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真是自己找罪受。”
另一位投資人接話道:“哦,那個啊,我也聽家裡孩子提起過。
說是小說改編的廣播劇,作者……好像筆名是叫‘言吾’?”
他說到這裡,語氣微微一頓,似乎想起了什麼,目光轉向一旁的陳遠舟導演。
“陳導,我記得咱們電影那首封神的主題曲《精忠報國》,作曲作詞的‘問徵’,本名是不是就叫斯語?他好像……也就是作家‘言吾’吧?”
此言一出,露台上的幾人都安靜了一瞬,臉上露出了恍然和更加驚訝的表情。
陳遠舟導演緩緩晃動著手中的酒杯,眼神中閃爍著思索的光芒,點了點頭。
“沒錯,斯語就是言吾,問徵也是他。《精忠報國》是他寫的,《鬼吹燈》也是他寫的。”
他頓了頓,語氣帶著毫不掩飾的讚歎,“這家夥,真是個全才啊!寫得了史詩,玩得了流行,還能構建出這麼奇詭的探險世界。”
製片人敏銳地捕捉到了什麼,他身體微微前傾,壓低了聲音,帶著一絲試探性地問道:
“陳導,各位,你們說……這個《鬼吹燈》的故事,有沒有影視化的可能?
我雖然沒細聽內容,但聽這名字,還有它引發的這種討論熱度,感覺題材很獨特啊。
‘盜墓’、‘探險’、‘風水秘術’……這些元素如果視覺化,做出來的效果,衝擊力應該會非常震撼吧?會不會是下一個潛在的爆款?”
這個話題仿佛一顆投入平靜水麵的石子,立刻激起了幾人的熱烈討論。
有人擔心題材敏感度和審查風險,有人驚歎於其世界觀的獨特性和視覺潛力,有人則開始估算如果影視化需要怎樣的投資規模和特效水準。
陳遠舟導演沒有立刻表態,他望著遠處城市的燈火,腦海中卻不由自主地開始勾勒《鬼吹燈》中所描繪的那些神秘場景。
精絕古城的地下鬼洞、龍嶺迷窟的幽深暗道、雲南蟲穀的奇詭生物……
如果這些都能通過頂尖的影視特效呈現出來……
他深吸了一口氣,緩緩說道:“這個故事,確實有點意思。
視覺化的潛力巨大。
不過,改編的難度也不小,如何平衡神秘氛圍、探險節奏和價值觀導向,是個大課題。
有機會的話,倒是可以找斯語聊聊,看看他對自己這個‘孩子’的影視化,有什麼想法。”
這隻是慶功宴上的一個插曲,一個私下場合的隨意討論,但無疑在幾位能夠影響影視行業風向的大佬心中,埋下了一顆關於《鬼吹燈》影視化的、充滿可能性的種子。
《鬼吹燈》廣播劇的成功,其影響已遠遠超出了音頻領域本身。
它像一塊投入水中的磁石,正在吸引著來自不同行業、不同領域的目光,悄然改變著人們對“言吾”品牌的認知,也攪動著更大範圍的文化產業格局。
言究堂集團和斯語所擁有的,不僅僅是一個個獨立成功的故事,更是一個彼此關聯、相互賦能、擁有無限衍生潛力的ip宇宙。
而這個宇宙的邊界,正在被不斷探索和拓寬。
喜歡文豪:我什麼都略懂一二請大家收藏:()文豪:我什麼都略懂一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