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去景陽宮補錄佛經的日子。
沈青瀾心中裝著攬月閣內那神秘的腳印,以及《百鳥圖》中關於“青鳥傳書”的記載,麵上卻依舊沉靜如水,專注於筆下的經文。
待補錄完畢,容姑姑照例上前整理經卷。沈青瀾趁著遞過毛筆的間隙,用極低的聲音,仿佛自言自語般輕聲道:“昨日整理雜記,見前朝有‘青鳥傳書’之雅事,不知本朝宮中,可還有如此靈禽?”
容姑姑整理經卷的手幾不可察地微微一頓,抬起眼皮,目光平靜地看了沈青瀾一眼,隨即又垂下,語氣尋常地回道:“宮中珍禽異獸皆登記在冊,奴婢未曾聽聞有‘青鳥’。倒是禦花園林木蔥鬱,尋常雀鳥甚多,偶爾銜些花葉、小蟲,也是常事。”
沈青瀾心中了然。容姑姑聽懂了她的試探,並給出了回應——“青鳥”或許沒有,但尋常雀鳥可利用,且暗示了地點在禦花園。這進一步印證了賢妃娘娘對宮中某些隱秘是知情的,甚至可能擁有她自己都不知道的信息渠道。
她沒有再追問,恭敬行禮後便退下了。這次短暫的交流,讓她心中稍安。至少,賢妃這邊似乎並非那腳印的主人,且態度依舊是友善的。
靖王府·醉仙樓謎影
宮外,關於“墨先生”和柳三變的調查都有了新的進展。
顧昀麵色凝重地稟報:“殿下,跟蹤那個在墨韻齋外出現的神秘男子有了結果。我們的人發現他最終進入了……太子少師,崔琰崔大人的府邸!”
“崔琰?”蕭景玄眼中閃過一絲詫異。崔琰是清河崔氏這一代在朝中的代表人物之一,雖非崔氏家主,但地位舉足輕重,且一向以清流自居,與王崇煥為首的太原王氏並非一路,甚至隱隱有些不對付。他怎麼會派人接觸與沈文淵案可能相關的“墨先生”?
“確認是崔府的人?”蕭景玄追問。
“確認無誤。那人進去後便未再出來,我們的人核對過,其身形樣貌與崔府的一名清客幕僚吻合。”顧昀肯定道,“殿下,此事蹊蹺。崔琰為何會對‘墨先生’感興趣?難道沈文淵當年,還與崔氏有什麼我們不知道的關聯?”
蕭景玄陷入沉思。沈文淵是寒門清流領袖,與世家大族關係複雜,既有鬥爭也有合作。若他當年曾與崔氏有過什麼秘密約定或交易,也並非不可能。這潭水,比他預想的還要深。
“繼續監視崔府和墨韻齋,但務必更加小心。清河崔氏樹大根深,不可輕易招惹。”蕭景玄下令,“另外,柳三變那邊呢?”
“柳三變近日在醉仙樓接觸了一個南方麵孔的商人,兩人在雅間密談了近一個時辰。我們的人設法靠近,隱約聽到隻言片語,似乎提到了‘貨’、‘水路’、‘老價錢’等詞。之後,那商人便離開了京城,我們的人正在追蹤其去向。”
“貨?水路?”蕭景玄眉頭微蹙,“齊王通過柳三變,難道還在做什麼走私的勾當?還是說……這與‘影樓’有關?”
線索紛亂如麻,但蕭景玄敏銳地感覺到,一張更大的網正在緩緩收緊,牽扯的勢力也越來越多。
禦花園·青鳥初試
沈青瀾回到織造處後,反複思量容姑姑的話。“尋常雀鳥”、“禦花園”。她決定冒險一試。
她尋了個空閒,再次來到禦花園那處假山密道入口附近,但這次並非為了進入密道。她選擇了一處枝葉茂密、相對隱蔽的角落,從袖中取出早已準備好的一小截質地柔韌的細薄竹管——這是她偷偷用廢棄的毛筆杆改造的。
竹管裡,塞著一小卷她用最小號的毛筆、以極其細微的字跡寫下的紙條。紙條上隻有四個字:“跡,攬月閣。”
她將竹管用一根柔韌的細草莖小心翼翼地綁在了一根低垂的、不易被察覺的樹枝上,位置正好在密道入口機關的斜上方。她不確定這方法是否有效,也不知道賢妃的人何時會來查看,這隻是一次投石問路。
做完這一切,她迅速離開,心中帶著一絲期待與忐忑。
西城·墨齋夜訪
當夜,一件出乎蕭景玄意料的事情發生了。
負責監視墨韻齋的暗衛緊急回報:“殿下,就在一炷香前,那位‘墨先生’竟然親自出現在了墨韻齋!雖然戴著帷帽,身形也與之前觀察到的吻合!他在店內與孫老頭交談了約半刻鐘,然後便從後門離開,返回了那小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