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洗衣店鋪送的靈感膠囊+催更符+啵啵奶茶)
法務部開始起草標準的音頻改編授權合同範本。
版權部開始梳理旗下所有作品的音頻改編潛力和市場價值評估報告。
內容部則開始擬定對改編作品的核心內容要求清單。
一套旨在規範市場、最大化ip價值、同時保證作品質量的音頻版權合作體係,正在快速成型。
顧磊意識到,這不僅僅是多一個營收渠道,更是將“言吾”品牌滲透到用戶碎片化時間、進一步擴大影響力的重要戰略布局。
而在清音閣後台,緊張排練的間隙,一種不同的變化也在悄然發生。
一些年輕的戲曲演員,休息時不再隻是刷短視頻或者閒聊,而是三五成群地戴著耳機,分享著同一個音頻內容,臉上時而露出緊張,時而發出驚歎。
“師兄,你快聽聽這個!《鬼吹燈》!嚇人但是賊帶勁!”
一個剛跑完龍套下來的武行年輕弟子,興奮地把一隻耳機塞給正在擦拭額汗的淩雲。
淩雲接過耳機,有些疑惑地戴上。
正好聽到一段關於昆侖冰川下神秘生物“霸王蠑螈”的驚險描述,那逼真的音效和緊張的敘述,讓他這個習慣了舞台程式化表演的人,也感到一陣心悸。
他聽了大約十幾分鐘,便摘下了耳機,輕輕吐了口氣。
他對這種過於直接、旨在製造驚悚效果的題材確實不太適應,與他所追求的寫意、傳神的戲曲美學相去甚遠。
但是,他無法否認,這個名為“言吾”的作者,其構建故事的能力和天馬行空的想象力,讓他深感震撼。
“這就是……斯語先生寫的另一個世界嗎?”淩雲心中暗忖。
因為《回馬槍》這首歌,他知道了斯語除了眾所周知的“言吾”外的另一個身份——“問徵”。
他回想起與斯語交流《回馬槍》時的情景,那位年輕人沉靜的外表下,果然蘊藏著如此磅礴而詭異的創造力。
從慷慨悲歌的《精忠報國》,到英姿颯爽的《回馬槍》,再到這光怪陸離、危機四伏的《鬼吹燈》世界……
斯語的筆下,仿佛能容納下截然不同的宇宙。
這種超越類型界限的創作能力,讓淩雲在欽佩之餘,也更加堅定了自己要在戲曲創新道路上走下去的決心。
真正的大家,本就該如此博采眾長,融會貫通。
與此同時,在《烽火北疆》慶功宴的某個角落,香檳杯碰撞的清脆聲響和歡聲笑語交織在一起。
巨大的成功讓整個劇組都洋溢著喜悅和放鬆的氣氛。
酒過三巡,幾位核心主創,導演陳遠舟、製片人、還有幾位關係緊密的投資人聚在一處相對安靜的露台,享受著夜風,聊著更隨意的話題。
聊著聊著,話題不知怎的就轉到了近期其他火爆的文化現象上。
一位負責宣發的副總,抿了一口酒,笑著說道:“說起來,最近不光咱們的電影火,電台裡有個節目也挺火,叫什麼……《鬼吹燈》?
我司機天天聽,說是嚇得不敢晚上一個人開車回家了,但又忍不住要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