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公桌上的咖啡已經涼了第三遍。
張振華盯著顯示器,食指無意識地摩挲著鎖骨下方。那裡有一道幾乎不可見的三角形印記,在皮膚下微微發燙。屏幕上是剛收到的屍檢報告,死者名叫陳遠,32歲,某科技公司高級研究員,今早被發現在實驗室內死亡。
死因初步判斷為急性基因崩潰。報告上的專業術語冰冷地排列著,全身細胞出現大規模dna鏈斷裂,類似受到高強度定向輻射,但實驗室監控顯示無任何輻射泄漏...
電話鈴聲突兀地打斷了他的閱讀。
張隊,現場有發現。小王的聲音透過話筒傳來,背景音嘈雜,技術科在死者電腦裡找到了加密文件,標題是灰質計劃2.0
張振華的指尖猛地一顫,鎖骨處的印記突然像被烙鐵燙到般灼熱起來。他幾乎是本能地扯開領口,低頭看去——那道平時幾乎不可見的淡色印記,此刻正泛著微弱的藍光。
我馬上到。
科技園區七號樓的警戒線外擠滿了記者。張振華亮出證件穿過人群,電梯裡,他再次確認了那道印記——藍光已經消退,但皮膚下的灼熱感仍在。
死者是淩晨三點十五分被保安發現的。現場勘查員遞過手套,詭異的是,實驗室門從內部反鎖,監控顯示死者是單獨進入且無人尾隨,但屍體呈現的狀態像是...
像是被某種東西從內部撕裂了。張振華接話,目光落在解剖台上的屍體上。陳遠的屍體表麵布滿蛛網狀的裂紋,不是外傷,而是皮膚組織本身的分裂。最觸目驚心的是他的頭部——左眼周圍的皮膚組織完全透明化,能看到底下灰白色的大腦皮層。
腦部掃描顯示異常量子糾纏痕跡。一個清冷的女聲從背後傳來,與三年前林岩法醫案件中發現的特征高度相似。
張振華轉身,看到一個紮著高馬尾的年輕女子站在證物台前,胸前掛著法醫助理莫雨的臨時工牌。她正用戴著手套的手指小心翻動死者的左手,指甲縫裡有些許藍色結晶。
你是新來的?張振華走近,怎麼知道林岩案件的細節?那案子應該已經封存了。
莫雨抬起頭,一雙琥珀色的眼睛直視著他:檔案室有備份。職業習慣,我喜歡研究特殊案例。她頓了頓,特彆是您經手的那些。
張振華正想追問,小王急匆匆跑來:張隊,解密組破解了部分文件!
電腦屏幕上,被恢複的文件顯示出一係列基因圖譜和複雜的數學公式。張振華一眼認出了那個標誌性的結構——雙螺旋鏈上纏繞著量子比特符號,正是灰質計劃的核心特征。
這裡提到第七代載體適配性測試...小王滾動頁麵,記憶植入成功率提升至67...張隊,這是什麼項目?軍方黑科技嗎?
張振華的太陽穴突突跳動,鎖骨處的印記又開始發熱。他伸手去摸鼠標,卻不小心碰倒了旁邊的咖啡杯。就在這一瞬間,他眼前閃過一個陌生畫麵:自己穿著白大褂站在某個實驗室裡,林岩在旁邊操作著基因測序儀...
張隊?您沒事吧?小王的聲音將他拉回現實。
沒事。張振華深吸一口氣,轉向莫雨,屍檢還有什麼發現?
莫雨正在用紫外線燈照射死者口腔:舌下有微型芯片植入痕跡,但芯片不見了。她突然壓低聲音,有趣的是,植入位置和方式,與警局高層使用的緊急通訊芯片一模一樣。
張振華眯起眼睛:這種細節一般法醫助理不會注意到。
我有個好老師。莫雨微笑,眼神卻異常銳利,對了,死者最後通話記錄顯示,他昨天傍晚聯係過一家叫新普羅米修斯的公司,注冊地址在城西廢棄工業園。
離開前,張振華注意到莫雨左手腕內側有個奇怪的印記——在紫外線燈照射下,隱約顯出三角形輪廓。
回到警局停車場,張振華剛發動車子,車載顯示屏突然閃爍起來,隨後自動跳轉到導航界麵,目的地赫然是城西工業園。他嘗試切換界麵,係統卻毫無反應。
識彆到優先任務。車載ai用冰冷的機械音說道,根據協議7apha,建議立即前往調查。
張振華猛地熄火,顯示屏這才恢複正常。他掏出手機,發現鎖屏上不知何時多了一條未讀信息,發件人欄空白,內容隻有一串數字:2347。
後視鏡裡,科技園區的監控攝像頭全部轉向了他的方向。
喜歡屍語證詞:屍檢報告被ai篡改後請大家收藏:()屍語證詞:屍檢報告被ai篡改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