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梧桐獎的評委會內部,關於《小王子》的討論異常激烈。
寬敞的會議室裡,煙霧繚繞儘管有禁煙標誌,但幾位老煙槍還是忍不住),氣氛凝重。
“我必須承認,《小王子》是一部充滿靈性與詩意的作品。”
一位戴著金絲眼鏡、頭發梳得一絲不苟的老評論家董玉書率先發言,他指尖敲著《小王子》的打印稿。
“它所探討的關於童真、愛、責任與生命本質的命題,具有普世價值。其獨特的敘事結構和象征手法,在童話創作中是罕見的。”
“我同意董老的看法。”一位中年女作家蘇晴接口道,她眼神中帶著欣賞,“尤其是對‘馴服’關係的闡述,以及那句‘真正重要的東西,是用眼睛看不見的,要用心’,直擊人心。
這不僅僅是一本給孩子看的書,更是一麵映照成人世界的鏡子。”
然而,反對的聲音同樣強烈。
“作品確實有閃光點。”另一位資曆極深、麵容嚴肅的評委周瀚林清了清嗓子,他是評委會的副主席,觀點頗具分量。
“但諸位彆忘了,我們金梧桐獎,尤其是最高獎項,考量的是作品的全麵性、成熟度以及對大秦童話創作的引領作用。
《小王子》的作者‘言吾’,據我們所知,是一位以網絡文學和武俠小說成名的年輕人,在童話領域完全是新人。
其作品風格……過於‘飄渺’,哲學思辨色彩濃厚,是否適合作為麵向廣大少年兒童的標杆作品,我認為值得商榷。”
“周老所言極是。”旁邊立刻有人附和,“而且,言吾太年輕了,資曆尚淺。我們大秦文壇向來有提攜後進的傳統,但最高榮譽,更需要時間的沉澱和資曆的證明。
他還年輕,未來有的是機會,不必急於一時。把這個最大的獎項給他,恐怕難以服眾,也容易助長年輕人浮躁的心態。”
“可是,評獎難道不應該隻看作品本身嗎?”蘇晴忍不住反駁。
“作品當然重要,”周瀚林慢條斯理地回應,“但作者的背景、資曆以及對行業的貢獻,也是綜合考量的因素之一。這是我們大秦文壇多年形成的傳統,自有其道理。”
討論持續了很久。
最終,在一種微妙的平衡和妥協下,評委會做出了決定。
《小王子》並未獲得金梧桐獎的最高獎項“金梧桐大獎”,而是獲得了其中一項麵向新銳作家的“金梧桐·新芽獎”。
這個獎項固然是對新人的一種肯定,但其含金量、獎金和影響力,與“金梧桐大獎”相比,差了不止一個檔次。
而且,這個“新芽獎”並非唯一,通常會有幾位表現較為出色的新人作者同時獲得,更像是一種“鼓勵獎”。
藍星雖然整體上對文化創作非常重視,版權保護得力,文化工作者地位較高。
但在大秦聯邦內部,一些觀念守舊、注重論資排輩的老派文人,依然掌握著相當的話語權。
他們認為,年輕人需要磨練,榮譽應該一步步來,不能一蹴而就。
斯語很快就收到了金梧桐獎組委會發來的正式通知,並附上了頒獎典禮的入場邀請函。
雖然不確定是否能獲獎,但斯語考慮後,還是決定去參加。
他覺得,這是一個態度問題,表明自己對童話創作領域的尊重和重視。
然而,計劃趕不上變化。
就在頒獎典禮的前一天晚上,斯語因為突如其來的急性腸胃炎被緊急送進了醫院!
罪魁禍首,是他晚上點的一份麻辣小龍蝦外賣。
醫生拿著化驗單,眉頭緊鎖:“小夥子,你這吃的什麼東西?大腸杆菌嚴重超標!還有這些調味料,很多添加劑都過量了!你這腸胃本來就脆弱,哪經得起這麼折騰!”
斯語躺在病床上,臉色蒼白,腹部陣陣絞痛,手上打著點滴,心裡把那家無良外賣商家罵了無數遍。
他自己也清楚,原身作為孤兒長大,小時候營養跟不上,身體素質本就偏弱,腸胃比較敏感,這次算是被劣質外賣徹底引爆了。
缺席金梧桐獎頒獎典禮,斯語並不覺得多麼遺憾,而且他剛才看了消息,隻是個“新芽獎”。
但他倒是有點好奇,那個斬獲了最高獎項的作品,究竟是什麼樣的水平。
於是,他躺在病床上,用沒打針的那隻手拿起手機,搜索並購買了那本獲獎作品——《月光森林的守護者》,作者是李文軒。
他父親正是大秦著名的童話作家李默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