚,原本完整的洪荒大陸碎為數塊,部分碎塊飄向星域,部分沉入海底,僅餘中央大陸後為修仙界雛形)與小塊陸地地球雛形)。天地間氣運流轉,巫妖二族氣運漸散,人族因“堅韌求生”獲天道青睞,氣運漸盛,始成洪荒新主。
第三章:人族崛起定新局
巫妖劫終,洪荒秩序幾近崩塌,龍宇攜玄冥出起源殿,以鴻蒙盤補天地裂痕,止天河倒灌,又助女媧煉五色石補蒼天,定四極,洪荒方得穩定。鴻鈞見巫妖落、人族興,遂傳“人族當主洪荒”之旨,命三清、接引、準提助人族發展。
老子立人教,傳人族“修身養性”之法;元始天尊立闡教,收人族有靈根者為徒;通天教主立截教,倡“有教無類”,收人族、妖族餘孽為弟子。女媧則常駐人族聚居地,傳“耕種、製器”之技,人族始有農耕、手工業,逐漸從遷徙走向定居。龍宇於起源殿編《巫妖劫紀要》,記二族興衰之因,警示後世“強則必爭,爭則必亡”,同時命玄空起源殿史官)記錄人族發展,為封神劫埋下伏筆。
第三卷:封神劫·三界六道立新規
第一章:劫起緣於人族亂
巫妖劫後數萬年,人族於中央大陸建立夏、商二朝,夏桀施暴政,商湯滅夏建商,初期國泰民安,然傳至商紂,商紂受妖狐妲己羅睺餘魔所化)蠱惑,施暴政、害忠良,建鹿台、剖比乾心,人族氣運漸衰。天庭自巫妖劫後,僅餘昊天、瑤池,仙神稀少,無力統管天地,鴻鈞遂定“封神劫”,以“夏商更迭”為引,選薑子牙為執行者,立封神榜,收錄劫中陣亡仙將、妖修,補天庭空缺,同時劃分三界六道,定洪荒新秩序。
此時闡教元始天尊)助周姬發),截教通天教主)助商商紂),二教因“道統之爭”漸成對立。闡教認為“商紂失德,周當興”,截教主張“天道無常,當順其然”,再加妲己暗中挑撥,二教弟子多入人間,助周伐商或助商抗周,戰火從人間蔓延至修仙界,甚至波及天庭邊緣,封神劫正式爆發。
第二章:三界初分戰不休
封神劫主戰場分三處:人間戰場周伐商)、修仙界戰場闡截相爭)、天庭邊緣戰場仙神護秩序)。人間戰場,薑子牙率周軍與商軍戰於孟津、牧野,闡教弟子哪吒、楊戩等助周,截教弟子聞仲、蘇護等助商,雙方鬥智鬥勇,亦有仙術、法寶相鬥;修仙界戰場,闡教十二金仙與截教通天教主親征,於誅仙陣、萬仙陣大戰,截教弟子死傷無數,闡教亦有損耗;天庭邊緣戰場,昊天、瑤池命星宿部仙將防戰火波及天庭,龍宇則攜起源殿眾人玄冥、帝俊、太一、龍曦等)護地球人族新聚居地),同時防羅睺餘魔再出。
此劫中,諸多仙將、妖修陣亡,如聞仲、黃飛虎、餘元等,皆被封神榜收錄。截教因“有教無類”,弟子多為妖族或人族旁支,陣亡者遠超闡教,通天教主亦被鴻鈞責罰,閉門思過。闡教雖勝,卻也因“擇人而教”引天道不滿,為後世道統變化埋下因果。
第三章:劫終定界立規則
封神劫終,薑子牙於岐山封神,共封三百六十五位正神,補天庭空缺,昊天、瑤池始能統管天界三十三重天)。龍宇以鴻蒙盤劃分三界:天界管仙神)、人界含中央大陸修仙界與地球)、地界管亡魂),又助平心後土)建幽冥輪回,設六道天道、人道、阿修羅道、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定“亡魂依善惡入六道”之則。
闡教與截教於起源殿和解,元始天尊、通天教主立“共護修仙界”之約;帝俊、太一於星域建禦獸殿,馴星獸護地球周邊;龍曦入地球,護華夏先民人族分支);玄空則合龍漢、巫妖、封神三劫,編《洪荒三劫全史·三界六道卷》,記三劫始末、三界劃分、六道規則。鴻鈞傳三界“守序”之旨,命起源殿為“三界秩序守護者”,獨立三界之外,觀世護道,洪荒正式進入“三界六道”新紀元。
終章:文脈永續守平衡
封神劫後,三界秩序漸穩:天界昊天、瑤池)統管仙神,掌星辰運轉;修仙界闡、截、人三教及各大宗門)傳修法,不擾人間;地球華夏先民龍曦、玄空護持)學農耕、製器、創文字,文明漸興;地界平心)掌幽冥輪回,亡魂有序流轉;星域帝俊、太一)馴星獸,護地球安全;起源殿龍宇、玄冥)存典籍、觀秩序,不乾涉三界主脈。
玄空編此《洪荒三劫全史·三界六道卷》,非為記殺伐,實為傳“平衡”之理:龍漢劫因三族爭強而亂,巫妖劫因二族奪正統而亡,封神劫因道統相爭而興,皆為“失衡”所致;三界六道之立,正是“天道平衡”之顯。願後世三界生靈,皆以三劫為戒,守秩序、護平衡,使人族文脈永續,三界永寧。
洪荒曆三萬七千六百年,玄空於起源殿藏經閣書畢。
喜歡源道龍宇洪荒劫紀請大家收藏:()源道龍宇洪荒劫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