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活”在音樂裡_文豪:我什麼都略懂一二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23章 “活”在音樂裡(1 / 2)

感謝好看喜歡的送的催更符)

他拿出手機,點開了一個名為“梨園清音·戲曲藝術交流”的微信群。

這是之前因《回馬槍》與戲曲協會合作時,沈墨池會長邀請他加入的群。

裡麵彙聚了帝都乃至全國戲曲界的老中青三代從業者、樂師和研究者,平時頗為熱鬨,常交流演出信息、探討技藝、甚至分享一些行業內幕趣聞。

他很少在群裡發言,一直處於潛水狀態。

他組織了一下語言,在對話框裡輸入:

“各位老師好,冒昧打擾。

本人近期想係統學習二胡與古箏,不為考級演出,隻為深入理解傳統音樂韻味。

今日試聽了兩位院校背景的老師,技巧嫻熟,然覺其音少了幾分‘煙火氣’與‘老味道’,與心中所求略有差距。

不知群內各位老師,可否推薦一二位於民間、或許名聲不顯,但手上功夫紮實、尤其深諳傳統韻味、能拉出彈出‘故事’來的老師?感激不儘。”

這條消息發出,起初群裡安靜了幾秒,似乎大家都在消化這略顯特殊的要求。

很快,消息提示音便開始接二連三地響了起來。

“斯語先生好!拱手)您這要求提得內行!

學院派有學院派的好,規矩,漂亮。

但要論那股子‘味兒’,確實還得是那些在戲班子裡摸爬滾打幾十年的老樂師!”

一位備注為“某劇團鼓師”的成員率先回應。

“斯語先生是想學‘心法’,不止是‘指法’啊。

這個有點難找,現在這樣的老師傅越來越少了。”

另一位花臉演員感慨。

這時,一位備注為“國家劇院退休琴師周老”的成員發了言,他在群裡德高望重:

“斯語小友所求,老夫明白。

是要找那些‘活’在音樂裡,而不是‘演’音樂的人。

我倒是想起兩個人來,或許符合你的要求。”

周老接著介紹道:

“一位是胡炳權,胡師傅。

今年該有六十七了吧。

他可不是什麼音樂學院畢業的,是正兒八經的‘娃娃腿’,從小在冀中老家的梆子戲班裡長大,一把二胡拉了五十多年。

後來戲班散了,他就在帝都的公園裡、地下通道裡拉琴,一拉就是十幾年。

你彆看他現在‘落魄’,他那把二胡,拉出來是真有東西。

喜怒哀樂,人生百態,都在他那兩根弦上。

他拉的《江河水》,能讓你聽得心都揪起來,那才是真正的‘哭腔’。

他沒什麼獎項,也沒什麼頭銜,但你要說‘味道’和‘故事’,找他,準沒錯。”

群裡不少人附和:

“胡老爺子我知道!在景山公園那邊常能聽到,那琴聲,絕了!”

“是啊,他拉琴不為錢,就為個痛快。

有時候拉高興了,能給你拉一上午不帶重樣的。”

周老繼續介紹第二位:

“另一位是位女士,叫蘇秀娥。


最新小说: 敢用預製菜?我直播溯源中央廚房 離開山區?不,我要留下來 六零年屯裡,我開係統商城當萬元 都有空間了那不得重生啊 重生香江:從上官小寶徒弟開始 靈力複蘇:我的高中生活不正常 鬼帝在都市 穿越神雕:我拜楊過為師 紅粉惡人 古墓俠影之係統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