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庫房寬敞得就像飛機機庫一樣,裡麵一摞一摞的,整整齊齊碼放著打包好的毛線製品。
張向東忍不住驚歎道。
“哇,22噸原來有這麼多啊!”
李景笑著解釋了句。
“這自然碼放就是這個樣子的,畢竟毛線比較鬆軟嘛。”
“聽說國外已經有那種真空包裝的技術,可以把毛線等蓬鬆的製品壓縮得更加節省空間些。”
張向東聽了,對這種自己早已經習以為常的小技術毫無興趣。
他現在隻對這毛線在係統商城裡的收購價格十分好奇。
張向東直接走上前去,伸手摸了摸那些毛線製品。
與此同時,他的腦海裡立馬響起一個機械的聲音。
“叮!發現棉毛線製品。”
緊接著,又傳來提示。
“棉毛線製品,一斤8元,是否出售?”
張向東的心臟瞬間“突突”地跳了起來,他心裡暗自嘀咕。
“乖乖,一斤就八塊,22噸可就是斤,那不是能賣元!”
一想到自己的係統商城餘額能一下子飆升到35萬多,張向東就激動得不行。
雖然之後還得在係統商城買棉花給紡織廠,但多少自己肯定得賺一些吧。
不然自己這麼屁顛屁顛地奔波,還增加了係統暴露的風險,那可就真是吃力不討好了。
李景見張向東摸上毛線後就開始發呆。
一開始還以為他在仔細鑒彆毛線的質量,可看他眼神空洞,一副走神的樣子,根本不像是在鑒彆。
李景忍不住開口問道。
“向東兄弟,怎麼樣?我們紡織廠生產的毛線,質量還過關吧!”
張向東回過神來,隨口說道。
“勉強吧。”
李景聽了,頓時語塞。
但想著還得靠對方幫忙把毛線賣出去,也就沒有反駁,隻是嗬嗬笑著說道。
“向東兄弟,那你看一斤毛線能換取多少的長絨棉呢?”
張向東心裡其實早就打好了算盤,他一開始並不想出價太高,怕惹得有心人關注。
但又不能出價太低,不然李景肯定不會答應。
他故作遲疑地緩緩說道。
“我也不跟李廠長討價還價了,直接給你我哥們說的最高價吧。”
“1斤棉毛線換取1.5斤長絨棉,怎麼樣?”
李景聽了,心裡暗自盤算起來。
“一斤長絨棉隻能生產出9兩毛線。”
“22噸毛線全力生產出來,廠裡差不多需要接近1個月的時間,員工工資一個月就接近10萬塊。”
“要是換不到35噸左右的棉花,廠裡不僅白忙活一場,還要倒貼不少錢。”
“11.5的比例,也才隻能換到33噸棉花啊。”
想到這裡,李景臉上露出為難的神色。
“向東兄弟,11.5這個比例是不是低了一點啊。”
“我們廠費時費力才生產出這些毛線,要是按照這個比例換,我不僅賺不到錢,還得倒貼。”
“那我剛剛答應工人們儘快發工資的承諾,怕是也兌現不了啊。”
“向東兄弟,看在廠裡200來號工人、200多個家庭的份上,你就稍微再漲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