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小的課間十分鐘,像口沸騰的鍋。炎昭炎曜圍著小宇,三個腦袋湊在一塊兒,蹲在操場的香樟樹下,手裡捏著根樹枝在地上畫,活像三隻密謀大事的小鬆鼠。
“我跟你說,”炎昭用樹枝戳了戳地麵,畫出個歪歪扭扭的炒鍋,“昨天的豆角燜麵,你爸是不是說鹹了?那是因為我弟把鹽罐碰倒了,偷偷加了半罐糖中和,結果甜鹹口反而成了爆款!”
小宇聽得眼睛發亮,手裡的樹枝跟著比劃:“真的?我爸說那是他吃過最好吃的燜麵,說比我媽以前做的還多了點‘驚喜味’。”他頓了頓,突然壓低聲音,“其實……我媽做燜麵從不放糖,但昨天那味兒,我居然覺得很親切。”
炎曜在旁邊使勁點頭,小臉蛋紅撲撲的:“那是因為加了‘開心料’!我哥說的,做菜時心裡高興,菜就會變好吃!”
正說得熱鬨,上課鈴響了。數學老師抱著卷子走進來,一眼就看見炎昭桌角的小本本——上麵沒記公式,倒畫滿了各種食材,旁邊標著“土豆絲泡水3次”“蛋炒飯要多放蔥花”。
“炎昭,”老師敲了敲他的桌子,“這節課講雞兔同籠,你要是能算出‘30個雞蛋炒5盤西紅柿炒蛋,每盤放幾個蛋’,就算你及格。”
全班哄堂大笑。炎昭臉一紅,卻梗著脖子站起來:“每盤6個!但實際要多放1個,因為炒的時候會碎!”這話一出,連老師都忍不住笑了。
坐在後排的小宇偷偷給炎曜遞了張紙條,上麵寫著:“我媽以前做西紅柿炒蛋,總說‘寧多勿少’,蛋多了香。”炎曜看完,趕緊回了句:“我們加半勺糖!你試試!”
下午的體育課最熱鬨。自由活動時,幾個女生圍過來,嘰嘰喳喳問:“小宇,你真的能吃到炎昭炎曜做的菜啊?他們的皮蛋豆腐是不是真的像傳說中那麼好吃?”
小宇剛要說話,炎昭突然跳出來,像個小老板似的叉著腰:“不光好吃!我們還能做‘定製款’!要酸點就多放醋,要甜口就加蜂蜜,保證比你媽做的合你胃口!”
“吹牛皮!”一個男生擠過來,“我媽是食堂大廚,做的燜麵全校第一!”
“那可不一定!”炎曜不服氣,“我哥做燜麵,麵條要提前蒸五分鐘,再燜三分鐘,每根都能吸飽湯汁,你媽會嗎?”
男生被問住了,漲紅了臉:“我……我讓我媽明天帶燜麵來,跟你們比一比!”
“比就比!”炎昭拍著胸脯,“明天中午,操場見!輸的人要喊對方‘廚神’!”
放學鈴一響,三個孩子背著書包往“老灶台”跑。小宇一路上都在說:“我爸今天早點收工,說要跟你們學做西紅柿炒蛋,他買了兩斤雞蛋,說要練到會為止。”
炎昭樂了:“包在我們身上!教完你爸,再教你!以後你就能自己做給自己吃了,不用總等你爸下班。”
炎曜也跟著點頭:“我們可以寫個‘家庭菜譜’,把步驟畫成畫,你一看就懂!”
夕陽把他們的影子拉得老長,書包在背上顛得咚咚響。小宇突然說:“以前放學,我總一個人回家,樓道裡黑黑的,有點怕。現在跟你們一起走,覺得路都變短了。”
炎昭沒說話,隻是往他身邊靠了靠。炎曜拽著他的胳膊,笑著說:“以後我們天天一起走!到了店裡,先寫作業,再做菜,做完菜一起吃!”
路過小賣部時,小宇突然停下腳步,掏出皺巴巴的一塊錢,買了三袋辣條,塞給他們:“這個……算是謝禮。我媽以前總說,‘分享才香’。”
三個孩子站在路邊,撕開辣條,你一口我一口地吃著,辣得直吐舌頭,卻笑得像群小麻雀。辣條的辛辣混著夕陽的暖,突然讓人覺得,原來朋友的味道,和菜的味道一樣,都是暖暖的,帶著點讓人惦記的香。
到了“老灶台”門口,李秀蓮正忙著招呼客人,看見他們,笑著喊:“回來啦?小宇爸剛到,正在後廚等著學做菜呢!”
三個孩子對視一眼,像三隻快樂的小炮彈,“咚咚咚”衝進後廚。王鐵柱正係著圍裙,看見他們,故意板著臉:“先寫作業!不然今晚彆想碰鍋鏟!”
“知道啦!”三個聲音一起喊,書包往桌上一扔,掏出作業本就寫。筆尖在紙上沙沙響,偶爾傳來幾句悄悄話——
“這道題我不會,小宇哥你教我。”
“等會兒教你爸炒蛋,要多放糖啊。”
“明天跟那個男生比賽,我們做啥菜?”
後廚的抽油煙機嗡嗡響,前廳的笑聲飄進來,混著三個孩子的嘀咕聲,像首特彆的歌。或許,學校裡的比拚、課堂上的紙條、放學路上的辣條,和飯店裡的煙火氣一樣,都是成長的味道——有點辣,有點甜,更多的是熱熱鬨鬨的暖。
而這暖,比任何菜譜都珍貴,讓孤單的人不再孤單,讓平凡的日子,開出了花。
喜歡灶王爺的作業:雙寶尋味記請大家收藏:()灶王爺的作業:雙寶尋味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