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王一曼送的啵啵奶茶4)
不僅僅是網友們在焦急等待。
國家層麵的相關文化部門,也一直在密切關注著事態的發展。
文化自信是民族複興的重要基石,任由這種基於文化優越感的貶低言論發酵,對國民心理、尤其是年輕一代的文化認同感,會產生難以估量的潛移默化的負麵影響。
官方層麵已經做好了最壞的準備,如果民間遲遲無法拿出有力的回應,那麼即使顯得有些“以大欺小”,動用國家力量組織頂尖作曲家創作、推動國家級樂團進行強勢宣傳反擊,也勢在必行。
這已不僅僅是音樂之爭,更是關乎國家文化尊嚴和軟實力的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就在這內外壓力都積蓄到臨界點的時刻,星輝音樂廳內,燈光再次亮起。
經過反複打磨和完善後的《第四十號交響曲》完整版,即將進行最後一次、也是旨在錄製用於公開發布的正式演奏。
音樂廳內氣氛凝重而肅穆,與之前排練時的探索性氛圍截然不同。
每一位樂手都深知肩上承擔的分量,他們的眼神專注,手指緊握樂器,仿佛即將奔赴戰場的士兵。
指揮站在譜台前,深吸一口氣,目光掃過全場,與斯語交換了一個堅定的眼神。
顧磊和少數幾位被允許入內的核心人員,安靜地坐在觀眾席,連呼吸都不自覺地放輕了。
空氣中彌漫著一種近乎神聖的期待感,仿佛在等待一個曆史性時刻的降臨。
當指揮棒劃破空氣,那熟悉的g小調主題再次奏響時,這一次,音樂中蘊含的不再是摸索,而是無比的確信、飽滿的情感和臻於完美的藝術表達。
整個演奏過程行雲流水,一氣嗬成,每一個音符都仿佛落在了最恰當的位置,交織成一幅壯麗而深邃的音響畫卷。
錄製設備的指示燈穩定地亮著,忠實地記錄下這注定要震撼世界的聲音。
《第四十號交響曲》的完整演奏視頻及音頻,在顧磊團隊最高效的後期製作下,於一個傍晚,通過言究堂集團的官方渠道,聯合國內各大主流視頻、音樂平台,同步上線發布。
標題簡單直接——“問徵交響樂作品:《g小調第四十號交響曲》”。
發布瞬間,如同在滾沸的油鍋中滴入冷水,全網炸裂!
苦苦支撐、翹首以盼的大秦網友們,幾乎是蜂擁而至。
起初,很多人是抱著“終於來了”、“無論如何先支持”的心態點開的。
評論區和彈幕第一時間被各種加油打氣、民族自豪的留言刷屏:
“來了來了!問徵大神出手了!”
“兄弟們頂起來!讓外國佬聽聽什麼叫音樂!”
“我就知道斯語學長不會讓我們失望!乾翻他們!”
“大秦音樂雄起!”
然而,當那恢弘而充滿古典韻味的交響樂前奏響起,當那精妙絕倫的旋律、嚴謹而富有張力的結構、豐富而和諧的音色層次通過耳機或音響撲麵而來時,網絡上出現了短暫的、詭異的“靜默”。
不是沒有人發言,而是之前那些激昂的、帶著助威性質的評論和彈幕,仿佛被一隻無形的手瞬間抹去了一般。
取而代之的,是越來越多帶著震驚、難以置信和極致狂喜的感歎:
“臥……臥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