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語那條呼籲“不追蹤,不熱議,不沉溺”的圍博,不僅平息了針對林曉雅的網絡風波,其產生的深遠影響,甚至超出了他本人的預料。
大秦聯邦網絡空間管理局簡稱網空局)的相關部門,一直在密切關注著網絡輿情的動態。
像斯語這種擁有巨大影響力的公眾人物,一旦卷入爭議,極易引發粉絲互撕、網絡暴力等不良現象,這是網空局重點防範和治理的對象。
當“節目單事件”以及後續的林曉雅粉絲群截圖曝光後,網空局的輿情監測係統就已經發出了提示。
工作人員原本已經嚴陣以待,準備應對可能出現的又一場聲勢浩大的網絡混戰。
然而,事態的發展卻讓他們感到意外。
就在輿論即將失控、矛頭開始集中指向林曉雅個人時,事件的核心人物斯語,竟然主動站出來。
以極其冷靜和克製的態度,用簡短的“三不”原則,成功引導了輿論走向,將一場潛在的網暴消弭於無形。
這份清醒、理智和擔當,讓網空局的領導和工作人員都印象深刻。
在內部會議上,有領導特意提到了這個案例,“大家看看這個叫斯語的年輕人,處理問題很有水平嘛。
‘不追蹤,不熱議,不沉溺’,這九個字說得很好,很有格局。
這不僅是對待網絡流言的態度,也應該是我們廣大網民秉持的健康上網理念。”
另一位領導點頭附和:“是啊,現在網絡上戾氣太重,一點小事就無限放大,人肉搜索、網絡暴力層出不窮,搞得烏煙瘴氣。
我看,我們可以借此機會,以這‘三不’為主題,開展一輪網絡環境肅清專項活動,倡導文明上網,理性發聲。”
其實,類似的網絡環境整治工作一直在網空局的計劃之中。
斯語的事件和其提出的“三不”原則,恰好成為了一個絕佳的契機和切入點,將這項活動提前並賦予了更鮮明的主題。
很快,大秦聯邦網絡空間管理局聯合多家主流媒體平台,正式發起了名為“清朗網絡·‘三不’同行”的專項治理行動。
官方發布了倡議書,詳細闡釋了“不追蹤他人隱私)、不熱議未經證實信息)、不沉溺網絡戾氣與罵戰)”的內涵。
呼籲廣大網民自覺抵製網絡暴力、不造謠不傳謠、拒絕無底線追星和互撕謾罵等行為。
同時,網空局也宣布將加大監管執法力度,重點打擊網絡水軍、惡意營銷號、職業黑粉等擾亂網絡秩序的群體。
一時間,各大網絡平台風聲鶴唳。
以往那些聞風而動、靠挑動對立和製造話題賺取流量的營銷號,頓時收斂了許多,發言變得謹慎。
一些習慣於在評論區興風作浪、出口成臟的網絡噴子,發現自己的賬號因為發布惡意言論被永久封禁,或者發言被限製。
幾個規模較大的網絡水軍公司,更是遭到了網空局的精準打擊,負責人被約談,業務被查封,旗下操控的大量賬號被一窩端。
網絡上原本那種“不是東風壓了西風,就是西風壓了東風”的混戰局麵,得到了明顯的遏製。
雖然不可能完全根除所有不良現象,但整體的網絡環境確實為之一清,顯得祥和了不少,烏煙瘴氣的罵戰和戾氣衝天的言論大幅減少。
許多普通網民都感受到了這種變化,紛紛在社交平台上留言表示支持:
“早該管管了!現在刷圍博感覺眼睛都清爽了!”
“支持‘三不’原則!拒絕網絡暴力,從你我做起!”
“給網空局點讚!還給咱們一個乾淨的網絡空間!”
“說起來還要感謝斯語,他那條圍博真是神來之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