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識技術普惠條例》公開聽證會的早上,監管局的會議廳擠得滿滿當當——前排是gcta的代表,穿得西裝革履;中間是患者家屬,手裡攥著之前的抗議標語;後排是媒體,鏡頭對著講台,林深站在台上,手裡攥著個橘子糖罐,是母親早上塞給他的。
“彆緊張,”蘇晚在台下比了個“加油”的手勢,手裡拿著老周的意識監測報告,“就像跟阿姨聊天一樣,說咱們心裡的話。”
林深點點頭,接過話筒,試了試音——聲音有點抖,但看著台下母親坐在張阿姨旁邊,手裡舉著“我兒說技術要甜”的小紙牌,心裡突然穩了。
“各位好,我是林深,倫理小組的成員,也是一位阿爾茨海默患者的兒子。”他舉起橘子糖罐,“這是我媽給我的,她總說‘紅燒肉要放冰糖,才夠甜’——可前陣子,gcta說‘隻有有錢人能永生’,我媽問我‘是不是以後,咱們連記著紅燒肉的資格都沒了’?”
台下靜了靜,張大爺突然插話:“可不是嘛!我想記著樂樂的太陽畫,跟有沒有錢有啥關係?”
林深笑了笑,繼續說:“三天前,東方港口城的廣場上,有個姑娘舉著‘我要記住弟弟的笑聲’,西方平原市的大爺說‘我老伴的手我還沒握夠’——這些念想,值多少錢?gcta說‘百萬資產優先’,可我媽這輩子沒攢下百萬,她的‘放冰糖’,老周的‘桂花糕’,穿圍裙大姐的‘媽媽的餃子’,難道就不值當被記住嗎?”
“林博士,我有疑問。”gcta的周總突然站起來,推了推眼鏡,“意識技術的維護成本很高,富人承擔更多費用,才能支撐技術迭代——要是全開放,技術早晚會停滯,這對所有人都沒好處。”
台下立刻有騷動,穿圍裙的大姐站起來:“成本高就不讓窮人用?我媽住院每天要花不少錢,也沒見醫院把窮人趕出去啊!”
林深抬手示意大家安靜,對著周總說:“周總說的‘成本’,我查過——gcta去年給富人做‘意識優化’花了三個億,卻不肯拿十分之一出來補貼困難群體。再說,老周的意識穩定了一百年,他是普通退休工人,沒花gcta一分錢維護,難道他的百年意識,不如一個富豪的‘短期記憶優化’有價值?”
“老周先生今天也在遠程參會,”蘇晚適時遞過平板,屏幕上出現老周的臉,他手裡舉著日記,“周總,你看我這日記裡記的,全是阿珍的桂花糕、基地的月季——這些普通的念想,支撐我的意識活了一百二十年,沒給技術拖後腿吧?”
周總張了張嘴,沒說出話,林深繼續說:“技術不是特權工具,不是‘富人續命、窮人靠邊’的借口。我們說的普惠,不是免費,是平等的機會——監管局可以設‘困難群體補貼’,社區可以組織誌願者幫忙維護,就像上次老周幫基地技術員調魂匣,普通人的意識也能為技術做貢獻,不是隻有富人的錢才叫‘貢獻’。”
小陳突然舉著照片站起來:“大家看這張!這是南方島嶼區的小朋友,舉著‘我要記住爸爸講的故事’——他爸爸是漁民,沒多少錢,可他的念想,跟富豪‘記住生意夥伴名字’的念想,難道有高低之分?”
台下的媒體鏡頭紛紛轉向照片,林深的聲音也提高了些:“我媽說‘永生不是活久,是記著在乎的人’——要是技術隻服務1的人,那它就不是‘意識永生技術’,是‘富人特權技術’!我們對抗gcta的配額,不是仇富,是要讓技術回到初心:守護每個想記住的人,不管他有多少錢。”
“那要是有人借普惠名義濫用技術呢?”另一個gcta代表提問,“比如故意製造意識碎片,浪費資源。”
“我們倫理小組早有方案,”蘇晚站起來,展示《意識申請審核細則》,“申請前要做‘需求評估’,比如阿爾茨海默患者、烈士家屬這些真正有需要的人優先,故意濫用的直接拉黑——技術的邊界,該用‘需求’劃分,不是用‘錢’劃分。”
林深看著台下,突然想起母親早上說的話:“小深,你就跟他們說,要是技術隻給有錢人用,那還不如我手裡的橘子糖——糖是甜的,人人都能吃,技術也該這樣。”
他舉起橘子糖罐,倒出一顆糖:“這顆糖,五毛錢,人人買得起;我媽的意識碎片,不值錢,卻是我這輩子最想守護的。技術不該是隻有富人能碰的‘奢侈品’,該是像橘子糖一樣,隻要你想記住、想守護,就有機會擁有的‘溫暖’——這才是意識永生該有的樣子,不是嗎?”
台下突然爆發出熱烈的掌聲,張大爺拍得手都紅了,母親眼裡閃著淚,嘴裡念叨著“說得好”。周總坐在前排,臉色青一陣白一陣,卻沒再反駁——監管局李局長已經拿起筆,在《條例草案》上寫下“所有申請者享有平等評估權,禁止以資產劃分優先級”。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演講結束後,林深走下台,母親趕緊迎上來,遞給他杯水:“口乾了吧?剛才說得好,媽都聽懂了——你看,糖沒化,還甜著呢。”
“媽,”林深接過糖,放進嘴裡,甜意漫到心裡,“以後,所有人都能像咱們一樣,記著想吃的、想愛的人了。”
老周的視頻還沒關,他笑著說:“小深啊,說得好!以後我這日記,不光能幫月球的人,還能幫更多地球的普通人——阿珍要是知道,肯定高興。”
穿圍裙的大姐走過來,遞給他張紙條:“林博士,這是我媽的餃子配方,以後你要是做,記得放蔥花——等條例通過了,我就帶媽去申請,讓她記著怎麼包餃子。”
小陳和老趙擠過來,小陳舉著平板:“哥!媒體都在發你的演講片段,技術不該是特權工具已經上熱搜第一了!好多人說‘終於看到希望了’!”
林深看著眼前的人——母親的笑臉,團隊的支持,患者家屬的期待,突然覺得,之前所有的奔波、對抗,都值了。他攥著橘子糖罐,心裡清楚:技術的溫度,從來不是用多少錢衡量的,是用多少念想被守護、多少普通人的期待被滿足來衡量的。
夕陽透過會議廳的窗戶,灑在每個人身上,像之前抗議時的金色標語,溫暖又明亮。林深知道,《意識技術普惠條例》隻是開始.
喜歡意識永生:星河之下的靈魂史詩請大家收藏:()意識永生:星河之下的靈魂史詩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