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親們聞言,都感動得不行,人群中頓時炸開了鍋。
一位頭發花白的老大爺,眼眶微微泛紅,聲音有些顫抖地說道。
“向東,這可不行,你家的水稻也是你辛辛苦苦種的,怎麼能讓你受損失呢?”
“你為了咱們村,已經付出太多了,我們可不能這麼不懂事啊!”
另一位中年婦女也連忙附和道。。
“是啊,向東,等井打好了,我們先幫你家的稻田澆水,把損失補回來!”
“你為我們做了這麼多,我們也不能讓你吃虧啊!”
村長張聚德也拍著張向東的肩膀,眼神裡滿是認真和感激,說道。
“向東,你放心,你家的損失,村裡肯定給你補償!”
“要麼給你補糧食,要麼給你補錢,絕不能讓你吃虧!”
“你為咱們村立了大功,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張向東笑著擺了擺手,那笑容裡帶著一種豁達和無私,說道。
“村長,鄉親們,不用這麼客氣。”
“大家都是一個村的,互相幫忙是應該的。”
“我家的水稻就算受點損失,也比大家顆粒無收好。”
“咱們彆耽誤時間了,趕緊找工具打井吧,時間不等人啊,每一分每一秒都關係著咱們的收成呢!”
張聚德見張向東態度如此堅決,也不再堅持,他連忙轉身,對著鄉親們大聲喊道。
“大家聽向東的,趕緊準備打井的工具!”
“咱們得抓緊時間,爭取早點把井打好,讓咱們的水稻都能喝上水!”
村裡有經驗的老石匠主動站了出來,他身材魁梧,臉上刻滿了歲月的痕跡,但眼神卻格外堅定和自信。
他拍了拍胸脯,大聲說道。
“大家放心,我會打井,保證能儘快把井打好!”
“我打了這麼多年的石頭,經驗豐富著呢,大家就聽我指揮,咱們齊心協力,一定能成功!”
鄉親們聽了,紛紛響應,像一群勤勞的小蜜蜂,紛紛回家拿來鐵鍬、鋤頭、繩子等工具。
很快,大家就在張向東家的稻田裡選好了打井的位置,一場熱火朝天的打井行動就此展開。
張向東也沒閒著,他一會兒幫著鄉親們搬工具,一會兒又給大家遞水,忙得不可開交。
大丫、鋼蛋和鐵蛋三個孩子也跑了過來,在稻田裡蹦蹦跳跳,幫著清理。
看著孩子們忙碌的身影,張向東心裡很欣慰。
遠處的田坎上,張國慶和秦秀蓮放下擔著的泥土,站在原地靜靜地看著田野裡忙碌的場景。
秦秀蓮看著被鄉親們圍在中間的張向東,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她笑著對張國慶說道。
“國慶,你看看,這次你兒子可給你長臉了!”
“要不是他借來的那個啥探測儀,咱們村的水稻還不知道能不能保住呢!”
“你兒子真是有出息啊!”
張國慶嘴角微微上揚,眼裡滿是驕傲,但嘴上卻故作平淡地說道。
“哼,算他沒白生養,還知道為村裡做點事。”
“活了三十幾年了,今年總算做到了兩件讓我滿意的事。”
秦秀蓮忍不住笑了,她打趣道。
“你就彆嘴硬了,心裡早就樂開花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