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即景賦詩_文豪:我什麼都略懂一二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78章 即景賦詩(1 / 2)

對聯比拚的餘波尚未完全平息,斯語那“被裡棉花虱子窠”一聯帶來的震撼與回味,仍縈繞在眾位文人心頭。

沈鈞儒會長見氣氛已然活躍,便含笑引領眾人移步至園中另一處精華所在——“聽雨軒”。

這是一座半臨水的水榭,軒外遍植芭蕉翠竹,此時天空恰好積聚起夏日的烏雲,沉悶的雷聲滾過,豆大的雨點開始劈裡啪啦地砸落下來。

瞬間便在湖麵、蕉葉上奏響了激昂而又帶著幾分清涼的樂章。

雨絲如幕,遠處的山色、近處的亭台都籠罩在一片朦朧的水汽之中,彆有一番韻味。

“好雨!正合時宜!”沈老撫須笑道,“諸位,這第二項,便是即景賦詩。

就以眼前這‘夏雨’為題,體例不限,韻腳自擇,限一炷香功夫,成詩一首。

還望諸位各展才情,莫負了這天地間的靈秀之氣。”

早有侍者在一角點燃了一根細長的檀香,青煙嫋嫋,預示著時間的流逝。

香燃起,軒內頓時安靜下來,隻聞窗外雨打芭蕉的清脆聲響和淅淅瀝瀝的雨聲。

方才對聯時的些許輕鬆調侃瞬間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更為凝重的創作氛圍。

即景賦詩,考驗的不僅是平日的積累,更是臨場的觀察、感悟與爆發,其難度和對個人綜合詩才的衡量,遠勝於對聯。

各位才子神態各異,紛紛行動起來。

西北分會的趙擎嶽眉頭緊鎖,大步走到窗邊,雙手叉腰,瞪著窗外滂沱的雨勢,仿佛要從中汲取西北荒原的豪邁。

他嘴唇翕動,似乎在默默推敲字句,但粗獷的臉上時而振奮,時而懊惱,顯然在尋找既能體現雨勢又不失文采的表達,這對於更擅長直抒胸臆的他來說,頗有些難度。

他心中焦灼:“這江南的雨,綿密有餘,剛猛不足,該如何寫出我西北的風骨?”

嶺南分會的陳逸風這次學乖了,不再急於表現。

他收斂了折扇,負手立於廊下,仔細觀察著雨滴落入荷塘泛起的漣漪,以及荷葉上滾動的晶瑩水珠。

他眼神專注,試圖從細微處著手,捕捉嶺南夏雨特有的靈秀與生機。

他心中默念:“需得精巧,需得彆致,上次輸了格局,此次定要在意境和煉字上扳回一城。”

巴蜀分會的李慕白不知從何處又摸出一個小酒壺,仰頭呷了一口,眯著眼看著雨幕,神態頗為享受。

他並不急於動筆,反而似乎沉浸在這雨聲與酒意交織的氛圍裡。

對於他而言,詩是性情之物,強求不得,需得等那靈光一現的瞬間。

他心中坦然:“急甚子急,酒到位了,詩自然就來了。”

中原分會的周文淵老先生則沉穩得多。

他端坐於椅中,目光深邃地望向煙雨朦朧的遠山,手指在膝蓋上無意識地輕輕敲擊著節奏。

他在調動畢生所學,試圖將眼前之景與胸中溝壑相結合,賦予這夏雨以曆史的厚重與人生的感慨。

他心中思忖:“雨乃天地之常客,亦如人生之際遇,當以小見大,方顯功力。”

江南分會的蘇芷柔依舊是那般恬靜模樣。

她並未遠離眾人,隻是選了個靠近芭蕉的位置坐下,素手輕抬,似乎想接住那簷下滴落的雨線。

她閉上眼,用心聆聽雨打芭蕉、雨落荷塘的不同音律,感受著空氣中彌漫的濕潤與草木的清新。


最新小说: 禁區之外:開局解鎖文明火種 唯一真神 我以抄經得長生,一字一句皆神通 祭壇獸武 我在三國當鍵盤俠 快穿:當心機女配拿了攻略劇本 魔門聖女懷身孕,爹是百歲老雜役? 全員攻略:是誰老婆還不一定呢! 穿越60我的簽到係統能爆肉 退休滿級大佬的養崽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