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劇院青年京劇演員,師承梅永年,並經常在“清音閣”戲樓登台演出!
一時間,原本門可羅雀的清音閣,仿佛瞬間變成了朝聖之地。
帝都本地的年輕人、好奇的遊客、聞風而動的自媒體、乃至一些音樂圈、文化圈的人士,從四麵八方向著那條原本僻靜的胡同湧來!
地鐵口出來的人流明顯增加了方向性,出租車、網約車在胡同口排起了長隊。
甚至能看到一些拉著行李箱、明顯是剛從火車站或機場趕來的外地遊客,臉上帶著急切和興奮,一邊看著手機導航,一邊快步穿梭在胡同裡。
“就是這裡嗎?清音閣?”
“快走快走,聽說地方小,去晚了就沒位置了!”
“我是專門從滬上飛過來的,就為了親眼看看淩雲真人!”
“能聽到他唱《回馬槍》嗎?”
“希望能買到票!”
人群如同潮水般彙聚,小小的清音閣門口被圍得水泄不通,韓班主和幾個老服務員根本應付不過來,焦急地維持著秩序,嗓子都快喊啞了。
眼看著人越聚越多,狹窄的胡同交通幾近癱瘓,安全隱患極大。
淩雲、梅永年以及聞訊趕來的梅若鴻大師,在戲樓二樓看著樓下黑壓壓的人頭,又是激動,又是擔憂。
“這……這怎麼得了!”
梅永年又喜又急,“再這樣下去,非出事故不可!戲樓就這麼大,根本裝不下啊!”
就在這混亂之際,帝都戲曲協會的幾位年輕乾事,在會長的指示下,帶著設備火速趕到了現場。
他們早就關注到了《回馬槍》的爆火,預見到了可能帶來的影響。
在協會年輕人和戲班工作人員的共同努力下,他們迅速架設起臨時設備。
開通了清音閣的線上預約通道,並通過擴音器向人群解釋,引導大家通過手機預約後續場次的演出,避免了現場失控。
洶湧的人潮暫時被疏導開來,但所有人都明白,這股因《回馬槍》而來的巨大流量,已經實實在在地衝擊到了這個古老的行業。
沒有人知道這批因為好奇和熱度而來的觀眾能堅持多久,是曇花一現,還是能真正沉澱下來。
但無論如何,這無疑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契機!
當天下午,帝都戲曲協會的會議室內,一場緊急且重要的會議召開了。
參會者除了協會的領導和乾事,還包括了梅若鴻、梅永年、淩雲,以及被緊急邀請來的各個劇種、各大戲班有分量的老前輩和部分優秀的年輕弟子。
會議室裡濟濟一堂,氣氛熱烈中帶著一絲緊張的凝重。
協會的會長,是一位年近七旬、精神矍鑠、目光睿智的老者,名叫沈墨池。
他主持過無數次協會會議,但像今天這樣,因為一首流行歌曲而召開緊急會議,還是頭一遭。
會議一開始,氣氛就有些微妙地熱烈過了頭。
喜歡文豪:我什麼都略懂一二請大家收藏:()文豪:我什麼都略懂一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