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第一批觀影結束,洶湧的好評如同潮水般湧向網絡。
烽火北疆口碑
精忠報國聽哭了
陳遠舟導演牛逼
……
這些詞條迅速攀上熱搜。
而在這片讚譽聲中,一個名字被反複提及,並再次以無可阻擋之勢衝上了熱搜前列——問徵精忠報國。
“聽完《精忠報國》再看電影,和看完電影再聽《精忠報國》,完全是兩種不一樣的震撼!問徵老師yyds!”
“這首歌簡直就是為這部電影而生的!問徵到底是怎麼寫出來的?太貼了!”
“一曲《精忠報國》,一首《回馬槍》,問徵這是要在國慶檔封神啊!”
“樓上,還有《我愛你,大秦》,不過這樣一對比,連紅歌都顯得暗淡了是怎麼個事兒?”
“感謝問徵,用音樂讓我們感受到了什麼是家國情懷,什麼是英雄血性!”
這一夜,《烽火北疆》憑借過硬的質量和《精忠報國》的加持,打了一場漂亮的翻身仗,口碑徹底爆棚。
而幕後的英雄“問徵”,也再次用他無可挑剔的才華,證明了自己在音樂領域,尤其是與影視結合方麵的頂級實力,成為了這個國慶檔最耀眼的的名字之一。
國慶長假的第二天,由《回馬槍》和《烽火北疆》引發的熱潮非但沒有消退,反而如同滾雪球一般,勢頭愈發猛烈。
清音閣的持續火爆與深遠影響:
清音閣門口,預約的隊伍從清晨便開始排起,線上預約係統更是秒空。
戲樓內,座無虛席已是常態,連站票都一票難求。
韓班主臉上的皺紋都仿佛笑開了花,指揮著臨時增派的人手維持秩序,聲音雖然沙啞,卻充滿了乾勁。
他特意將淩雲的《白翟夫人》和其他幾出反響熱烈的武戲、絕技表演安排在黃金時段,確保新觀眾們能持續感受到戲曲的吸引力。
更令人欣喜的變化發生在觀眾群體和觀劇氛圍上。
除了依舊熱情高漲的年輕人,開始出現了一些中年父母帶著放假的子女前來的身影。
父母們一邊看,一邊會低聲向孩子解釋劇情、介紹行當,試圖將自己童年模糊的戲曲記憶與此刻鮮活的舞台聯係起來。
孩子們或許還不能完全理解唱詞,但那精彩的武打、奇妙的絕活、華美的服飾,足以讓他們看得目不轉睛。
一種潛移默化的文化傳承,正在這方小小的戲樓裡悄然發生。
後台也忙碌異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