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文筆!這敘事節奏!這人物刻畫!
尤其是那個看似荒誕不經,實則蘊含深意的“仁者無敵”的結局,簡直如同當頭棒喝,讓他們這些自詡老資格武俠迷的人都感到震撼和深思。
這完全突破了傳統武俠對於神兵利器的盲目崇拜和依賴,將武俠的精神內核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這……這寫得真好!”一位戴著老花鏡、退休在家的老教師,看完後忍不住拍案叫絕。
“沒想到啊沒想到,如今還有年輕人能寫出如此有風骨、有內涵的武俠小說!”一位資深武俠論壇的版主感歎道。
“快!把這篇小說推薦給老張、老王他們看看!這才是我們想看的武俠!”
武俠圈的讀者們,一改之前的冷淡態度,開始了自發的、甚至比年輕讀者更加賣力的推薦。
在許多沉寂已久的武俠群、專業論壇、甚至線下的茶友會中,《鴛鴦刀》成了熱議的話題。
許多苦於找不到優秀新武俠作品的老讀者,被同好分享了這篇小說,抱著試試看的心態一看,頓時如獲至寶。
“原來武俠還能這樣寫!”
“既有老派武俠的風骨,又有新意的表達,妙啊!”
“言吾此子,大才!”
很快,言吾的《鴛鴦刀》書評區,迎來了一群畫風截然不同的評論者。
他們的評論,不再是年輕人慣用的網絡用語、表情包和各種玩梗。
而是變得異常正經、嚴肅,甚至帶著幾分學術探討的意味:
“拜讀言吾先生《鴛鴦刀》,深感先生對江湖人性洞察之深刻。周威信之輩,豈非如今日諸多沽名釣譽之徒之寫照?
‘仁者無敵’四字,振聾發聵,直指武學乃至為人處世之根本。望先生能在此道路上繼續探索,重振武俠雄風。”
“作者巧妙運用誤會與巧合,推動劇情發展,看似嬉笑怒罵,實則草蛇灰線,伏脈千裡。結局點題,升華主旨,非高手不能為也。期待先生更長篇之作。”
“《鴛鴦刀》雖短,然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人物形象鮮明,蕭中慧之慧黠,林玉龍之樸訥,周威信之滑稽,皆躍然紙上。
尤以‘仁者無敵’之論,破‘利器迷信’之窠臼,深得吾心。建議列為青少年課外推薦讀物。”
這些評論,邏輯嚴謹,用詞文雅,分析透徹,充滿了老一輩讀者的認真與誠摯。
原先在評論區裡侃天侃地、活潑無比的年輕讀者們,看到這些突然湧入的“長輩風”評論。
一時間都有些噤若寒蟬,不敢再隨意發表那些插科打諢、奇奇怪怪的言論了。
仿佛在家族群裡,突然進來幾位德高望重的長輩,小輩們自然就收斂了起來,不敢再胡亂開玩笑。
一種微妙而和諧的“代際交融”氛圍,在《鴛鴦刀》的書評區悄然形成。
而言吾這個名字,也憑借這部精悍的短篇,成功敲開了原本對他緊閉大門的、驕傲的武俠圈層,贏得了這批最挑剔讀者的初步認可與尊重。
喜歡文豪:我什麼都略懂一二請大家收藏:()文豪:我什麼都略懂一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