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磊解釋道,“希望邀請我們,作為文化創新企業的代表,參與他們即將啟動的一個名為‘非遺煥新計劃’的項目。
旨在聯合優秀的現代創作者,共同挖掘、梳理並以年輕人喜聞樂見的形式包括但不限於音樂、動漫、遊戲、短視頻、文創產品等)重新詮釋和推廣非物質文化遺產。
他們點名提到了戲曲、民俗傳說、傳統手工藝等多個方向,認為我們的成功經驗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斯語走到窗邊,看著窗外華燈初上的城市。
官方的主動邀約,意味著他和言究堂所做的一切,不僅僅得到了市場的認可,更獲得了主流文化層麵的肯定與期待。
這既是榮譽,也意味著更大的責任。
“可以接觸。”
斯語思考片刻後回答,“這是一個係統性的工程,比我們單打獨鬥更有意義。
但合作的具體模式和內容主導權需要明確。
我們不做簡單的貼牌,要確保最終呈現的作品,既尊重傳統內核,又具備現代藝術價值和傳播力。”
“明白。
我會組織團隊,認真研究他們的方案,在保持我們創作獨立性的前提下,探討合作的可能性。”
顧磊應承下來。
夜色漸深,斯語結束了與顧磊的通話。
書房裡恢複了安靜,但他知道,新的舞台已經悄然搭好。
國際出版的廣闊天地、校園內躍躍欲試的新生力量、以及來自官方層麵的認可與邀約……
這些新的線索交織在一起,預示著“言吾”和他的文化帝國,即將迎來一個更加複雜、也更具挑戰性的新階段。
而這一切,都始於那些落在紙麵上的文字與音符,最終,又將回歸到更多打動人心的創作之中。
經過數月的精心籌備、深入采風以及與非遺傳承人們的反複磨合,“非遺煥新計劃”的首場大型成果展示活動——
“古韻新聲·非遺煥新之夜”,終於在帝都一座具有曆史底蘊的現代藝術中心拉開了帷幕。
活動現場被刻意營造出一種跨越時空的對話感。
舞台設計融合了極簡的現代線條與傳統的中國元素,巨大的ed屏幕與懸掛的仿古宮燈相映成趣。
觀眾席上,既有受邀前來的文化界官員、專家學者、資深媒體人,也有通過社交媒體招募的年輕傳統文化愛好者。
更有一些特意從各地趕來的、臉上刻滿風霜痕跡的非遺傳承人代表。
空氣中彌漫著一種混合了期待、好奇與些許審視的複雜氣息。
晚會的前半段,展示了“數字戲曲館”的部分成果。
一段利用vr技術拍攝的昆曲《牡丹亭·遊園驚夢》片段,讓觀眾通過大屏幕的轉播,仿佛化身杜麗娘,親身漫步於那座姹紫嫣紅開遍的園林,感受那份青春的悸動與傷懷。
緊接著是融合了水墨動畫風格的京劇《霸王彆姬》選段,動畫的寫意與戲曲的程式化表演巧妙結合,將項羽的英雄末路與虞姬的決絕淒美渲染得淋漓儘致,贏得了陣陣掌聲。
這些創新嘗試,雖然令人耳目一新,但仍在許多人的預料之中,屬於“精心打磨的佳作”範疇。
然而,當晚的高潮和真正的“王炸”,出現在晚會的中段。
主持人用充滿懸念的語氣報幕:
“接下來,請欣賞由‘問徵’老師特彆為本次‘非遺煥新計劃’創作,融合了古老傀儡戲木偶戲)元素與當代國風音樂的全新作品——
《牽絲戲》!演唱者:言究堂音樂——秦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