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事後是什麼態度?”斯語問道,他想知道這個林曉雅在事情敗露後,是否會感到後悔或害怕。
文藝部部長搖了搖頭,表情更加複雜:“這就是最讓人……無語的地方。
我們找到她時,她並沒有表現出任何愧疚或者驚慌。
反而……帶著一種強烈的成就感和興奮。
她甚至反過來問我們,‘怎麼樣?效果是不是超級棒?要不是我,大家能聽到那麼棒的現場嗎?能意識到斯語學長的音樂才華嗎?’”
她模仿著林曉雅可能的語氣,自己都覺得有些荒謬。
“她還向我們透露,事後她就在你的粉絲群裡……嗯,應該是用了小號或者匿名的方式,炫耀了這件事。”
文藝部部長揉了揉眉心,“據說她的發言大意是:‘看吧!要不是我,你們能聽到哥哥的清唱嗎?能看到他抱尤克裡裡的神圖嗎?是我創造了這個曆史性的時刻!’”
她看向斯語,“她似乎非常享受這種作為‘幕後推手’,憑借一己之力改變局麵、推動事情發展的快感。
據她說,粉絲群裡也有人提醒她這樣做不妥,但她完全聽不進去,堅持認為自己做得對,是為你好,也是為了‘正義’。”
斯語端起咖啡,喝了一口。
苦澀的液體滑過喉嚨,帶來一絲清醒。
他大概明白了。
這不是普通的嫉妒或者惡作劇,而是一種源於過度崇拜和扭曲的“奉獻”心態。
這個林曉雅,將她自己的意願和判斷,強加在了他的身上,並用一種自我感動的方式付諸行動。
她沉浸在自己編織的“伯樂”與“功臣”的敘事裡,享受著那種操控般的快感,卻完全忽略了這種行為本身對他人的不尊重和潛在傷害。
“學校這邊……會如何處理?”斯語放下咖啡杯,問道。
他並不想過於追究,但這種事情,顯然也不能聽之任之。
文藝部部長正色道:“林曉雅同學的行為,已經嚴重違反了學校紀律和晚會工作規定,造成了不良影響。
學生會已經將情況上報給學院和學校學生處。
初步的處理意見是:內部嚴重警告處分,取消本年度所有評優評先資格,並需要她本人當麵向你正式道歉。
當然,最終的處理結果,還會參考你的意見。”
斯語點了點頭。
這個處理方式,算是合情合理。
他並不想毀掉一個學生的前途,但必要的懲戒和引導是不可或缺的。
“我接受學校的處理意見。”
斯語平靜地說,“至於當麵道歉……就不必了。
請你轉告她,我感謝她的喜愛,但絕不認同她的方式。
希望她以後能將這份熱情,用在更合適、更尊重他人的地方。”
文藝部部長似乎鬆了口氣,連忙點頭,“好的,我一定轉達。
再次為這次不愉快的經曆向你道歉。”
事情弄清楚,斯語也沒有再多做停留,很快便起身告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