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灶台”的微信群還在為昨晚的雞湯沸騰,今早又彈出條新消息——是社區王阿姨發來的:“倆小師傅在不?能不能給養老院的李奶奶燉碗雞湯?她牙口不好,就想喝點爛乎的,錢我來付。”
炎昭剛吃完早飯,拿著媽媽的手機回複:“沒問題!今天專門給李奶奶燉,不加黨參,燉得爛爛的!”
王鐵柱在旁邊聽見了,皺眉:“養老院離這兒三站地,湯送到都涼了,瞎折騰啥?”
“爸!”炎昭把手機往桌上一拍,小眉頭擰得像顆小核桃,“李奶奶上次來店裡,誇我炒的蛋炒飯像她孫女做的,她孫女在外地,一年才回來一次呢!”
炎曜也跟著點頭,小手攥著圍裙角:“我們可以用保溫桶,再裹層棉被,肯定涼不了!”
李秀蓮笑著揉了揉倆娃的頭:“行,媽陪你們去送。但先說好了,店裡的活兒也得乾,今天的訂單還等著呢。”
倆娃一蹦三尺高,鑽進後廚就忙活起來。這次燉雞湯,炎昭特意把雞皮剝了,說“李奶奶怕油”;炎曜則把火調得更小,說“要燉到用勺子一碰,肉就掉下來”。
砂鍋在灶上咕嘟咕嘟響,香氣比昨天更溫柔,像給空氣裹了層。炎昭時不時掀開蓋子看看,用勺子戳戳雞肉,嘴裡念叨:“爛了沒?再爛點……”
中午時分,倆娃拎著裹著棉被的保溫桶,跟著李秀蓮往養老院走。保溫桶沉甸甸的,炎昭的小手勒出了紅印,卻不肯讓媽媽幫忙:“這是我們給李奶奶的心意,得自己送。”
李奶奶正坐在院子裡曬太陽,看見他們,渾濁的眼睛一下子亮了:“哎喲,是倆小師傅!”
“李奶奶,我們給您送雞湯來了!”炎曜解開棉被,掀開保溫桶,金黃的湯冒著熱氣,雞肉燉得顫巍巍的,一夾就碎。
李奶奶舀了一勺湯,剛喝了一口,眼淚就掉了下來:“這味兒……跟我孫女燉的一模一樣……她小時候總說,奶奶牙不好,我給您燉得爛爛的……”
炎昭趕緊遞過紙巾:“李奶奶您彆哭,我們以後常來給您燉湯!”
炎曜也跟著點頭:“我們還會做蛋炒飯、皮蛋豆腐,都給您送來!”
從養老院回來,店裡早就排起了長隊。小劉舉著手機喊:“小師傅,我的雞湯呢?今天特意早點來,排第一個!”
倆娃趕緊鑽進後廚,王鐵柱已經把食材準備好了。炎昭一邊撇浮沫一邊笑:“爸,李奶奶說我們燉的湯比她孫女做的還香!”
王鐵柱哼了一聲:“那是人家老太太疼你們。”可嘴角卻忍不住往上翹。
傍晚的陽光斜斜照進後廚,砂鍋裡的雞湯咕嘟作響,像首溫柔的歌。炎昭突然說:“爸,明天我們給環衛工人送點熱湯吧?天快冷了,他們肯定凍得慌。”
炎曜跟著點頭:“我看他們總在胡同口掃地,連口熱乎飯都吃不上。”
王鐵柱愣了愣,突然摸了摸他們的頭:“行啊,爸支持你們。明天咱多燉點,用大桶盛著。”
關店時,微信群裡又有人發消息:“今天的雞湯裡好像有股特彆的味兒,比昨天的還暖。”
炎昭看見,偷偷回複:“因為加了‘心意’呀!”
月光灑在後廚的砂鍋裡,殘留的湯漬閃著光。或許,最好的味道從來都不隻是食材和調料,還有藏在湯裡的惦記——對李奶奶的心疼,對陌生人的善意,和兩個孩子慢慢懂得的,用食物溫暖人心的魔法。
而這魔法,比任何秘方都珍貴,讓“老灶台”的煙火氣裡,多了點甜甜的、暖暖的香。
喜歡灶王爺的作業:雙寶尋味記請大家收藏:()灶王爺的作業:雙寶尋味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