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會尚未完全結束,相關的報道已經如同雪片般飛向了各大媒體平台。
【驚天反轉!斯語《春江花月夜》全篇現世,古詩協會慘遭打臉!】
【‘江畔何人初見月?’——一首封神之作,讓所有質疑閉嘴!】
【這才是真正的‘大道’!斯語用一首詩重新定義了古詩的高度!】
【之前說斯語隻會‘小道’的古詩協會成員,請問臉疼嗎?】
網絡徹底沸騰了!
斯語的粉絲們揚眉吐氣,激動得無以複加。
而那些曾經參與質疑或傳播謠言的人,此刻要麼啞口無言,要麼忙不迭地刪除之前的言論。
古詩協會內部,更是一片死寂。
之前那位在茶會上發表議論的理事,看著手機上推送的新聞和那首完整的《春江花月夜》,臉色一陣青一陣白,最終化作一聲長長的、無力的歎息。
他知道,從今天起,古詩協會乃至整個大秦古典文學界,都不得不重新審視斯語這個名字,以及他所代表的、那種難以用常理揣度的磅礴才情。
他們所謂的“標準”和“圈子”,在這首《春江花月夜》麵前,顯得如此狹隘和可笑。
這記耳光,抽得是如此響亮,如此徹底。
而始作俑者斯語,此刻卻依舊在雲頂苑的書房裡。
他剛剛寫完《封神演義》中,通天教主敗走紫霄宮,封神大業接近尾聲的章節。
顧磊打來電話,語氣興奮地彙報了發布會現場的反響。
斯語隻是淡淡地“嗯”了一聲,仿佛那首注定要震撼文壇、流傳千古的《春江花月夜》,於他而言,不過是信手拈來,恰逢其會的一點感觸罷了。
他掛斷電話,目光掠過窗外。
天色已近黃昏。
他想的卻是,《封神演義》即將完結,下一個故事,該寫什麼了?
至於古詩協會?
那不過是前行路上,一顆微不足道的石子罷了。
碾過去,也就過去了。
他的征途,是更為浩瀚的文明星海。
《春江花月夜》的橫空出世,如同一場席卷文壇的風暴,將所有關於斯語“古詩詞才儘”的喧囂與質疑,徹底滌蕩乾淨。
那恢弘的意境、深邃的哲思、精妙的語言,仿佛一記無聲的驚雷,炸響在每一個曾對此事有所關注的人心頭。
之前跳得最歡、傳播“小道”論最廣的那些自媒體和論壇,此刻要麼裝死,要麼迅速轉向。
開始連篇累牘地分析《春江花月夜》的藝術成就,盛讚斯語為“當代詩壇第一人”,試圖蹭上這波巨大的流量。
而處於風暴眼中心的古詩協會,則徹底陷入了沉默。
他們的官方賬號停止了更新,內部成員也集體失聲,仿佛從未對斯語發表過任何評價。
先前那位在茶會上引發事端的理事,更是以“身體不適”為由,婉拒了所有媒體的采訪請求。
這種沉默,本身就是一種最徹底的認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