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更像是一種情緒驅動的、不計後果的青少年行為,而非一個頭腦清醒的成年人會做出的選擇。
其次,也是更重要的一點。
這個李逸風,根據他之前的了解和今晚的觀察,顯然已經不是那種完全沉浸在校園象牙塔裡的學生了。
他早已利用家裡的資源和自身的條件,提前接觸了社會,甚至可以說半隻腳踏進了娛樂圈的邊緣。
他應該比大多數同學都更清楚這個圈子的規則,更明白“人脈”、“名聲”和“形象”的重要性。
他應該懂得,用這種低級且極易被查證的手段去對付一個同樣備受關注、且背後可能站著龐大粉絲群體和合作方的人,會帶來怎樣潛在的、甚至可能是毀滅性的反噬。
得罪一個像“言吾”這樣擁有巨大影響力的創作者,對他未來在圈內的發展,有百害而無一利。
一個稍有社會經驗的人,除非是徹底撕破臉皮或者有更深層次的矛盾,否則絕不會選擇用這種方式來結怨。
那麼,如果不是李逸風,又會是誰?
或者,即使真的是李逸風,他的動機真的就隻是簡單的“嫉妒”嗎?
還是背後有更複雜的、他所不了解的原因?
斯語覺得,這件事恐怕沒有表麵上看起來那麼簡單。
就在斯語陷入沉思的同時,晚會後台,負責組織和協調的學生會乾部們,也早已亂成了一鍋粥。
出了這麼大的紕漏,差點讓一位備受矚目的“特殊學生”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登台出醜,這絕對是重大工作失誤!
負責節目報名和排序的文藝部部長,一個紮著馬尾、乾事利落的女生,臉色鐵青,正帶著幾個核心成員,緊急核查報名表、流程單,以及詢問相關的工作人員。
“查!必須查清楚!到底是誰把斯語的名字加進去的!”她的聲音帶著壓抑的怒火和焦急。
“部長,我們核對了所有的紙質報名表和線上報名後台記錄,確實沒有斯語同學自己提交的申請。”
“節目流程單是最後定稿後打印的,之前審核的時候明明沒有這個名字!”
“問過負責遞送流程單給主持人的小王了嗎?”
“問過了,他說他就是按照最終版打印的,沒做任何改動……”
“監控!對,調監控!打印室、後台電腦、流程單放置的區域,所有附近的監控都調出來!”文藝部長當機立斷。
在這個攝像頭無處不在的時代,想要完全隱匿這種看似微小卻關鍵的操作,難度極大。
除非對方是經驗老到的反偵察高手,否則總會留下蛛絲馬跡。
調查,在悄無聲息卻又緊鑼密鼓地進行著。
晚會最終在一片祥和熱鬨的氣氛中落下了帷幕。
壓軸節目是一個大型歌舞串燒,所有參演人員上台謝幕,燈光閃爍,彩帶飄飛,主持人再次上台致閉幕詞,感謝所有人的參與。
掌聲雷動,為這個“星輝之夜”畫上了一個看似圓滿的句號。
斯語隨著人流緩緩走出喧囂的大禮堂。
晚風帶著初秋的涼意迎麵吹來,拂去了場內殘留的燥熱。
夜空如洗,一輪皎潔的明月高懸,清冷的月光如水銀般傾瀉而下,將校園裡的建築、樹木和小徑都鍍上了一層朦朧而靜謐的銀輝。
與禮堂內的燈火通明和人聲鼎沸相比,外麵的世界顯得格外寧靜。
他沒有停留,也沒有參與同學們後續的聚餐邀約,隻是簡單道彆,便獨自一人,踏著月光,朝著校門外走去。
他直接返回了雲頂苑。
回到那棟靜謐的獨棟彆墅,打開門,熟悉的氣息撲麵而來。
屋內隻亮著幾盞暖黃色的氛圍燈,光線柔和。
他換下鞋子,徑直上了二樓,走進臥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