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動作似乎帶著某種魔力,周圍喧鬨的聲音竟然奇跡般地小了下去。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等待著他的開口。
斯語環視了一圈圍得水泄不通的同學,目光平靜,聲音透過略顯嘈雜的環境清晰地傳開,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疏離:
“謝謝大家的厚愛。詩詞乃心之所至,非表演之技。抱歉,讓大家失望了。”
他的語氣平和,卻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堅定。
說完,他對顧磊和保安示意了一下。
趁著眾人還在消化他這番話、一時有些愣神的功夫,安保人員趕緊奮力分開人群,開辟出一條狹窄的通道。
斯語不再停留,也不再回應任何呼喊,低著頭,快步離開了這個讓他感到有些窒息的是非之地。
在他身後,是無數道失望、遺憾卻又依舊充滿崇拜的目光。
“果然……詩仙就是有性格!”
“唉,要是能再聽到一首就好了。”
“不過他說得也對,詩怎麼能是表演呢……”
經此一遭,斯語更加堅定了減少公開露麵的決心。
校園,這個他原本以為可以暫時棲身、保持相對低調的地方,如今也變成了需要小心應對的“戰場”。
“詩仙”的光環太過耀眼,它所到之處,必然會引來無數的關注、期待與索取。
斯語知道,他必須儘快適應這種變化,找到在新的身份下,既能推進自己的計劃,又能保護自身邊界和隱私的平衡點。
而這條通往平衡的路,注定不會太平靜。
“詩仙”的熱度如同野火燎原,在網絡上持續燃燒了數周之後,其影響力開始以一種更為深刻、也更為“霸道”的方式,滲透進大秦聯邦文化教育的根基之中。
大秦聯邦教育部下屬的教材編審委員會,經過一係列嚴謹而迅速的研討與評審程序後,正式發布公告:
為適應新時代文化傳承與發展的需要,豐富學生人文素養,決定將近期湧現的優秀文學作品,特彆是斯語言吾)先生的部分詩詞代表作,納入下一學年修訂的中小學語文教材之中。
具體入選篇目及學段如下:
小學低年級:《靜夜思》——以其語言淺白、意境深遠、情感普世,成為啟蒙詩歌教育的絕佳範本。
小學高年級:《春曉》及《詠鵝》——培養對自然的熱愛和初步的詩歌鑒賞能力。
初中階段:《歸嵩山作》、《我愛這土地》——前者領略山水情懷與隱逸誌趣,後者感受深沉的家國情懷與愛國主義教育。
高中階段:《將進酒》、《春江花月夜》——《將進酒》體會大秦氣象與豪放詩風,感悟人生哲理;《春江花月夜》欣賞其恢弘意境、精妙構思與深刻的哲學思辨,作為古典詩詞藝術的巔峰之作進行研讀。
此公告一出,猶如在原本就未曾平息的“斯語熱”上,又澆下了一桶滾油!
文化界、教育界一片歡騰,認為這是官方對斯語文學成就的最高肯定,也是推動傳統文化活態傳承、注入時代活力的重要舉措。
沈鈞儒、周文淵等文壇耆宿紛紛發表文章,盛讚這一決策的“遠見”與“及時”。
然而,與學術界和成年人世界的讚譽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廣大學生群體中彌漫開的一種極其複雜、堪稱“冰火兩重天”的情緒。
喜歡文豪:我什麼都略懂一二請大家收藏:()文豪:我什麼都略懂一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