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看著斯語,眼神中充滿了期待與試探。
“我們想知道,以您的能力和積累,是否有可能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創作出一首適合春晚舞台的、既能體現民族特色、又具備一定規模和氣勢的‘新交響’片段或者精簡版作品?
哪怕隻是一個樂章,一個精彩的核心段落,隻要能展現出這種音樂形式的獨特魅力,我們就覺得意義非凡。”
斯語安靜地聽著,手指無意識地在沙發扶手上輕輕敲擊。
春晚節目組的到來,確實在他意料之外,但仔細一想,又在情理之中。
《春江花月夜》造成的轟動效應,春晚這個最高舞台不可能不關注。
他們這是在投石問路,想借助他的力量,為春晚注入一股新鮮而高質的文化活水。
時間緊,任務重,壓力巨大。
對於任何一位傳統作曲家來說,這幾乎都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但斯語不是傳統作曲家。
他的腦海中,地球中國民族管弦樂的寶庫裡,適合節慶氣氛、場麵恢弘、又能在較短時間內排演成功的作品,並非沒有。
他微微闔眼,腦海中飛速閃過幾個備選方案。
是選擇那首氣勢磅礴、描繪節日歡慶場景的《慶典序曲》?
還是那首融合了南北民歌素材、熱鬨喜慶的《春節序曲》變奏?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亦或是另一首同樣經典、充滿活力的《金蛇狂舞》的擴展版?
片刻後,他睜開眼,看向緊張等待的王導演和一旁同樣屏息的顧磊,語氣依舊平穩,卻帶著一種令人安心的力量:
“王導演,感謝春晚節目組的看重。
‘新交響’作品……我這裡,確實有一個初步的構想,或許適合春晚的舞台。”
他沒有把話說滿,但“初步構想”幾個字,已然讓王導演眼中爆發出驚喜的光芒。
“是一部描繪傳統佳節、萬家燈火、普天同慶場景的作品,基調是熱烈、恢弘、充滿希望的。”
斯語緩緩描述著,仿佛在勾勒一幅早已存在於心的畫卷,“音樂語言上,會充分運用民族樂器的特色,展現我們自己的韻律和色彩,同時融入交響化的思維,讓音響更立體,氣勢更磅礴。
如果樂團狀態好,配合默契,呈現出一個八到十分鐘左右的完整樂章,應該問題不大。”
王導演激動得幾乎要站起來:“太好了!斯語先生!隻要有雛形,有方向,我們就敢賭這一把!
我們立刻協調最好的民族樂團資源,帝都民族樂團那邊我們可以全力溝通,確保排練時間!
您需要什麼支持,儘管提!”
斯語點了點頭:“樂譜,我會儘快完善。
至於樂團,就帝都民族樂團吧,合作過,有默契。
時間確實很緊,需要他們全力配合。”
“沒問題!一切以您這邊為準!”王導演立刻保證道。
送走激動不已的王導演,顧磊看向斯語,眼神中充滿了驚歎與一絲擔憂,“老板,這時間……真的來得及嗎?春晚可不是一般的舞台。”
我親愛的讀者們,看到了嗎?創作的第21天,本書出評分了,雖然有點低,但是感謝大家的支持啊!)
喜歡文豪:我什麼都略懂一二請大家收藏:()文豪:我什麼都略懂一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