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看著鏡中自己尚未完全從戲曲演員狀態中脫離出來的眉眼,對前來探班的、亦師亦友的韓班主輕聲說道:
“班主,您知道嗎?上次問徵先生那首《牽絲戲》,還有後續的合作,確實讓咱們清音閣,讓我,都火了很長一陣子。”
韓班主沏了杯熱茶遞給他,感慨地點點頭,“是啊,那段時間,門檻都快被踏破了,報名的孩子也多了不少。多虧了斯語先生啊。”
淩雲接過茶杯,指尖感受著瓷杯的溫熱,語氣卻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沉重。
“可是,班主您發現沒有?來聽戲的人,很多是衝著‘問徵作曲’、‘淩雲演唱’的名頭來的。
閣裡最賣座的,永遠是我那出《白翟夫人》。其他老師的戲,上座率雖然也有所提升,但……差距依然明顯。”
他頓了頓,目光投向窗外沉沉的夜色:“甚至有些新來的小學員,開口就是想學《牽絲戲》的唱腔,想練《白翟夫人》的身段,對於老派的、更基礎的戲,反而興致缺缺。”
韓班主沉默了片刻,歎了口氣:“這世道,就是這樣。有個火爆的‘引子’是好事,能把人吸引進來。
但能不能留住人,讓他們真正愛上這門藝術本身,而不是隻盯著某個角兒、某出戲,難啊。”
“所以,我接楊過,不僅僅是因為這是一個難得的機會。”
淩雲轉過頭,眼神堅定,“楊過這個角色,影響力太大了。如果能演好,我能獲得的關注度,會遠超現在。
我希望……能借著這股更大的風,再做一次嘗試。”
他深吸一口氣,繼續道:“我希望有一天,人們來清音閣,不隻是為了聽淩雲唱《白翟夫人》,而是為了欣賞京劇這門藝術本身。
是為了感受戲裡的悲壯,品味戲裡的雍容,琢磨戲裡的精巧。
我希望那些因為‘楊過’而認識我的年輕人,能因為我,進而對我們國粹的整個寶庫產生興趣,而不是僅僅多了一個追星的對象。”
他的聲音不高,卻帶著一種沉靜的力量。
這不是一時興起的豪言壯語,而是他在享受過流量紅利後,看到的繁華背後的隱憂,並決心去改變的一份擔當。
韓班主看著眼前這個自己看著長大的年輕人,心中百感交集。
他拍了拍淩雲的肩膀,“難為你有這份心了。這條路不好走,但值得。放手去做吧,清音閣永遠是你的後盾。”
淩雲的想法,通過一些親近的戲曲界人士和深度訪談的隻言片語,逐漸流傳開來,引發了另一層麵的討論。
許多戲曲界的老藝術家和從業者深受觸動。
他們太明白淩雲的感受了。
一門古老藝術的傳承,不能隻靠一兩個“爆款”或者一兩個“頂流”演員。
需要的是整個生態的繁榮,是觀眾對藝術本體的尊重和熱愛,而不是追逐時髦的淺嘗輒止。
喜歡文豪:我什麼都略懂一二請大家收藏:()文豪:我什麼都略懂一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