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都愛樂樂團的音樂總監起初接到電話,聽說是為一位名叫斯語的“作家”排練一首新創作的交響曲,內心是有些猶豫和輕視的。
畢竟,跨界創作成功的例子鳳毛麟角,而且時間如此倉促。
但在王教授的極力推薦和擔保下,他同意先看看總譜。
當厚厚的、筆跡清晰卻明顯帶著“新鮮”氣息的總譜擺在他麵前,他越看越是心驚。
作為職業指揮,他一眼就能看出這部作品背後深厚的古典音樂功底和驚人的樂思。
那精妙的動機發展,嚴謹的曲式結構,豐富而恰當的和聲語言,尤其是貫穿始終的那種莫紮特特有的、在優雅節製中蘊含的深刻激情,都讓他無法相信這出自一位非科班出身的年輕作家之手。
他立刻改變了態度,表示樂團願意接下這個任務,並且可以為了協調出排練時間,適當調整其他商業演出的檔期——當然,費用也相當不菲。
顧磊沒有任何猶豫,直接批下了遠超市場價的排練和錄製費用,要求隻有一個:
儘快,並且保證最高質量。
接下來是場地問題。
專業的音樂廳需要提前數月甚至數年預訂。
最終,通過音樂學院的關係,他們租用了帝都音樂學院內部最好的、音響效果經過聲學專家設計的“星輝音樂廳”,租用了一個下午連帶晚上的時間,用於緊張的排練和最終的正式錄製。
這一切都在金錢和人脈的雙重驅動下,以驚人的速度推進著。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三天後,星輝音樂廳內。
帝都愛樂樂團的樂手們各就各位,臉上帶著些許好奇和職業性的專注。
指揮站在譜台前,深吸一口氣,舉起了指揮棒。
斯語和顧磊坐在觀眾席第一排,麵前也放著總譜。
第一次全樂團合練開始。
當那熟悉得令人心悸的g小調主題從小提琴聲部流淌而出時,斯語閉上了眼睛,全身心地感受著。
然而,幾乎立刻,他就敏銳地捕捉到了一些細微的偏差。
也許是某個木管樂器進入的時機慢了零點幾秒,也許是弦樂某個聲部的力度層次不夠分明,也許是圓號的一個長音音準略有飄移……
“停!”
斯語忽然站起身,他的聲音在空曠的音樂廳裡顯得格外清晰。
樂手們和指揮都驚訝地望向他。
斯語拿起筆,快步走到指揮身邊,指著總譜上的某一處,“這裡,第二小提琴和中提琴的對話,節奏可以再緊湊一些,感覺要像在急切地交談。
還有這裡,雙簧管的句子,結尾處可以再輕柔一點,帶點歎息的感覺。”
他又指向另一頁:“發展部這個轉調,低音聲部的支撐要更穩,和聲轉換的推動力才出得來。”
他語速平緩,但用詞精準,直指要害。
起初還有樂手對他的“外行指導”心存疑慮,但按照他的要求嘗試之後,效果立竿見影,音樂的表現力瞬間提升了一個層次。
指揮眼中的驚訝也漸漸變成了敬佩。
喜歡文豪:我什麼都略懂一二請大家收藏:()文豪:我什麼都略懂一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